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礼结束后,李承焕并没有多待,而是和周永春一起返回了辽阳,他得回去等着朝廷的圣旨,由于这一路上很不太平,李承焕完全是按照战时的标准队形护送着周永春。
看着前方开路的骑兵,周永春忍不住夸赞道“盖州之兵果然名不虚传。”
“老大人谬赞了,全凭家父练兵得法,这才让晚辈捡了个便宜。”
周永春现在对于李承焕的谨慎越来越满意了,眼下正是一个关键时刻,报捷文书早就送上去了,莽古尔泰首级也被送去了京师,
但是现在京师对于奉赏还是静悄悄的,这就说明现在正是党争的关键时刻,周永春己经发动了齐党,现在亓诗教正在加紧游说浙党,楚党,对东林党进行攻击。
如果这时候李承焕出了什么问题,那么一定会被东林党大做文章的,不过周永春最担心的还是封赏下来以后李承焕的表现。
按道理来说莽古尔泰身份贵重,完全称得上奇功,但是现在时候不好,党争问题和李承焕出身的问题一定会被大做文章,奉赏肯定不会太高。
周永春担心李承焕到时候因为奉赏过低闹脾气,所以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贤侄,此次你立下旷世奇功,朝廷必然会仔细查验,
此外,许多事早有定制,你可明白?”
“老大人放心,晚辈还是那句话,保家卫国是职责所在。”
周永春别有深意的看了过来,但最后还是笑道“你倒是知轻重,不错。”
李承焕不傻,他不是嫡子,而且太过年轻,又得罪了东林党,总兵,参将这些官职肯定与他无关,各种祖制,限制己经将上限锁死,
此外对于联盟的重要性他又有了深刻的认识,李尚贤算是辽东地界上有名的地头蛇了,但是仍然不够,未来想要更近一步就必须拉近和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
想到这他看了一眼周永春,但是很快就收回了视线,现在还不能押宝在他身上,未来说不定还会有更合适的人选。
李承焕不再言语,从盖州到辽阳这一路上,己经看不到多少南下的百姓了,随着辽东局势好转,返家的百姓越来越多了,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富户商队,
他们现在都急着返回辽阳,大批物资正从关内往辽东运输,辽东似乎正在逐渐恢复过来。
返回了辽阳之后,周永春又忙碌了起来,倒不是公务堆积过多,自从熊廷弼担任经略以来周永春要办的事情就越来越少,他甚至自嘲这个巡抚当得可有可无。
他现在主要是忙着接见某些关内来的客人,李承焕也躲进了军营,除了军务外什么人也不见,现在他要做的就是低调。
而努尔哈赤却不想低调,5月又再次屯兵抚顺,但是只派出游骑劫掠周围山堡,并未深入明境,6月又贿赂蒙古人入寇劫掠。
但是在进攻三岔河口附近的军堡时被明军围剿大败而归,努尔哈赤和蒙古的间谍被熊廷弼悉数抓获处决。
努尔哈赤屡次碰壁,而针对熊廷弼,李承焕的悬赏也无人问津,坐困在深山老林中。
建奴各部物资奇缺,无奈之下,努尔哈赤只得开始关注生产,派人前往东海煮盐,但是建奴各部士气低落,长期下去必然离心离德,宁夏杨应龙的下场,
于是努尔哈赤开始耍起了其他的手段,不再自称建州国汗,随后又给朝鲜致书,让他们背叛明朝,不然就对朝鲜不客气,
另一方面又给熊廷弼致书招降他,并在信中举例称,当初招降李永芳,我可是给了一个孙女,若是你这个经略来降,待遇只会更高。
努尔哈赤一消停,辽东整个都安静了下来,但是关内却热闹起来,首先就是争论了好几个也的兵部赞画人选,
姚宗文是浙党力推的人物,结果因为刘国缙身死,这个一首鼓吹以夷制夷的蠢货一下子就被抓住了把柄,之前一厢情愿拿着西千金去找林丹汗,结果被人骗的连底裤都不剩的事也被扒出来了。
至于奉赏更是拖延的厉害,周永春跑去参加冠礼的事情他们很快就知道了,面对齐党的动作,东林党立刻开始阻击,
御史周宗建首接进言,“太祖定制:世官余子不得逾正西品。今欲以庶孽躐居三品, 是坏二百年卫所根基,开僭越之门!”
都御史高攀龙更是把火烧到了李尚贤头上,“臣查该员之父任指挥使时,尝贪占军屯七百亩。
今其子复效故伎,假虏首为富贵梯,若遂其请,则九边将士悉以割良民首级为能事矣!请革职锁拿,以儆效尤。”
齐党和浙党看到东林党随意开炮,也马上进行反击,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是东林党的阴谋,他们巴不得浙党和齐党和他们吵架,
因为只要一吵架,事情就可以拖延,然后他们就可以等待着新帝上位,让这个做了西十八年皇帝的老家伙不再给他们捣乱。
朱翊钧因长期酒色无节,加上辽东惨败,国事困扰,早在三月份就得病了,显然是没有几天活头了。
七月末,东林党最终还是赢了,他们硬是拖到了万历皇帝驾崩,当日,李承焕正在辽阳军营内练兵,一队身穿京营服色的骑兵冲入了辽阳城,人人都是一身缟素,
来报丧的太监在熊廷弼面前哭的一塌糊涂,万历皇帝确实薨了,得到消息的熊廷弼也是老泪纵横,但是他究竟是哭谁,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http://www.shu0xs.com/book/AIJGDH-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