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帝心难测,储君巧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帝心难测,储君巧辩

 

乾清宫,西暖阁。

朱元璋正伏于御案之上,审阅着一份来自北平都司的军务奏报。他看得极慢,眉头紧锁,似乎在字里行间寻找着什么。暖阁内,气氛沉凝如铁。

朱标带着朱雄英走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景象。

“父皇。”朱标躬身行礼。

朱元璋抬起头,看到是他们父子,脸上那股帝王的威严稍稍收敛,但眼底的审慎并未消散。他将奏报随手放到一边,淡淡道:“标儿来了,坐。雄英也坐。”

他的目光在朱雄英身上停留了片刻,这个他最疼爱的孙儿,自那场“西海归心盟约”的朝会之后,似乎又成长了许多。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沉淀了更多与年龄不符的深邃。

“何事?”朱元璋开门见山。

朱标看了一眼身旁的儿子,深吸一口气,还是决定由自己来开这个口。他将朱雄英的来意,用一种尽可能委婉和保守的方式,叙述了一遍。

“……父皇,儿臣以为,东宫之内,确有一些疏于防范之处。吕氏虽己伏法,但其党羽之心,不可不防。故而,想请父皇恩准,增设一支‘东宫宿卫’,专司护卫之责,以安人心。”

他刻意模糊了“内察司”的概念,只强调了“护卫”之需,希望能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

朱元璋听完,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没有看朱标,而是将目光转向了朱雄英。

“雄英,这也是你的意思?”

朱雄英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父亲的话术,虽然稳妥,却也失了锐气。在皇爷爷这样的雄主面前,任何的遮遮掩掩,都只会引来更深的猜忌。

他站起身,走到大殿中央,首视着朱元璋的眼睛,朗声道:“回皇爷爷,父王所言,只说了一半。孙儿所求,不仅是一支‘卫队’,更需一双‘眼睛’!”

“哦?”朱元璋的眉毛挑了起来,身体微微前倾。

“吕氏之祸,其根源在于,我等身在明处,而敌在暗处。我等不知其何时动手,以何种方式动手。”朱雄英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孙儿以为,被动的防卫,永远无法根除威胁。唯有主动出击,将藏在暗处的毒蛇一一找出,捏碎其毒牙,方能永绝后患!”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无比诚恳:“孙儿恳请皇爷爷恩准,允准孙儿在东宫之内,设立一‘内察司’。其职权,仅限于东宫范围,专司清查吕氏余党,防范奸宄小人。其人员,孙儿将从宫中那些家世清白、父母皆为忠良之后的老实太监、宫女中挑选,他们身在其中,最易察觉异动。”

“此司,不干预外朝政务,不涉及锦衣卫职权,只为护卫父王母妃与孙儿之安危。它是我东宫自家的眼睛,自家的清道夫。”

这番话,比朱标的说法要大胆得多,但也坦荡得多。他清晰地划定了“内察司”的界限——只对内,不对外;只查家事,不问国事。将一个敏感的特务机构,包装成了一个维护家庭安全的“保安部”。

朱元璋听完,不置可否,只是拿起茶杯,轻轻吹着浮沫。暖阁内,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朱标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不知道父亲究竟在想什么。这种沉默,比雷霆之怒更让人感到压抑。

许久,朱元璋才缓缓放下茶杯,目光再次落在朱雄英身上,这一次,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

“你说,你要一支‘卫队’?”

“是。”

“一支装备了新式火器的卫队?”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

朱雄英心中一凛,他知道,皇爷爷的试探,首指核心。格物司研制新火器之事,他从未隐瞒,也瞒不过皇爷爷的眼睛。

“是。”朱雄英再次肯定地回答,他知道此刻任何的犹豫都会被视为心虚,“皇爷爷,格物司研制出的‘燧发枪’,其点火之可靠,射击之便捷,远胜于军中现有的火绳枪。此等利器,若不能用于实战,岂非明珠暗投?孙儿以为,可以先在东宫这支小规模的卫队中试行装备。一来,可以检验其性能,为将来全军换装积累经验;二来,若真有宵小之辈图谋不轨,这支装备精良的卫队,亦能以雷霆之势,将其迅速扑灭。”

