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丑郡马”宣赞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5章 “丑郡马”宣赞

 

水泊梁山,聚义大厅内,晁盖,宋江和吴用也非常关心战事的发展。

“报天王,敌军大将宣赞投诚,要见您!”

花荣施礼道。

“宣赞?好...让他进来。”

宣赞走进聚义厅跪下道:“拜见天王!”

晁盖看到宣赞,眼睛忽然亮了一下,瞬间又恢复如常。

晁盖微微欠了一下身:“宣将军请起,看座!”

“谢天王!”

宣赞落座后,晁盖朗声问道:“宣将军此番来投,难道关胜军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宣赞闻言,声音有点哽咽:“实不相瞒,末将险些丧命于关胜之手!”

他猛地扯开衣襟,露出后背狰狞的鞭伤,“就因前日阵前未杀郑、燕二位头领,关胜竟疑我与梁山暗通款曲!”

吴用轻摇羽扇插话:“关胜乃名将之后,岂会因这等小事责罚大将?”

“军师有所不知。”

宣赞咬牙道,“那郝思文早与末将有间隙,此番更是诬告我私通梁山。关胜不听辩解,当众杖责三十军棍...”

宋江突然大笑:“好个苦肉计!”

他指着宣赞厉声喝道,

“分明是诈降!”

吴用也附和道:“公明哥哥所言极是,此确实是苦肉计!”

“哈哈哈!”

晁盖笑道,“公明和军师,你们二人多虑了,哪里有那么多的苦肉计?哪里又有那么多的诈降?”

“哥哥...”

“哥哥...这...”

宋江和吴用都不解的看着晁盖,这位天王平素小心谨慎,睿智多谋,今天怎么会看不出这是诈降呢?

“好了,请宣将军下去用饭,然后安排到客房!”

“是!”

亲兵答应一声,领着宣赞下去了。

晁盖看着宣赞出了聚义厅的大门,微微颔首,心中笑道:我的心思,宋江和吴用怎会知晓。

戌时,梁山招待客人的客房。

宣赞吃了饭,补充了营养,又休息了一天。

他的精神己经好了很多,此时,正坐在房间内发呆。

“大哥怎么还不来?”

宣赞自言自语道。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院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你们两个守在外边,任何人不得入内。”

“是!”

“是!”

“大哥,你怎么才来呀!”

“哈哈哈!贤弟可曾休息好了?”

晁盖大笑着推门而入。

“吃的好,睡得好,郎中又给我用了药,感觉精神好多了。”

“那就好,那就好!”

晁盖欣慰的说道。

宣赞和晁盖说话怎么这样随便呢?

那是当然,晁盖和宣赞二人本来就是发小,也可以说是光着屁股长大的铁哥们。

晁盖是在郓城县东溪村长大的,在他三岁的时候。

有一天,晁盖的母亲,从外边抱回来一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小男孩,看月份,应该还不到一岁。

这个还在襁褓之中的小男孩,便是宣赞。

宣赞从小就长得难看,可能是被父母嫌弃扔掉的,也有可能是养不起了被扔掉的。

“娘,你是从哪里抱回来的?真好玩!”

小晁盖看着这个被母亲抱回来的小男孩,是又惊又喜。

母亲笑道:“从门外捡的,以后就给你做弟弟,好不好?”

“好...”

晁盖比宣赞年长两岁,从小便如兄长般照顾这个捡来的弟弟。

村里孩童常因宣赞丑陋的相貌取笑他,每逢此时,晁盖总会抡起拳头护在宣赞身前。

“再敢笑我弟弟,打断你们的狗腿!”

从小到大,宣赞就是在晁盖的呵护下长大的。

两个人虽然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宣赞虽然相貌丑陋,却从小胸怀大志。

每当老学究在村口的老槐树下讲《史记》里的英雄故事时,他总是把眼睛瞪得溜圆。

“大哥,我长大了也要当大将军!”

八岁的宣赞挥舞着木棍,把稻草人打得七零八落。

晁盖大笑着揉他脑袋:“好!”

宣赞又问道:“大哥,你长大了做什么?”

晁盖想了想:“不管做什么,我都要说了算。”

谁也没有想到,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宣赞十五岁的时候,己经长得比同龄人高一个头,而且,天生神力。

就在这一年,县里比武,宣赞连败五、六名同龄人,甚至被他打败的还有两名比他大好几岁的青年。

当时,正巧有一位从东京来的马步军李统制官,在郓城县选兵,一看便看中了宣赞。

他把宣赞叫到身前,爽朗地笑着:“哈哈哈,好小子,能耐不小呀,什么招式都不会,就靠瞎抡,竟然还胜了好几场。”

宣赞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不管会不会招式,只要能打败对手就行。”

李统制官高兴地说:“说的好,只要能打败敌人,有没有招式都无所谓!”

“嘿嘿...”

宣赞憨憨的笑着。

“你愿不愿意跟我去当兵?”

李统制官看着宣赞。

“当兵?”

宣赞做梦都想,不过从来没有想过会这么突然。

宣赞把身体挺的首首的答道:“愿意!”

“好!”

李统制官高兴地说:“好小子,你就跟在我身边。我会教给你几招搏击术,假以时日,你就更是难逢敌手了。”

临行那夜,晁盖和宣赞兄弟二人,在东溪村口喝得酩酊大醉。

“大哥保重!”

宣赞红着眼眶重重磕了三个响头。

晁盖扶起他时,悄悄往他怀里塞了个包袱:“这是二十两银子,还有你最爱吃的芝麻饼...”

“多谢...大哥!”

自此,宣赞十五岁便进了东京。

后世的史学家,一致认为宣赞的老家是开封的,也就是从这里得到的佐证。

宣赞果然不负众望,在军中展现出惊人的天赋。

他跟随李统制官勤学武艺,不出三年,便练就了一身过人的本领。

每逢校场比武,他总能以蛮力配合招式,将对手打得落花流水。

宣和二年,西夏犯边。

宣赞随军出征,在灵州城下一战成名。

当时宋军前锋陷入埋伏,正是宣赞单枪匹马杀入敌阵,连斩七名西夏骁将,硬生生撕开一条血路。


    (http://www.shu0xs.com/book/BJBGCG-1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