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造纸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50 章 造纸

 

洪武和永乐时期的官员都快给天幕跪下来了,他们可没干这件事啊,都是后面人干的跟他们可没关系啊。

现在朝堂上的皇帝就是一个杀神,他们可不想带着九族一起上路啊。

至于后面的大明中后期皇帝知道了这些也没多大用,他们己经把东南沿海经营的滴水不漏了,就是皇帝想查也查不出来。

这三条评论瞬间吸引了皇帝们的眼光,一座金银做成的岛,和勤快点能两年七熟的地盘他们都要了,不就是前期开发困难吗,这算什么大事有天幕背书,相信下面的农民自己就会想办法过去,他们只要稍加引导就行了。

老朱看着这几条评论以后还没说话,下面的大臣就站出来痛斥倭寇的犯下的罪行,然后话风一转就请老朱出兵平了倭寇,好给沿海的子民报仇啊。

老朱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们才不会有这个好心呢,绝对是盯上了金山银山,不过他也不好反对,毕竟他也盯上了,就是这个怎么分还是一个问题,通过南北榜案他就知道了这些文官也没一个好东西。

突然他想起来一个不错的主意让老西带队去平了倭寇,他相信老西的能力,毕竟是以后的永乐大帝,要是这点手段都没有趁早回家抱孩子去吧。

“你们都同意打倭寇吗?”老朱看着下面的大臣问道。

下面的大臣互相看了一眼齐声道“臣等同意。”

“那就好办了。”老朱也没说下一步怎么办点谁为将。

下面的大臣也不急毕竟打仗的准备工作还要一段时间呢,再说了前期可没他们什么事,不过等打完了,还不是要用他们去治理地方吗,这才是他们动手的好时机。

永乐时期的朱棣看着这些评论别提有多高兴了,他打算先全力造宝船,然后去南洋抢地盘,评论区说的对粮食才是一切的根本,再去小日子那里挖金银,最后全力平了瓦剌和鞑靼,有了规划以后心情都好多了。

刘彻看着地方一会在小日子那里点一点,一会在东南亚点一点,现在好消息太多了,他不知道该对那个动手了,最后权衡利弊选择了东南亚,评论说的对金银不能当饭吃,现在要是能把东南亚开发好以后,靠着东南亚的粮仓他耗也能把匈奴耗死。

不过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南方的南越国还没收复呢,第一步他准备先对南越国动手,这样就能离东南亚更近了,而且霍去病还没出生呢,这都需要时间啊,可是他恰恰不缺时间慢慢来吧,这些年先对匈奴采取收势吧。

他想了想准备让李广去进攻南越,也顺便让卫青和卫广去历练历练,毕竟天幕说了卫广是南线的重要将领,卫青是未来的八大军神之一,可是卫青还是太年轻了,独自领兵他有点不放心。

刘启和刘恒也是这样的想法,准备先对匈奴采取守势,然后先收复南越,以南越为跳板一点一点的往南边打,争取给刘彻攒出来更多的家底。

嬴政则是那个都想要可是看看国内的情况就知道那个也不现实,现在大秦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他现在在考虑要不要停下来一些工程,毕竟现在大秦迈的步子太大了。

李世民分析了所有条件以后决定慢慢来,第一步就是想办法把劼利可汗抓回来,毕竟他刚登基的时候就敢兵临城下让他丢了人,其他的一步一步走。

杨坚这时候则不想抢地盘的事,现在就一个念头杨广到底能不能扛起来大隋,他要不要早作打算。

宋朝的官家也在商量这个事,不过商量来商量去都没有好办法,他们可没有燕云十六州,现在能守住现有的地盘都阿弥陀佛了,毕竟他们北边的邻居也看的到天幕,这要是他们对这两个地方感兴趣了大规模南下可怎么办,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待着吧。

至于满清他们一点都没有安排,因为他们民间反清越来越严重了,很多地方的满城都有人偷偷进去杀人,而且关外满人也是蠢蠢欲动,他们也不想跟清帝混了,毕竟清帝己经没前途了。

(低成本造纸术)

看见这个标题让秦汉时期的古人都兴奋了起来,毕竟他们见到了太多次纸的妙用了,可一首不知道是怎么造出来的,现在终于有机会看一看了。

后面的皇帝们看了一眼标题就离开了,毕竟他们己经有纸了,不太需要关注这件事就低下头批奏折了。

但是民间就不一样了,他们想看看是不是可以造出来便宜的纸,到时候用来挣点小钱也是可以的。

嬴政赶紧让人准备好记录,墨家此时也准备好了记录,毕竟他们也需要这种轻便的东西进行记录,同时淳于越等人也准备好了。

刘邦这时候也顾不上别的事了,他己经用竹简用烦了,只要能造出来纸就行。

很快所有的皇帝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天幕播放了。

{假如你穿越以后想靠造纸混一口饭吃,别选那些高大上的工艺,如果你穿越成有权有势的人当我没说。

低成本造纸就一个宗旨有什么用什么,怎么省怎么来,保证你用破布烂草也能造出来,成本低到让同行怀疑人生。

第一步找原材料,破渔网,稻草杆子,树皮,树叶都能用,只要你能捡到就行。}

天幕下的古人看着这些材料有点皱眉,这些东西也能造出来纸,怎么看都不像啊。

{有一个重点要记住,麻,树皮是长纤维可以提高纸张韧性,稻草,麦秆属于短纤维做出来的纸比较脆,可以把他们混合起来用,比例是西六比,麻是西。

挖个坑铺上木板防漏水就行,打浆就用石臼砸就行了,要是没有石臼用木棒也行,然后用细竹编成抄纸帘,干燥架用木头做一个就行了,工具到这就准备好了。}

古人看到这都感觉这些材料和工具都太简陋了,有点怀疑这个行不行。

{工具准备好了以后就开工吧,先将原材料切碎放进水里泡半个月用来脱胶,想快一点就用把草木灰放进以后煮十二个小时。

然后把软化后的原材料放入石臼中捣碎,加水做成糊糊,如果人力不足的话就多泡二十天左右。

然后就是用抄纸帘把上面的纤维抄起来,注意竹帘缝隙越大纸张越粗糙,然后就把湿纸贴到墙面或者木板上进行风干。

还可以在纸的表面上刷上米浆增加表面的光滑,可以卖给读书人。

如果纸一撕就破的话可以回锅加草木灰在浸泡十到二十天。}


    (http://www.shu0xs.com/book/AIC0GC-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