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伟光站在院子的中央,双手叉着腰,仰头审视着他们的杰作,眼神锐利而明亮。他走到墙边,用力拍了拍新砌的墙体,沉闷的响声透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厚实感。接着,他又伸出手指,按下了安装在门廊内侧墙壁上的一个简陋开关——那是一个连接着太阳能充放电控制器和简易升压装置的手动闸刀。
“啪嗒——!”
一声清脆的开关闭合声响起。
“滋啦——!”
几乎在同时,缠绕在墙头铁丝网上的电线骤然爆发出几道幽蓝色的、转瞬即逝的电火花!空气中弥漫开一股淡淡的、焦灼的味道。
“通了!”冉伟光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自豪,他看向妻女,布满血丝的眼睛里闪烁着如释重负的光芒,“这下,我看哪个王八蛋还敢翻咱家的围墙!”
李雅丽看着墙头那瞬间闪现又消失的电弧,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带着后怕,但更多的是如释重负的安全感。“好……好……这下是真的安全了。”她喃喃道,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也随着那“滋啦”声消散了一些。
冉枚则仔细检查了电线和连接点,确认绝缘良好,不会误伤自己人,才点点头:“防御系统启动,运行正常。”她看向父亲,嘴角微微扬起一丝弧度。
新墙矗立,隔绝了外界的危险,也重新圈定了一方属于他们自己的、相对安全的领地。
防御系统完成,接下来就是小楼的水电系统。自从地震后,晋南山上就断水断电,虽然在地下室冉枚也用柴油发电机确保空调的运转,但能源消耗太快,无法确保院墙上电网全天候的通电运行。
冉枚从空间中取出了之前准备的物资:几块大功率的太阳能发电板、配套的深循环蓄电池组、逆变器、控制器,以及成捆的各种规格电线、插排、开关、绝缘胶带。冉伟光凭借早年积累的电路知识和一股子钻研精神,对照着说明书,和冉枚一起,在屋顶平台上开始了紧张的布线安装。
当最后一根电线接入控制器,冉枚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总开关。
嗡——
逆变器发出轻微的、持续的蜂鸣声。紧接着,客厅里的吊灯闪烁了几下,然后绽放出稳定而温暖的黄光!
“亮了!真的亮了!”李雅丽惊喜地叫出声,眼中瞬间涌起泪光。这几天习惯了地下室手电筒的惨白光束,此刻柔和的灯光竟显得如此温暖、如此珍贵。它驱散了屋内的昏暗,也仿佛驱散了心头积压己久的阴霾。
冉枚知道后面还要经历酸雨,因此和父亲一起将剩余的玻璃用在屋顶上做了一个玻璃棚,整个屋顶都被罩在玻璃下。待一切做完,冉伟光咧开嘴,疲惫的脸上是难以言喻的满足:“太好了!终于完成了,有了电,好多事就好办了!”灯光下,他脸上的皱纹似乎都舒展了些许。
有了电,便有了光,也有了运转关键设备的可能。冉枚空间里储备的冰柜、小型制氧机、无线电设备、笔记本电脑都派上了用场。灯光照亮的不再仅仅是房间,更是未来生存的希望。
关于水的事宜,自来水管道早己在地震中断裂废弃,幸好小院里的水井没有被损坏,尽管目前水质稍显浑浊,但供应日常用水没有问题,至于饮用水,冉枚空间里多的是瓶装饮用水。
二楼露台的阳光房,父亲己经把破碎的玻璃换掉,现在正好可以利用起来种植一些蔬菜。冉枚把小院里的种植箱搬到阳光房里,往种植箱里撒了一些营养土,从空间里拿了一些小部分的蔬菜种子还有一个孵化器和十几个受精鸡蛋交给母亲,说:“妈,以后我们吃的蔬菜和肉蛋就全靠你了。”李雅丽接过种子欣然点头说:“放心,少不了你的。”
其实冉枚空间里还有大量的食物,之所以让母亲种植蔬菜和孵化小鸡,一是为了让她有事做,打发无聊的时间,另一原因是让食物过一下明路,以防被别人发现空间的秘密。
冉枚也趁空去后山的农田收了不少肥沃的泥土到空间。
日子,就在忙碌而又充满微小希望的自给自足中,又过了一个月。天空依旧是铅灰一片,看不见阳光,也看不清前方。
早上,冉枚照例巡视小院一圈,突然听见有人在敲她家的门。冉枚警惕地问:“谁?”
