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峰山的清晨总是来得特别早。
林溪走在前面,手中的竹杖轻轻点着石阶。他的步伐轻盈,像一只在林间跳跃的鹿。于竹跟在他身后,望着他随风飘扬的发带,不由得想起师父临终前的话。
"太极真解,就在驼峰山巅。"
"喂,发什么呆呢?"林溪回头,阳光透过竹叶在她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再不走快些,天黑前就到不了山顶了。"
于竹快步跟上:"你说,我们真能找到太极真解吗?"
"找不到也得找。"林溪的竹杖在地上重重一点,"师父为了这个秘密,连命都搭上了。我们要是找不到,怎么对得起他老人家?"
山间的雾气渐渐散去,露出陡峭的山崖。忽然,一阵清风拂过,带来若有若无的琴声。林溪停下脚步,侧耳倾听:"这荒山野岭的,怎么会有琴声?"
于竹也听到了。那琴声时而如溪水潺潺,时而似惊涛拍岸,隐约间还夹杂着衣袂翻飞的声响。两人循声而去,穿过一片竹林,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一位身着灰袍的老者正在竹林中打拳。他的动作看似缓慢,实则暗含玄机,双手划过的轨迹仿佛在空中勾勒出一个个完美的圆。竹叶随着他的拳风飘舞,却始终无法近身。
"好一个太极拳法!"林溪忍不住赞叹出声。
老者收势而立,转身看向两人。他的面容清癯,双目却炯炯有神。"两位小友既然识得太极拳法,想必也是习武之人?"
"晚辈林溪,这是于竹。"林溪抱拳行礼,"特来驼峰山寻访太极真解。"
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异色:"太极真解?那可是武当不传之秘。两位为何要寻它?"
"为解心中疑惑。"于竹首视老者的眼睛,"晚辈习武多年,始终参不透'以柔克刚'的真谛。"
老者轻笑一声:"既然如此,不如让老夫领教一下两位的功夫?"
林溪性子急,当即摆开架势:"请前辈赐教!"
老者双手画圆,摆出太极拳的起手式。林溪的攻势凌厉,拳脚带风,却始终无法突破老者的防御。每当她的拳脚即将击中老者时,总会被一股柔和的力道带偏。
"砰"的一声,林溪被老者的掌风震退数步。她不服气,还要再上,却被于竹拦住。
"让我来试试。"于竹轻声说。
他仔细观察着老者的拳路,发现每当老者转换招式时,都会有一个极其短暂的停顿。这个停顿转瞬即逝,若非全神贯注,根本发现不了。
于竹摆出师父传授的"青竹式",这是他从竹子随风摆动的姿态中悟出的招式。老者再次使出太极拳,于竹却不急于进攻,而是随着老者的拳风游走。
忽然,于竹抓住老者转换招式的瞬间,一指点出。这一指看似轻描淡写,却正好点在老者气机转换的节点上。老者身形一滞,拳势顿时瓦解。
"好!"老者收势而立,眼中满是赞赏,"小友果然天赋异禀,竟能看破太极拳的破绽。"
于竹抱拳行礼:"前辈承让了。"
林溪目瞪口呆:"这就赢了?"
老者捋了捋胡须:"老夫陈广,在这驼峰山隐居多年。今日得遇两位,也是缘分。不如到寒舍一叙?"
三人沿着山间小径来到一处茅屋前,屋前种着一片翠竹,随风摇曳。陈广取出茶具,为两人斟了一杯清茶。
"小友可知,太极的真谛不在于招式,而在于心境?"陈广抿了一口茶,"就像这竹子,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它能随风摆动,却不会折断,正是因为它懂得顺应自然。"
于竹若有所思:"前辈的意思是,习武之人也要像竹子一样,懂得顺应形势,以柔克刚?"
"正是。"陈广点头,"你刚才在比试中己经领悟到了这一点。抓住气机转换的瞬间,正是破解太极拳法的关键。"
林溪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我怎么打都打不中。"
陈广笑道:"两位小友天资聪颖,不如我们以茶代酒,结为忘年之交如何?"
于竹和林溪对视一眼,齐声道:"能与前辈结为知己,是我们的荣幸。"
三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山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对新结识的知己奏响一曲天籁。
(http://www.shu0xs.com/book/BI0CBG-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