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盖州守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4章 盖州守备

 

“真想不到啊,三弟你居然是咱们家第一个拿到守备位置的。”

军营中李承祚看着中书官送来的实授守备部札,羡慕的不行,仿佛这黄麻纸墨书,骑缝盖 的兵部武选清吏司之印是黄金一样。

李承焕对这一点倒是不怎么满意,说实话这个职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他以为参将搞不到手一个游击将军总应该是有的吧,最后居然还是一个正五品的守备,

真要说只是把他的虚职千户转为实授军官了。

“这是最好的结果,我辽东一首是“宁给实惠不给高位”,不要觉得熊经略没出力气。”

李尚贤宽慰了李承焕几句,他对此倒是觉得很满意,虽然都是五品官,但是虚职千户可完全比不上守备,前者只是用来领俸禄的,带10个兵都不成,

正因此李承焕的兵到现在都顶着乡勇,团练的名头,归属还得造价,分散到各个千户所中。

而更重要的是熊廷弼特批的特权,比如火器优先配给权,给了私兵的额度,监督海运巡检,并且授予“署理游击事” 印章这意味着战时可代行游击权。

也就是说熊廷弼实际上给了他游击将军的权限。

熊廷弼给了这么大的好处,李承焕知道自己该交钱了,接下来的战事他必须展现出匹配的上这种待遇的战斗力。

不过短时间内还不需要这么做,因为己经到了冬季努尔哈赤也消停了下来,而大明征兵却没有停下来。

熊廷弼命令刚刚到任的兵部赞画刘国缙就地招募军士一万人,其余地方也要征兵驻守,但是这时候的明军很是幽默,居然声称要回家过年,每一天都要逃跑数百人。

这还是比较好的,还有的像是胡国臣所部,因为驻扎河畔,因为夜晚听到江涛声以为是建奴来了居然崩溃一空。

而这种事情还在继续发酵,特别是刘国缙招募的士卒全部都为流民和囚徒,这个家伙也是个贪婪之人,将发下的军饷克扣了很大一部分。

现在每天都有许多的早晚这些人都会闹事的,并且刘国缙的身份也不简单和一个叫姚宗文的科道官是师生,这个姚宗文是浙党的重要人物,而且此刻大明畸形的政治生态,这种人想要坏事是非常容易的,

历史上这个家伙也确实坏了许多的事情。

李承焕现在还不能接受他们坏事,所以必须要让熊廷弼打消弹劾刘国缙的心思,当然首接劝说是不可能的,

熊廷弼才不会害怕朝廷中的人搞他,而且这说不定还会激发他的逆反心理,所以得想另外的方法。

而李承焕想到的办法就是采取物理方式彻底的消灭刘国缙,顺便给姚宗文狠狠踩上一脚,不过后一点可能很难做到,因为把蒙古人牵扯进来太过复杂,说不定会出现纰漏。

想了半天,李承焕决定先把姚宗文放在一边,先想办法除掉刘国缙,现在己经是九月下旬,他招募的士兵逃亡越来越多,他必须尽快行动,而这种事情是很机密的,而且必须把握好时机。

……………………

“你们看,这就是目前的情况,这个人必须要死,而且要尽快,我会在明日去劝说熊经略同意让这个刘国缙安抚新招募的士兵,你们要做的就是混迹其中,随后.....”

在军营的营房里,李承焕将邓忠和4名家丁叫到了一起,介绍着自己的计划,这几个家丁都是他的亲信,从一开始就跟着自己,完全可信,

“少爷,你放心吧,他招的那些人标下去看过了,全是流寇匪徒,其中说不定还混入了后金的探子,动起手来保证牵扯不到我们头上,可是,这么做熊经略真的能逃过一劫吗?”

邓忠觉得杀人没有任何的问题,他们也是干这个活儿的老手了,但是他担心就算杀了人也改变不了什么结果。

“这一劫是肯定逃不过去的,熊经略得罪太多人了,但是谁在背后下刀子是很关键的。”

李承焕清楚熊廷弼是逃不过去了,但是辽东巡按御史中可是有东林党的人和其他看不过去的人,李承焕想要这些人发挥作用,

当刘国缙这个浙党死在乱军中时,这些人肯定忍不住跳出来,而熊廷弼则可能不会,不会太过苛责一个死人,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毕竟熊廷弼当御史时,与刘国缙、姚宗文等人意气相投,并以排东林、攻道学为事,历史上熊廷弼也对刘国缙忍了好久。

而历史上两人主要的冲突,也就是刘国缙主张的辽人守辽也因为李承焕的原因基本消失了,毕竟现在熊廷弼并没有说什么辽人不可用,将刘国缙的主张一棍子打死。

相反,他还因为李承焕的原因积极的从盖州抽调兵力组建新的部队,认为辽人中辽南卫所是可以信任的,再加上过往的经历,两人还不算是仇人。

李承焕的最终目的是避免浙党和熊廷弼闹得太僵,这个应对东林的联盟还需要再维持一下表面上的团结,不然他还什么都没干呢这个联盟自己先碎了,这可不行。

此外,这也能略微降低一些熊廷弼之后受到太多“自己人”的压力,让他在辽东能多撑几天。

至于如何让刘国缙主动钻进陷阱,李承焕也是有办法的,现在刘国缙也在因为招募的士卒大量逃亡而战战兢兢,更是看中李承焕这个刚刚立下战功的新秀。

他必须要不断地抬高李承焕的战功,才能掩饰他主张的失误,而这个人也在尽可能的拉近和李尚贤的关系,

这是完全可以利用起来的,李承焕打算主动出面去找熊廷弼,让他给刘国缙一个机会稳定军心,看在他这个辽东人的面子上,再加上熊廷弼的命令,刘国缙多半是不会拒绝的。

李承焕和邓忠商议了一些细节,随后就让他们前去勘查地形,做好准备,而李承焕则在等待刘国缙的部队进一步的闹事,然后制造一次偶遇,创造出一个和熊廷弼面议的机会。


    (http://www.shu0xs.com/book/AIJGDH-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