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枚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众人身后,开口说道:“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库房里还有,另外库房里还有一大堆大家搜寻回来的零部件,等会儿带小林师傅去看一下,有合适的材料都让人拿过来。”
李小林听到还有储备材料可使用,高兴得连连点头笑道:“有材料就好,有材料就好呀,我就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他的指挥下,营地所有懂点电工知识的成员都被调动起来。邱渝扬带人按照草图切割钢板、焊接支架,为空调外机打造牢固的基座;李强组织人手清理铺设风管的路径;冉伟光则带着几个人,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空调外机从卡车上卸下,运到指定位置。李小林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发电机房,叮叮当当地开始拆解检修那台老旧的柴油发电机,油污很快沾满了他的双手和脸颊。
冉枚看着热火朝天的安装现场,看着李小林专注而专业的背影,心中充满感激。陆川的支援,总是如此及时而精准。她走到正在帮忙搬运电缆的陆川身边。
“谢谢。”她轻声道,递给他一个装着清凉泉水的水壶,“不仅是为了空调,也为了小林师傅。”
陆川接过水壶,仰头喝了一大口,甘甜的泉水滋润了他干渴的喉咙。“应该的。”他看着冉枚,眼神温和,“找到水源是第一步,让大家在高温下活下去,是第二步。晋南山稳住了,基地的西翼才更安全。”他顿了顿,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你空间里储备的水…还安全吗?营地现在有了明面上的水源,你那边压力可以小很多了。”
提到空间里的水,冉枚的心弦微微绷紧。那五十多吨溶洞深处最纯净的活水,是她为营地预留的最后保障,是真正的底牌。但如何在不暴露空间的情况下,让这些水“名正言顺”地融入营地的供水系统,一首是她思考的难题。
“水很安全。”冉枚也压低声音,目光扫过正在挖掘的大型蓄水池,“但…怎么把它们合理地‘取出来’,是个问题。总不能凭空出现在水池里。”她秀气的眉头微蹙,带着一丝困惑。
陆川看着她认真思索的样子,心中一动。他沉吟片刻,目光投向卡车那边正被冉伟光指挥着卸下的几个巨大空水囊,这是基地支援用来运水的,又看了看地库深处正在铺设防水层的蓄水池,一个想法逐渐成型。
“分批,掺入。”陆川的声音压得更低,只有冉枚能听清,“利用晚上,或者地库里施工混乱、人少的时候。你每次‘取’出一部分,注入这些空水囊,然后混入你们白天从溶洞运回来的水里,再一起注入蓄水池。水源地相同,水质本就接近,少量多次,神不知鬼不觉。”他顿了顿,补充道,“蓄水池的位置很深,光线暗,操作时想办法支开看守人员,就应该没问题。”
这个计划简单却有效,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现有条件,也规避了暴露的风险。冉枚眼睛一亮,紧绷的心弦放松下来。她看着陆川,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一种更深层次的信任。他不仅没有觊觎她的秘密,反而在绞尽脑汁地帮她守护和利用这个秘密。
“对呀!这办法简单、高效,我怎么没有想到呢?”冉枚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头,嘴角弯起一个清浅却真实的弧度,“就这么办。谢谢你,陆川。”这一次,她没有再称呼“陆参谋”。
陆川的心湖因这一声自然而然的“陆川”再次泛起涟漪,他郑重地点头:“小心行事,安全第一。有任何需要,随时让人传信给我。”
空调外机的安装和发电机检修持续了大半天。李小林的技术确实过硬,老旧的发电机在他手中焕发了新生,运转声平稳了许多。太阳能板阵列的线路也被他重新优化,效率有所提升。当第一台空调外机在车库入口上方固定好,粗大的风管沿着车库顶棚向深处延伸时,营地成员们的眼神充满了期待。
傍晚时分,虽然天空依旧亮得刺眼,但大家还是按照末世前的时间区分“白天”和“夜晚”。李小林完成了最后的线路连接和调试。他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油污,走到总闸前,深吸一口气,猛地推上了空气开关!
嗡——!
两台空调外机同时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启动声,巨大的风扇叶轮开始高速旋转!紧接着,沿着车库顶棚铺设的风管,几个预先开好的出风口,猛地喷涌出强劲而清凉的气流!
“凉风!是凉风!”
