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堡垒的废墟之上,重建的轰鸣日夜不息。扭曲的钢梁被气割枪分解,焦黑的混凝土被破碎锤砸开,新的、更加坚固的合金骨架在深挖的地基上焊接、耸立。空气中不再仅仅是硝烟和血腥,更混杂了焊接的弧光、切割金属的尖啸、以及新浇注混凝土的潮湿气息。然而,在这片象征着物理重建的喧嚣之外,另一场无声却更为深刻的革命,正在堡垒深处悄然爆发——一场由数据、钢铁与智慧共同驱动的科技大爆炸。
它的核心,是那座由能源核心区一个巨大地下仓库改造而成的“希望研究院”。厚重的防爆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内部却是另一番景象。惨白的无影灯下,空间被划分成数个区域,由透明的强化玻璃隔开。
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央实验区。这里如同旧世界科幻电影的场景:数台由“求知者”前哨站提供核心部件、同盟技工呕心沥血组装起来的大型分析仪嗡嗡作响,散发出幽蓝的光芒。粗大的线缆如同巨蟒般在地面蜿蜒,连接着各种闪烁指示灯的终端和全息投影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和冷却液的特殊气味。
艾莉博士的投影几乎恒定地悬浮在主控台巨大的环形屏幕前。瀑布般的数据流在她浅灰色的瞳孔中无声刷新,速度快到肉眼难以捕捉。她的声音通过扩音器在实验室内回荡,清冷、精准,不带有丝毫情绪起伏,如同最高效的中央处理器下达指令:
“A-3号样本(取自‘审判者’号激光副炮能量聚焦晶格),进行第七次微结构扫描。对比数据库模型‘创世之焰-β型’晶格排列。重点分析其非对称谐振腔对能量损耗的抑制效应。”
“C-7号实验台(能量护盾力场发生器原型),注入中和剂β型,浓度提升0.05%。监测相位稳定器在过载阈值下15%的波动容限。”
“D-1号(环境净化吸附基质原型),接入模拟重度辐射尘污染气流。记录第Ⅲ型纳米催化膜在连续运行72小时后的通量衰减曲线。”
她的指令如同精密的齿轮,驱动着整个实验室高效运转。穿着银灰色防护服(由前哨站提供基础材料,同盟缝制)的技术人员如同工蚁般穿梭,操作着复杂的仪器,记录着数据,更换着样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深处却燃烧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求知欲和参与创造的兴奋感。
而在艾莉博士绝对理性的“冰冷”指挥棒下,吴教授则如同一个充满激情的“调和者”与“翻译官”。他布满老人斑的手在全息键盘和实体操作杆间飞快切换,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紧盯着各个分屏上跳动的参数和艾莉博士的指令。他时而眉头紧锁,对着某个异常数据点反复验算;时而恍然大悟,激动地拍着桌子,用带着浓重口音的、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旁边的同盟工程师解释着深奥的原理:“看到没?老张!艾莉博士说的这个‘非对称谐振腔’,就像给能量束修了一条弯道!让它跑得更集中、更稳当!损耗自然就小了!妙啊!”
正是这种奇特的组合——艾莉博士超越时代的理论指引和精准到冷酷的效率,吴教授扎根废土实践的变通能力和化繁为简的智慧,加上同盟技工在血与火中磨砺出的、近乎本能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韧劲——使得“希望研究院”这个简陋的摇篮,在极短的时间内,孕育出了改变同盟命运的三大科技果实。
果实一:能量武器小型化、实用化——代号“蜂刺”。
研究院武器测试场(由一处加固的地下靶场改造)。这里不再是能量手枪零星的幽蓝光束,而是密集的、如同蜂群振翅般的嗡鸣和一道道稳定、精准、致命的能量射线!
靶标不再是废铁,而是覆盖着从兄弟会T-45d动力装甲上切割下来的、真正装甲板的厚重标靶!
“嗡——滋!”
“嗡——滋!”
“嗡——滋!”
数名经过选拔的堡垒精锐射手,手持刚刚下线的“蜂刺”原型枪,进行着极限测试。枪体比旧式能量手枪更加紧凑,流线型的枪身闪烁着哑光黑的金属质感,枪管下方集成了一个小型的高效散热鳍片阵列。枪柄末端的能量指示器稳定地闪烁着幽蓝的光芒。
射手们扣动扳机。不再是之前能量手枪那种时强时弱、需要长时间冷却的不稳定光束,而是发射出一道道凝练、迅捷、如同蓝色闪电般的能量脉冲!脉冲精准地命中百米外的动力装甲标靶!
“噗!噗!噗!”
被击中的装甲板没有爆炸,而是瞬间出现一个边缘熔融光滑、深达数厘米的焦黑孔洞!高温瞬间碳化了内部的模拟衬里!连续射击下,装甲板如同被热刀切过的黄油,迅速被熔穿!
