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西年,冬。
应天府的这个冬天,似乎比往年要更冷一些。寒风穿过光秃秃的柳树梢,在巍峨的皇城内外打着旋儿,刮得人脸上生疼。
然而,再凛冽的寒风,也比不上此刻奉天殿内那冰冷刺骨的气氛。
一份来自福建水师,以“八百里加急”星夜兼程送抵京城的军报,正被司礼监太监用一种颤抖到几乎变调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宣读。
“……秦王舰队,于麻六甲海域,遭遇佛郎机舰队,力战不敌,大败而归……”
“……大小战船沉没者三十七艘,被焚毁者一十有九,余者皆带重创。将士阵亡、落水不知所踪者,逾五千人……”
“……秦王殿下座舰‘定西号’被重创,主桅折断,王爷……王爷为断桅所伤,右腿骨折,至今昏迷不醒……”
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殿内每一位王公大臣的心上。
宣读声落下,整个奉天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死寂。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像是被施了定身法,脸上写满了无法置信。
败了?
大明水师,那支横扫东洋倭寇、威压南洋诸国的无敌舰队,竟然败了?而且是惨败!败得如此彻底,如此屈辱!
五千将士伤亡,近六十艘战船损毁!这是自大明开国以来,水师所遭受过的,最沉重的一次打击!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兵部尚书茹太素第一个失声喊了出来,他那张平日里养尊处优的脸,此刻涨得通红,“秦王殿下带去的是我大明水师的精锐!宝船巨舰,兵甲犀利,将士数万!区区数艘佛郎机人的小船,如何能胜?定是……定是那朱樉谎报军情,推卸其指挥不力之罪!”
他的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秦王的无能,也不愿相信是大明的舰队不堪一击。
御座之上,朱元璋的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燃烧着滔天的怒火。那份军报,他早己看过,上面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刺痛了他作为开国帝王的骄傲。
他没有理会茹太素,而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前列的朱雄英。
朱雄英的面色同样凝重,但他的眼中,除了震惊,更多的是一种“预言成真”的沉痛。他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只是没想到,它来得如此之快,如此惨烈。
“雄英,你怎么看?”朱元璋的声音沙哑而低沉。
朱雄英出列,躬身道:“回皇爷爷,孙儿以为,军报所述,恐怕……句句是实。”
他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太孙殿下!您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啊!”
“是啊!我大明国威,岂容如此诋毁!”
朱雄英没有理会那些嘈杂的声音,他首视着朱元璋,继续说道:“军报中有一段描述,孙儿请皇爷爷与诸位大人再听一遍。”
他示意太监将那段关于海战细节的描述再次宣读。
“……敌船体小而速,不与我军近战。其火炮犀利,射程远于我军一倍有余,弹丸之重,能轻易洞穿我福船船壳。我军……我军炮火,竟不能及……”
当这段话被再次念出时,殿内的嘈杂声,渐渐平息了。
一些真正懂军事的武将勋贵,脸色变得异常难看。他们从这简短的描述中,嗅到了一种足以让他们不寒而栗的味道。
射程远于一倍,威力足以洞穿福船!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这是一场根本不对等的战斗!别人打得到你,你打不到别人。你的船在别人眼里是靶子,别人的船在你眼里却遥不可及。
这不是战斗,这是屠杀。
“妖术!这定是妖术!”一名老臣颤抖着说道,似乎只有这个理由,才能解释这匪夷所思的一切。
“这不是妖术!”
一个清朗而坚定的声音,打断了所有人的猜测。
说话的,是朱雄英。
他环视全场,一字一顿地说道:“这是技术!是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种全新的海战技术!”
他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所有人的脑海中炸响。
就在此时,站在文官班列最前方的翰林学士方孝孺,排众而出。他面容清癯,神情悲怆,对着朱元璋俯身长拜。
“陛下!”他的声音里带着一种泣血般的痛心,“麻六甲之败,非战之罪,乃是国策之罪啊!”
他抬起头,目光首视朱雄英,眼中满是诘难。
“自太孙殿下力主‘开海’以来,耗费国帑无数,建造巨舰,分封藩王于海外。臣等当初便己进言,海疆之外,乃蛮荒之地,人心叵测,风波险恶。如今,果真应验!”
“我中华上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何须与那些化外之民争夺蝇头小利?如今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海外疆土,让我五千大明好儿郎,埋骨于异域之海!让大明国威,蒙受此等奇耻大辱!此皆开海之祸也!”
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道德上的感染力,立刻引起了众多保守派官员的共鸣。
“方学士所言极是!开海,实乃取乱之道!” “请陛下即刻下旨,禁绝海贸,召回所有藩王!” “海疆之患,甚于北元!请陛下锁国自守,固我中华根本!”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群情激奋。要求禁海锁国,将大明重新变回一个内陆帝国的呼声,如同狂澜,席卷了一切。
他们将这场惨败,归罪于朱雄英的“开海”国策。他们要用这场失败,来彻底否定朱雄英为大明打开的那扇望向世界的窗户。
朱标站在一旁,看着被群臣口诛笔伐的儿子,心急如焚,却又不知如何辩驳。因为眼前血淋淋的事实,似乎真的证明了方孝孺等人是对的。
整个朝堂的压力,都聚焦在了朱雄英一人的身上。
他,如同狂风骇浪中的一叶孤舟。
朱元璋的目光,也死死地锁定在自己的孙儿身上。他的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锁国,是最安全、最稳妥的选择,能让帝国免于未知的风险。但是……那份被深深刺痛的骄傲,那份对孙儿的信任,又让他无法轻易下这个决心。
他要看,他的大孙,如何应对这场足以倾覆一切的狂澜。
(http://www.shu0xs.com/book/AIDFCB-7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