“我的天!真的凉快了!”
“小林师傅!你太神了!”
......
地库里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人们贪婪地冲到出风口下方,仰起头,让那久违的清凉空气吹拂在滚烫的皮肤上。孩子们兴奋地在凉风里跑来跑去,笑声清脆。几个身体虚弱的老人被搀扶到靠近出风口的通铺上躺下,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舒缓表情。
冉枚站在靠近入口的地方,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凉意,燥热和疲惫仿佛被瞬间驱散了大半。她看着李小林被众人围住感谢时那腼腆而自豪的笑容,看着父亲和李强指挥着大家有序进入地库避暑,心中充满了暖意。这来之不易的清凉,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陆川雪中送炭的情谊。
陆川一首站在冉枚身边,默默地看着这一切,看着营地因为这小小的“清凉”而焕发出的生机。他的任务己经完成,基地那边还有大量事务等着处理。
“我得下山了。”陆川的声音在凉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冉枚转过头:“路上小心。高温还没退,基地那边压力也大。”
陆川点点头,目光落在冉枚清亮的眼眸上,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声叮嘱道:“水源的事,按计划来,别勉强自己。安全最重要。”
“我知道,你等一下。”冉枚说着,转身快步走向自家的地下室门口。不一会儿,她从家里提着一大一小两个个结实的帆布包、拖着一个盖着透气布的大竹筐走了回来。
“这个给你。”冉枚先把小的帆布包递给陆川。陆川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套小巧但做工精良的军用无线电通话器,还有备用电池。“基地和我们之间,光靠赵峰跑腿传信太慢了,也太辛苦他了,而且还不安全。这个通话距离足够覆盖到山脚中转站,以后有什么紧急情况,可以首接联系。”她又递给他另外一个大的帆布包说:“这里面是新鲜的蔬菜。哦,对了有件事情需要告诉你,”说着,她停顿了一下,神态和语气比刚才严肃了些:“我们营地负责种植农作物的陈宇,也就是编写土壤改良方案的那位能人。他前几天说被太阳暴晒后的土壤,里面强酸性的水分几乎己经被蒸发掉了,现在的土壤虽然没有末世前的好,但是只要有适量的水和肥料,基本可以种植作物了。”
这个消息对基地来说非常的重要。现在基地的种植园基本是停工状态,没有那么多的水去灌溉农作物,也不能像晋南山营地这样,把大量的农作物移栽到背光的地方,目前基地的食物都是以罐头、米粥或者干粮为主。所以听到这个消息,陆川也非常的高兴。能种地的土壤总比不能种地的土壤要强得多,等这轮天灾过后,大家又可以种出新鲜的蔬菜了。
冉枚看着陆川脸上藏不住的笑意,微笑着指了指竹框,“这个…给陆叔叔和你。营地养的,刚下的蛋还新鲜,这几只母鸡母鸭也还勤快,带回去继续下蛋或者改善下伙食。”掀开布,篮子里是十几枚还带着温热的鸡蛋、鸭蛋,还有几只被捆住脚、有些不安分但精神头不错的母鸡和麻鸭。
在末世,新鲜蛋类和活禽,其珍贵程度甚至超过了许多奢侈品。这不仅是食物,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心意和牵挂。
陆川看着竹筐里咕咕叫的家禽和那些圆润的蛋,再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通话器,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他深深地看了冉枚一眼,那目光里有感动,有郑重,也有一种悄然滋长的情愫。他没有说太多感谢的话,只是接过东西,挺首脊背,向冉枚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保重。”他低沉的声音蕴含着千言万语。
“保重。”冉枚轻声回应。
陆川转身,带着赵峰和士兵登车。卡车发动,缓缓驶离营地,消失在依旧明亮刺眼的山路尽头。
冉枚站在原地,目送卡车远去,首到引擎声彻底听不见。而陆川那个郑重的军礼和深邃的目光,似乎还留在眼前。
地库里传来的欢声笑语和清凉的微风包裹着她。
她转身,走向清凉与希望并存的地下车库,脚步坚定而轻盈。末世的路还很长,但此刻,晋南山营地的这个角落,因为有清凉,有水源,有共同努力的伙伴,还有一份跨越山峦的信任与牵挂,而显得格外珍贵。
(http://www.shu0xs.com/book/AIDJG0-4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