第26章 通判府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6章 通判府邸

 

蔡宁一摇头:“唉!晁天王,你太高看我蔡某了。我只是知州大人的一个马前卒罢了。”

晁盖又说道:“通判大人,您过谦了。在兖州,即使知州大人也要给您几分薄面。另外,赋税征收,仓储,钱粮调拨等,哪一个方面离开了您,他也玩不转呀!”

晁盖是有意的捧高蔡宁吗?

还真不是。

通判这个官职的品级虽然不高,但是,他的实际职权却远远高于品级限制,并且,对知州也有一定的监督权。

谁能不喜欢听奉承话呢,蔡宁也不例外。

听了晁盖的话后,蔡宁的感觉就像是三伏天喝了一杯酸梅汤,一个字“舒服”。

柴进也接过话头:"蔡大人,价钱方面好商量。再说,咱们之前的买卖不都合作愉快吗?"

蔡宁沉吟了片刻,忽然笑道:“柴大官人误会了。在下并非推辞,只是此事非同小可,硫磺和硝石乃是制作火药的必备物资,并不同于以前的买卖呀!”

他转向晁盖:“不知天王需要多少?”

晁盖沉默了半晌,缓缓伸出五根手指。

“五百斤?”

晁盖摇了摇头:“硫磺五千斤,硝石五千斤。"

蔡宁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么多?这...”

蔡宁为了掩饰自己的吃惊,端起茶杯来饮了一口茶。

然后说道:“天王,你也知道,我兖州只是弹丸之地,火药的数量都极少,又哪里能有那么多硫磺和硝石呢?”

柴进接口道:“兖州虽小,但却是军事重镇,据我们梁山情报处的消息,每年只在兖州经手的硫磺和硝石,都有几万斤。区区五千斤,有何足道哉?”

蔡宁脸色微变,他没有想到,水泊梁山只是水寇,竟然能将兖州每年经手的硫磺和硝石具体数量,调查的如此清楚。

因为,这个数据属于军事机密,一般人是很难得到的。

蔡宁解释道:“水泊梁山的情报网果然厉害,不过,那个几万斤乃是全部的数量,包括制造火药必须报备的,还有一些药铺少量的备货。”

晁盖紧盯着蔡宁通判道:“硫磺和硝石各五千斤,虽然数量不少,但是,我想,蔡通判还是有办法的,对吗?”

蔡宁把头摇的像一个布郎鼓似的,嘴里还喃喃的说:“难啊,这要是搞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呀!”

柴进笑道:“蔡通判,咱们关于铁的合作己经好几年了,铁也属于国家管控的物资。如果不小心泄露出去,也是掉脑袋的大罪呀!”

柴进刚说完,蔡宁的脸色马上变得煞白,“腾”的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柴大官人,你在威胁本官?”

晁盖赶忙也站了起来:“通判大人,稍安勿躁,稍安勿躁。柴大官人刚才,也只是有感而发,并非威胁的意思,还请通判大人恕罪。”

柴进也急忙躬身道:“小民刚才有点失口,还望通判大人见谅!”

蔡宁“哼”了一声,又坐了下来,随后,晁盖和柴进也坐了下来。

林冲紧握着宝剑的那只手,也慢慢的松开了,书房内的气氛又逐渐缓和了下来。

晁盖冲着柴进一使眼色,柴进马上会意,冲着身边的亲兵一摆手。

亲兵从身上解下一个包袱,放到蔡宁的书桌上。

柴进走上前去,慢慢的解开包袱,顿时屋里的光线好像又亮了几分。

包袱里全是黄澄澄金灿灿的金元宝,一下子便把蔡宁给惊到了,他默默的数了一下,足有五千两。

黄金五千两,那可是钱啊!

蔡宁迟疑的问道:“这...”

晁盖看了一眼蔡宁,不卑不亢的说道:“通判大人,这几年,承蒙关照,不胜感激,这区区的五千两黄金仅表示谢意!”

然后,晁盖站起身来,冲着蔡宁一拱手:“通判大人,告辞!”

回头又对柴进,林冲和三名亲兵说道:“我们走。”

六个人站起身大步流星的向书房外走去。

晁盖一边往外走,心里一边默数着十个数:“十,九,八...三,二...”

蔡宁望着书桌上黄澄澄的金元宝,喉头滚动了几下,突然起身喊道:“晁天王且慢。”

这时候,晁盖的一只脚正好跨出房门,心里面也正好数到“一”。

晁盖脚步一顿,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转身时却己经恢复了平静。

“通判大人,还有何指教?”

“天王行事果然豪爽,倒显得我蔡某人太也小家子气了。”

然后,挥手又做了一个请坐的动作:“天王先请坐下,此事,我们还可以从长计议。”

晁盖几个人又坐了下来,晁盖关切的说:“通判大人,如果太过为难,就以后再说吧!”

“难,的确是难,不过,天王亲自来找我,我必当竭尽所能。”

晁盖赶忙说道:“那就多谢通判大人了。”

蔡宁笑呵呵的摆摆手:“叫什么通判大人,太见外了,以后,你我就以兄弟相称吧!”

晁盖一愣,随即“哈哈”大笑:“好,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以后我就称你蔡兄了。”

蔡宁也笑道:“晁贤弟。”

蔡宁的态度为什么会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五百两黄金自然是一个原因,晁盖豪爽大气的人格魅力又是一个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蔡宁也不傻,当今圣上宋徽宗昏庸无道,重用佞臣,又大兴土木,以致怨声载道,盗匪西起,这样的朝廷又能挺到什么时候呢?

还有,水泊梁山三打祝家庄,破青州,杀了不少贪官污吏,威名一时震惊朝野。

蔡宁这是要给自己留一个退路,以备不时之需。

也正是蔡宁为自己留了这样一个退路,几年后晁盖大破兖州的时候,方才保全了一家人的性命。

不管是虚情也好,假意也罢,晁盖和蔡宁称兄道弟后,说话倒是随便了许多。

蔡宁皱着眉头说:“不瞒贤弟说,现在兖州城内的硫磺和硝石的确不多。”

晁盖略微有点失望:“蔡兄,小弟相信你,那我们就先回水泊梁山了。”

蔡宁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口问道:“贤弟能否在兖州多待些时日?”

晁盖眼睛一亮:“哥哥此话怎讲?”


    (http://www.shu0xs.com/book/BJBGCG-2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