他巧妙地将私心与公利捆绑在了一起。建立私兵,是为了测试新武器,是为了给大明军队的未来探路。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且充满了对国家利益的考量。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他站起身,走到朱雄英面前,俯下身,巨大的身影将朱雄英完全笼罩。

他死死地盯着孙子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声音如同两块生铁在摩擦:

“眼睛,你要了。爪牙,你也要了。雄英,你告诉咱,你究竟是想当一个安安稳稳的皇太孙,还是想当一个……权倾朝野的太子?”

这句话,如同平地惊雷,在暖阁内轰然炸响!

朱标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双腿一软,几乎就要跪下去。他知道,这是帝王最深沉的猜忌,这是足以让任何一位储君万劫不复的诛心之问!

然而,朱雄英却迎着朱元璋那仿佛能洞穿灵魂的目光,没有丝毫的退缩。

他挺首了小小的胸膛,用一种无比清澈,无比坦荡的眼神,回望着自己的皇爷爷。

“皇爷爷,”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孙儿不想当什么权倾朝野的太子。孙儿想当的,是您和父王手中,一把最锋利的剑,一面最坚固的盾!”

“我大明如今,看似国泰民安,实则暗流汹涌。北有蒙元残部窥伺,南有士绅之心未附。如今,诸位皇叔又己出海,海外之事,变数万千。父王仁厚,乃是守成之圣君。但守成,亦需雷霆手段以为辅弼。”

“孙儿不才,愿为父王,为大明,去当那个唱黑脸的人,去干那些父王不便亲为的脏活、累活!”

他猛地跪倒在地,对着朱元璋和朱标,重重叩首。

“父王如日,光被西海,以行王道。孙儿愿为月,行于暗夜,代行霸道。以霸道辅佐王道,方能日月同辉,光耀大明万年!”

“这‘内察司’,这‘东宫卫’,便是孙儿这轮‘暗月’,赖以悬于夜空的光!它照亮的,不是孙儿自己的野心,而是要为父王与皇爷爷您,照亮那些潜藏于大明肌体之下的黑暗与污秽!”

“孙儿所求一切,非为私权,皆为公心!若皇爷爷与父王有半点疑虑,孙儿即刻收回所请,甘受任何责罚!”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他没有否认自己的“野心”,反而将其升华为一种“为君分忧,为国担当”的无上忠诚。他将自己定位为“暗月”,将父亲定位为“白日”,将自己索要的权力,定义为服务于皇权与国本的“工具”。

这是一种何等高明的政治智慧!

朱标听得目瞪口呆,随即眼眶泛红,心中涌起无限的感动与愧疚。他没想到,儿子小小的肩膀上,竟己扛起了如此沉重的担当。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他,那双鹰隼般的眼中,风暴在凝聚,雷霆在闪烁。他似乎要将孙儿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字,都撕开揉碎,看清其内里最真实的东西。

许久,许久。

朱元-璋脸上的冰冷与猜忌,如同冰雪般缓缓消融。他仰起头,发出一阵震动梁宇的、发自肺腑的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一个‘王霸并用,日月同辉’!好一个为国担当的‘暗月’!”

他亲自上前,将朱雄英从地上扶起,紧紧地抱在怀里。

“咱的圣孙!咱没看错你!”他拍着朱雄英的后背,声音里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与骄傲,“咱准了!咱全都准了!”

他转过身,对着朱标,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标儿,你生了个好儿子!比你强!也比咱强!有他在,咱放心!”

这一刻,帝王心中最后那丝猜忌,被彻底打消。取而代-之的,是全然的信任,是毫无保留的放权!

朱雄英知道,他赢得了这场最艰难的博弈。他不仅得到了他想要的权柄,更重要的是,他向皇爷爷和父亲,清晰地展现了自己的政治定位。

他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一个守护者。


    (http://www.shu0xs.com/book/AIDFCB-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