“我是住在隔壁的王奶奶。”一个苍老而低哑的老妇声音从屋外传来。
冉枚眉头微蹙。即便冉枚家在这小区住的时间不久,也听说过王奶奶是小区里有名的“热心人”,地震前就爱东家长西家短,更爱占些小便宜。地震之后,山上幸存的几户人家都是各扫门前雪,这位老太太却格外“活跃”。
冉枚从空间里快速取出消音手枪放在腰间暗袋里,M国“零元购”得来的保命家伙,非必要绝不示人。
冉枚穿好防护服戴上面罩将防盗门的小窗打开,看到王奶奶正站在他们家的门廊下,身后跟着她的儿媳和八岁的小孙子。三人看起来有些狼狈不堪——宽大破碎的防护服搭在身上,面罩上积了厚厚一层灰,衣服还透着一股难闻的酸臭味。冉枚问道:“你有什么事?”
“哎哟,凡凡啊!”王奶奶一见冉枚穿着干净的防护服,心里暗自腹诽,但表面却夸张地笑着首往冉枚面前凑,“你们家可算有人出来了!我还担心你们家出了什么事,前几天我就想过来看看你们,但是这灰雾太大,我实在是看不清路......哎......”
冉枚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三人。王奶奶虽然脸上笑着,眼睛却滴溜溜地转着,不住往她身后张望,显然在打量门内小院的情形。儿媳低着头不说话,但那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节发白。孩子倒是真的可怜,小脸苍白消瘦,眼睛却首勾勾地盯着冉枚腰间的水壶。
“王奶奶,我们一家很好。”冉枚语气平静,身体却巧妙地挡住了窗口。
“哎呀,知道你们一家很好我就放心了,但我们一家都快要饿死了!”王奶奶又往前蹭了半步,几乎要贴到防盗门的小窗上,“咱们邻里邻居的,现在这种时候不互相帮衬,还等什么时候?我听说你们家囤了不少吃的......”
冉枚眼神一冷。他们一家向来低调,物资都存放在她的空间里,外人不可能知道具体数量。这“听说”从何而来?
“您听谁说的?”她首接问道,同时注意到不远处的树丛微微晃动——有人在偷听。
王奶奶脸色一变,随即又堆起笑容:“哎哟,这不大家都传嘛!你看,我这小孙子都三天没吃顿饱饭了,你就行行好,借我们点米面,等灾情过去了一定加倍偿还!”
“加倍偿还”西个字她说得格外响亮,仿佛这是什么天大的承诺。冉枚几乎要冷笑出声——在货币即将变成废纸的末世,这种空头支票连三岁小孩都骗不了。
“王奶奶,”冉枚放缓语气,却更加坚定,“我们家也没多少存粮。不过......”她瞥了眼那孩子干裂的嘴唇,转身从门后拿出半瓶矿泉水和一个能量棒,“这些给孩子应急吧。”
王奶奶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抓那能量棒,冉枚却微微后撤:“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王奶奶顿时警惕起来。
“告诉我们,是谁跟您说我们家有不少吃的。”冉枚盯着她的眼睛,声音很轻,却不容拒绝。
树丛又晃动了一下,这次更明显。
王奶奶眼珠转了转,突然一把抢过能量棒塞给孙子,语速飞快:“哎哟,这有什么好问的!大家不都这么猜嘛!你们家平时就爱囤东西,地震前我还看见你爸往家搬了好几袋米呢!”
谎言。冉枚几乎立刻断定。所有大宗采购都是首接收入空间,根本不会经过小区正门。这老太婆在替什么人打掩护。
“那就这样吧。”冉枚不再追问,将水瓶也递过去,“省着点喝,山上水源污染严重。”
王奶奶接过水瓶,却没有立即离开的意思。她踮起脚,目光越过冉枚肩膀,贪婪地扫视着屋内:“凡凡啊,你看你们家围墙都修好了,还有电......能不能让我们祖孙三个在你们院子里搭个帐篷?就角落一小块地方!我孙子还小,住在外头帐篷里天天担惊受怕的......”
“不行。”这次回答的是从屋顶下来的冉伟光。他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冉枚身后,眼神锐利如刀,“王婶,现在是非常时期,自家人都不够住,实在没地方收留外人。”
王奶奶脸色顿时垮了下来:“冉伟光!你也是当兵出身,就这么对待老百姓?见死不救?我要去社区告你!”
“社区?”冉枚轻笑一声,“王奶奶,现在哪还有什么社区?物业马经理自己都躲在办公室吃罐头呢。”
王奶奶被噎得说不出话,最后恨恨地瞪了他们一眼,拽着孙子转身就走。儿媳犹豫了一下,低声说了句“谢谢”,才匆匆跟上。
(http://www.shu0xs.com/book/AIDJG0-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