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闻,瞬间安静下来,目光纷纷投向对联的应对者。那人原本神态自若,乍听此联,笑容瞬间凝固,脸上露出思索之色。只见他时而皱眉,时而低头踱步,嘴里喃喃自语,试图从脑海中寻出合适的下联。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整个朝堂安静得落针可闻,众人都在等待他的回答。汗水渐渐从他的额头渗出,打湿了鬓角,可他绞尽脑汁,始终找不到能完美对仗下联。
首辅端站在那里,宛如一座沉稳的山岳,他的目光落在对方身上,却没有丝毫的催促之意。然而,这看似平静的凝视,却仿佛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让对方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扑面而来。
对方在这股压力下,苦思冥想,额头渐渐渗出一层细汗。他的面色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涨红,仿佛被一股无形的火焰灼烧着。双手也开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显示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对方的思绪却如同被迷雾笼罩一般,始终找不到一个清晰的出口。他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额头上的汗水也越来越多,顺着脸颊滑落。
终于,在经过长时间的挣扎后,对方无奈地抬起头,与首辅的目光交汇。他的眼中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疲惫和挫败感,对着首辅长叹一声,然后缓缓地拱手,表示认输。
这声叹息在寂静的殿内回荡,仿佛是对这场较量的最终裁决。紧接着从其他的东瀛人传来一阵轻微的叹息声,似乎是其他旁观者对这一结果的惋惜和感慨。就在此时,人群中突然走出一名年轻的东瀛学者他眼神中满是不服与倔强,大声道:“我不服!这不过是一人之败,不代表我东瀛无人能对出此联!”说罢,他紧盯着首辅,目光中透露出坚定的斗志。他时而闭眼沉思,时而快速踱步,嘴里念念有词。
朝堂之上再次陷入了紧张的寂静,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眉头越皱越紧,额头上也布满了汗珠。最终,他愤怒地一拳砸在身旁的桌子上,满脸不甘地说道:“我虽未能对出,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东瀛文化不如你们!”
首辅微微一笑,朗声道:“文化交流,重在相互学习,而非一争高下。若贵国能放下偏见,与我朝友好往来,相互借鉴,必能共同进步。”那东瀛人听后,沉默片刻,缓缓拱手,似有所悟。殿内气氛也随之缓和,一场文化较量暂时落下帷幕。
这时一名身着黑色劲装、束着高马尾的东瀛武士,双手抱臂,神色傲然。他操着生硬的汉语大声说道:“吾自幼艰苦习武,箭术高超,听闻大明人才济济,特来比试射箭,看看究竟谁更胜一筹。”
众人听闻,皆面面相觑。这时,于谦挺身而出,神色镇定,拱手向朱祁镇道:“陛下,臣愿迎战此人,上次从草原回来后臣便苦修箭术,一首没有机会展示,如今刚好借此机会灭灭他们威风。”朱祁镇微微点头,同意了这场比试。
一行人缓缓地移动脚步,来到了一片宽阔无比的武场之上。阳光从天空中倾泻而下,如金色的纱幔般轻柔地覆盖在地面上,泛出一层淡淡的金黄,给整个武场增添了几分庄重和肃穆。
只见那东瀛武士身形矫健地走到武场中央,他的步伐轻盈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他手中紧握着一把长弓,那弓身通体漆黑,散发着冷冽的寒光,显然是一把绝世好弓。
东瀛武士站定后,迅速从箭囊中抽出一支羽箭,熟练地搭在弓弦上。他眯起双眼,透过箭尖瞄准远处的箭靶,那专注的神情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只听“嗖”的一声,羽箭如同流星划过天际一般,以惊人的速度疾驰而去。刹那间,箭靶上的红心处传来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利箭不偏不倚地射中了靶心!
东瀛武士见状,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他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于谦,眼中闪过一丝挑衅的意味。
然而,面对东瀛武士的挑衅,于谦却显得异常从容淡定。他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不紧不慢地走到武场中央,从箭囊中取出自己的长弓。
于谦的动作优雅而流畅,仿佛他手中的弓并不是一件兵器,而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他轻轻地挽起弓弦,将其拉成一个完美的满月形状,弓弦紧绷,发出“嗡嗡”的声响。
于谦的眼神专注而沉稳,他的目光如同鹰隼一般锐利,紧紧地锁定着远处的箭靶。就在众人以为他要射箭的时候,他突然深吸一口气,然后猛地松开弓弦。
只听得“嗖”的一声,利箭如闪电般疾驰而出,带着呼啸之声,首首地射向箭靶。这一箭速度极快,犹如疾风骤雨,让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然而,更令人惊叹的还在后头。于谦在射出第一箭后,竟然毫不犹豫地再次搭弓射箭,而且这一箭的速度比第一箭还要快上几分!
“双星赶月!”人群中突然有人失声惊叫。原来,于谦使出的正是金刀可汗的成名绝技——双星赶月!
只见那两支利箭一前一后,如同流星赶月一般,以惊人的速度射向箭靶。眨眼间,两支箭先后射中靶心,而且更为神奇的是,第二支箭竟然不偏不倚地将东瀛武士的箭从中劈开!
这一幕实在太过震撼,武场西周顿时响起阵阵喝彩声,如雷贯耳,经久不息。
东瀛武士瞪大双眼,难以置信。于谦放下弓,淡然而立,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大明的实力不容小觑,任何挑衅都将被从容击退。
东瀛武士气急败坏的丢下长弓,再次向于谦发出比试刀法的挑战。只见他双手缓缓探向腰间,动作带着几分刻意的优雅,而后“刷”地一下抽出一把独特的武器。
这武器一现身,便吸引了众人目光。说它是刀吧,却没有常见刀具那般宽厚雄浑,而是细长而窄,宛如一条灵动的银蛇。其长度比普通短刀更长,似要凭借这份修长在交锋中抢占先机。可若说它是剑,却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双面开刃。它只有一面开刃,刃口闪烁着冷冽寒光,仿佛轻轻一挥,就能划破空气,带来无尽危险。阳光洒落在刃身上,反射出刺眼光芒,犹如武士目中炽热的战意。
于谦神色平静,目光落在那奇特武器上,心中暗自思忖其特性与应对之法。他深知眼前东瀛武士绝非易与之辈,这把怪异的武器想必也经过精心挑选,定有着独特的攻击方式。这时一名老将目光紧紧锁住一名武士手中的兵器,眉头渐渐皱起。少顷,他缓缓移步至于谦身旁,低声说道:“大人,此兵器大有来头。”于谦闻言,目光移向那把寒光闪烁的利刃,眼中满是疑惑。
老将继续说道:“这是东瀛人模仿唐代军人佩戴的唐刀改进而来的武士刀。想当年,大唐盛世,万邦来朝,东瀛人多有来我朝学习文化、技艺,其中唐刀铸造之法也被他们学去。”
于谦微微点头,仔细端详那把武士刀,只见刀身线条流畅,刀刃锋利无比,散发着冰冷的气息。“这些东瀛人,倒是学得几分精髓,还做出了改进。”于谦喃喃道。
老将面色严肃:“大人不可小觑。这武士刀经他们改进后,更适合其身形与作战习惯,在战场上颇具威力。近年来,东瀛海盗时常侵扰沿海,这兵器也给百姓带来不少灾难。”
于谦神色凝重,握紧了拳头:“我定不会让这些东瀛人在我大明国土上肆意妄为。这武士刀虽厉害,但我作为大明将士绝不会后退一步定要将他们的傲然在此击碎。”说完,他目光坚定地望向对方,似己在心中谋划好了御敌之策 。
(http://www.shu0xs.com/book/BGHGFJ-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