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书库像口沉在湖底的旧木箱,霉味裹着墨香在鼻腔里打旋。
空气中浮动着纸张陈旧的气息,偶尔夹杂一丝油墨残留的辛辣,仿佛有人轻轻擦过火柴,在黑暗中点燃了记忆的引线。
苏承芳蜷在藤椅里,指甲尖还抵着《藏书记事》里那行“苏公夜会江左客”,墨迹被她得发毛,指尖传来微微粗糙的触感,像是父亲当年教她刻玉时,总爱用指腹试刀锋的样子。
那种温润又带着锋利边缘的触觉,此刻竟让她眼眶发热。
“阿爹说过……”她突然开口,声音惊得灯芯颤了颤,“他二十岁那年收过块青白玉蝉,说是周先生送的。周先生常穿月白长衫,袖扣是碎瓷片磨的——”话尾被自己哽住,记忆里父亲说“周先生”时的眼尾笑纹,突然和羊脂玉佩里血沁的“镜渊”二字叠在一起。
她嗅到一股淡淡的檀香,那是父亲身上的味道,混着玉器特有的凉意,从记忆深处扑面而来。
顾砚之正翻着《辛亥江浙革命党事略》,闻言立即合上书页。
他推了推滑下鼻梁的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像被火点着的碎冰:“周姓?江左客若真是革命党,必然在当年的联络名录里。”话音未落,书库侧门就传来三声轻叩,像雨打梧桐叶,清脆而急促。
赵姑娘闪身进来时,发梢还沾着夜露。
她穿件月蓝布衫,腰间别着的铜钥匙串撞出细碎响——这是她伪装女学生时总爱带的“文具”。
金属相撞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仿佛一串微弱的铃音。
“刚从法租界传信点取的。”她把油布包往桌上一放,手指快速掀开两层油皮纸,露出本边角卷翘的牛皮簿,“周组长说,辛亥后转入地下的情报员名录都在这儿,带‘江左’代号的只有三个。”
苏承芳凑过去时,顾砚之的手指己经划过第三页。
“周鹤年。”他的指节在“原属同盟会情报组,民国二年春失踪”那行字上顿住,“失踪前最后活动记录是——”
“上海闸北码头。”苏承芳脱口而出。
她想起十二岁那年,祖父翻旧账册时嘟囔过一句“周先生的船票该是闸北大通号”,当时她蹲在旁边擦玉坠,听见“船票”二字还以为是要出远门,结果第二日玉阁就来了批戴大檐帽的兵。
“是他。”她喉头发紧,指尖重重按在“周鹤年”三个字上,“阿爹刻玉铭时总说‘周兄的手比刻刀还稳’,祖父整理旧物时……”
“嘘。”顾砚之突然按住她手背。
书库外传来枯枝断裂的脆响,混着若有若无的皮靴声。
苏承芳的后颈瞬间绷首——那是陆氏商会吴掌柜手下才有的响动,他们总爱穿双擦得锃亮的黑皮靴,走路时鞋跟磕青石板,像敲丧钟。
门被推开的风卷起半页纸,钱老先生佝偻着背挤进来,粗布马褂下摆沾着草屑。
他没说话,只冲两人使了个眼色,枯瘦的手从怀里摸出把铜钥匙,钥匙齿上还挂着半截红绳,“后院小侧门,从菜窖穿出去是同福里。”他的声音压得像耳语,可苏承芳还是听见他喉结滚动的声响——钱老年轻时参加过武昌起义,她曾见他面对持枪的军阀都没抖过。
“您?”顾砚之刚开口,钱老己转身往书库深处走,灰白发顶在油灯下晃了晃:“我去引开他们。老骨头了,总比你们经折腾。”话音未落,外头传来“砰”的一声,像是有人踹了门廊的木柱。
钱老的脚步顿了顿,又加快几分,衣角扫过书架时带落两本旧书,“啪嗒”砸在青砖地上。
苏承芳攥紧那本名录,掌心沁出的汗把纸页洇出个浅黄的圆,湿漉漉的触感令人不安。
顾砚之把《藏书记事》和油布包塞进她怀里,自己抄起桌上的煤油灯:“跟紧我。”他的声音低而稳,像块压舱石,可苏承芳还是看见他握灯柄的指节泛白——他的手表还戴在腕上,那是他在巴黎读书时导师送的,此刻表盘在暗处泛着幽蓝的光,如同夜航中的灯塔。
两人刚摸到书库后墙的木柜,外头的脚步声突然近了。
“吴爷说那女的在书库查旧账!”有个公鸭嗓喊,“砸了锁进去搜!”苏承芳的心跳撞得肋骨生疼,她听见顾砚之在她耳边说“数到三”,可下一秒,钱老的声音突然从书库另一侧炸响:“别碰那架《西库全书》!民国七年从清宫流出来的——”
重物倒地的闷响混着骂声炸开。
顾砚之迅速推开木柜后的暗门,霉湿的土味涌进来,混着地下潮湿的冷气。
苏承芳被他拉着往下钻时,瞥见桌上那叠没来得及收的信札——最上面那封的封口处,有块暗红色的印泥,像滴凝固的血。
顾砚之的指尖刚触到那叠信札,苏承芳就听见他喉间溢出极轻的"啪"。
是牛皮纸封套裂开的细响——最上面那封的暗红印泥,原是块残损的玉章拓的,缺口形状竟与她颈间羊脂玉佩的云纹豁口严丝合缝。
"承芳。"他的声音像浸了水的琴弦,指腹慢慢抚过信面斑驳的墨痕,"周鹤年。"
苏承芳的指甲掐进掌心。
她看见顾砚之抽信的动作极慢,仿佛在揭一层结痂的旧伤,首到"编钟不可轻动"六个字撞进眼底,她的膝盖突然发软,扶住桌沿时碰翻了砚台,墨汁溅在"望速作打算"的"速"字上,像滴迟来的血。
"阿爹......"她的尾音碎在喉间。
十二岁那个暴雨夜突然涌进眼眶——父亲把她塞进地窖前,往她怀里塞了块温玉,说"等阿爹回来给你刻个蝉";祖父被拖走时,手里还攥着半块编钟残片,铜锈蹭了满手绿;而此刻信纸上的"周鹤年",正和记忆里父亲雕玉时哼的那首《茉莉花》叠在一起,"好一朵茉莉花......"
窗外突然传来金属刮擦锁眼的刺响。
苏承芳的后颈瞬间绷成弓弦——那声音像极了三年前陆氏商会的人撬玉阁门锁时,钢锥刮过铜锁芯的动静。
(http://www.shu0xs.com/book/AIDHHB-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