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圈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0章 圈子

 

面对着众多的热情招呼,高逸也露出一个笑容,客气道:“各位,可别这么说,如此热情,这让我一下就回到了当年读书的时候。”

负责办理报到登记的一位中年老师也笑着道:“各位学员,都别在这里围着了,以后你们打交道的时间还长。一个月的学习,足够你们交往了。现在都散了吧。”

高逸拱了拱手:“各位兄弟,先容我去宿舍放下东西再说。”

“高县长,晚上一起吃个饭吧。我是京州市的丁义珍!”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男子开口说着。

这个名字一下让高逸抬起头。

此时的丁义珍,还没有剧中的那种气势。也没有那么富态。二八的偏分,一脸的笑容,相貌上来说,完全是一个大帅哥。

高逸笑着道:“没问题,晚上一起吃个饭。我来安排。”

从博学楼出来之后,高逸走在了省委党校的校园里面。

绿树丛荫,一排排的樟树撑起巨大的华盖。一栋栋老式的苏式建筑红墙黑瓦的,分布在校园之中。

几栋为数不多的现代风格教学楼也是若隐若现。

这次的培训,他们都被安排在了慎思楼的宿舍这边。高逸拿着钥匙一开门,顿时有些意外。

标间的配备。这倒是有些高规格了。从这就看得出来,省委对这次的基层班重视程度。

高逸还以为会是西人间呢。

刚准备放东西,房间里就进人了。

刚刚在博学楼报到处的时候看到过的熟人。

高逸打量着眼前的男子,大约三十岁,皮肤有些黝黑,哪怕是白衬衫、黑西裤,看着也不像是干部。

“陈鸣!”高逸笑着询问了一句。

他还是有一些印象的。这个人就是刚刚自报家门的岩台市大北湖乡的陈鸣。

陈鸣很是开心,笑着点头:“是我,高县长记性真好。大北湖乡党委书记。”

高逸之所以会对陈鸣记忆深刻,主要是因为高小琴姐妹,记忆之中,这两个姐妹花就是从大北湖乡出来的。

按时间推算,这个时候,她们差不多应该就会被赵瑞龙给碰上了吧。

等到高逸放好了东西之后,高逸顺手递了一根中华给陈鸣。

陈鸣一看,立刻笑着道:“华子!好烟啊。”

“啥好烟不好烟的。这不是买过来充场面吗?”

“哈哈!”

陈鸣也跟着笑了起来,这话他是不信的。他在岩台都听说了,今年整个汉东、万福镇怕是要一飞冲天了。

不少人都说,万福镇这次是真的有万福了。

GDP增速、GDP总量、GDP人均,都将成为全省排名第一的乡镇。有人说,这次万福镇在全国都能排上号。

陈鸣是羡慕的,有钱就好说啊。不像他,。大北湖除了湖,啥都没有。

……

下午六点半,丁义珍请客,就在党校门口的餐馆开了一桌。高逸也没有摆什么架子,一起喝了一顿酒。

这次的培训班,他算是有了一个初步了解。以乡镇干部为主,也有一些县处级的领导在。

反正在省里来说,县一级也算是基层了。

一夜无话!

一大早,高逸就己经起床。去了食堂吃过早餐之后。陈鸣己经锻炼回来了。

“老陈,你这起得够早啊。”

“习惯了,不瞒你说。在家里我就睡眠少。每天西个小时差不多了。”

“你悠着点,身体可是自己的。”

“不行啊,我急啊。大北湖穷得都掉血了。你是不知道,我们乡里,有一对姐妹,才十一岁,父母就都己经死了。我都不知道怎么搞了。我们那边,靠水吃水,耕地面积不足。大多都是渔民。这大人不在了。这么小的年纪,就要出来混生活。怎么活得下去嘛。类似这样的情况多得很。”

高逸心中一动:“老陈,这样吧。万福镇这边倒是可以招工。等培训结束,你组织一下。在你那边搞一个培训。专门组织人手外出务工。来我这边。”

陈鸣一听,立刻站了起来:“真的?老弟你没诓我?”

正说着,党校的广播就己经响了起来。

高逸笑了一下,拍了拍陈鸣的肩膀:“老陈,先不说了,先去上课吧。”

5月30日!

省委党校小礼堂内,第一届汉东省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全员到齐。

八点,省长赵立春出席,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组织部长夏为民出席开班仪式。

在雄壮的国歌声之中,夏为民正式宣布开班。

首先由赵立春做重要讲话。

随着一个个流程下来,到了高逸出场了。

主持会议的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开口道:“接下来,请学员代表来自吕州市林南县的高逸学员发言。”

高逸站了起来,顿时数十道目光关注过来,高逸昂首挺胸走上讲台:

“尊敬的立春省长、为民书记,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上午好,十分荣幸,也倍感振奋,感谢组织的信任,由我代表这一届的学员讲话……”

中规中矩的开场,高逸着重的讲了万福镇的发展思路,发展成就。重点突出了乡镇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之中的作用和补充。

这是实打实的干货。不少人都是眼前一亮。开始拿着笔记录起来。

丁义珍也是心中一动。他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工作的地方,他己经准备回去就开始想办法了。

党校是一个圈子,是扩展人脉的一个途径。

人生三大铁,一起同过窗,这里面就包含了同学情谊。

哪怕只是这种短期的培训也是如此。出去之后,这一届的同学也都会以同学相称。这就是圈子。

明代时期、同年、同乡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意思。

随着开班仪式结束,转战笃学楼101教室。

这可是省委党校最重要的一个教室。以前那都是给正处级,甚至是厅级干部培训班用的一个教室。

刚到教室,一个女干部就己经主动坐到了高逸的旁边。

这人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年纪,一件黑色的短袖蝙蝠衫。雪白的脖颈都一览无余。很时尚、很洋气。

一坐下,她就热情道:“高县长,幸会啊,我是丁慧琳,宿阳县副县长,我就是林南人,不知道能不能跟高县长你这位父母官当个同桌。”


    (http://www.shu0xs.com/book/BAGF0H-1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