“射击稳定性:优秀!单次脉冲威力:达到设计要求(T-45d胸甲等效穿透)!散热效率:满足持续射击需求!能量消耗:优化至旧型号的65%!” 负责记录的工程师声音激动得有些变调。
围观的赵副统领猩红的电子眼死死盯着那被熔穿的装甲板,动力装甲的手指无意识地捏紧,发出金属摩擦的“咯咯”声。他看到了力量!足以威胁兄弟会铁罐头的力量!他猛地转头对身边的军需官吼道:“第一批!三百支!优先装备老子的近卫队和堡垒尖刀排!弹药生产线给老子开足马力!”
果实二:能量护盾稳定化、扩大化——代号“壁垒”。
堡垒新规划的核心区(在原址基础上向东拓展,依托未完全坍塌的能源核心建筑群重建)外围,一处刚刚浇筑好的混凝土基座上,矗立着一个全新的装置。它的体积比之前的实验型小了一圈,但结构更加紧凑、精密,表面覆盖着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复合装甲外壳。核心不再是那块狂暴的虫王结晶,而是一个由多块经过艾莉博士特殊处理、能量输出高度同步化的次级能量结晶阵列组成的核心模块。
艾莉博士的投影悬浮在现场临时架设的控制终端旁。吴教授亲自操作着启动程序。
“核心阵列同步率校准……99.8%!通过!”
“力场线圈预热完成!相位稳定器注入中和剂γ型……”
“启动!”
“嗡——!!!”
一声低沉而充满力量的嗡鸣瞬间响起!装置核心模块爆发出柔和而稳定的幽蓝光芒!与之呼应,一道肉眼可见的、半透明的、呈现出更加深邃、凝实蓝色的能量光幕,如同倒扣的巨碗,以装置为中心,迅速向西周扩散、勾勒、成型!光幕的边缘完美地覆盖了新规划的核心区边界,将指挥中心(重建中)、能源核心(修复中)、研究院主体以及最重要的几个生活保障区和物资仓库囊括在内!
光幕表面流淌着极其细微、如同水波般的能量涟漪,散发出一种坚韧而稳固的能量波动。与之前实验型护盾那剧烈闪烁、濒临崩溃的状态截然不同!
“护盾强度:稳定在理论值95%!能量消耗:降低至实验型的70%!覆盖范围:达到预设目标!结构稳定性:优秀!” 吴教授看着屏幕上平稳跳动的数据,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
周围的士兵、技工、甚至一些闻讯赶来的流民,都仰头看着这片重新升起的幽蓝穹顶。它不再是一个随时可能破灭的肥皂泡,而是一面真正意义上的、守护家园的壁垒!许多人眼中闪烁着泪光,无声地攥紧了拳头。这抹幽蓝,是安全,是希望!
果实三:初步解析环境净化技术——代号“呼吸”。
在堡垒重建区边缘,靠近污染最严重的废墟地带,一座造型奇特的塔状建筑拔地而起。它由回收的合金板材和特种陶瓷管道拼接而成,塔身布满了蜂巢状的进气口,顶部是一个不断旋转的、由特殊合金叶片构成的净化单元。塔基连接着能源核心延伸出来的电缆和粗大的气体输送管道。
这是“呼吸”净化塔的原型机。
此刻,塔身发出低沉持续的运行嗡鸣。肉眼可见的、带着灰黄色辐射尘的污浊气流,被塔身下部的强力风扇吸入蜂巢状进气口。气流经过层层叠叠、涂覆了吴教授团队根据“深潜者”研究所数据改良的纳米催化膜的过滤单元。
在研究院的监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代表辐射粒子浓度、有害气溶胶含量、生物毒性指数的曲线,在气流经过过滤单元后,呈现断崖式的下跌!
塔顶的净化单元旋转着,将处理后的气体排出。虽然还无法达到旧时代的洁净标准,但排出的气体己不再是刺鼻的、带着死亡气息的污浊,而是带着一丝……近乎清新的、微凉的空气!
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在安全距离外,小心翼翼地吸了吸鼻子。她的眼中先是难以置信,随即涌上狂喜的泪水!她怀里的孩子也停止了咳嗽,好奇地睁大了眼睛。
“净化效率:辐射粒子去除率87%,有害气溶胶去除率92%,生物毒性降低至安全阈值以下!单位时间处理量:满足小型居住区基础需求!” 负责环境项目的工程师激动地汇报。虽然只是初步成果,覆盖范围也极其有限,但这缕“呼吸”,如同黑暗中的第一缕曙光,照亮了废土生存环境改善的可能!
科技突破的洪流,彻底冲垮了战后弥漫的绝望与阴霾。同盟的心脏,在“希望研究院”的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强劲搏动!
这一日,“希望研究院”的正式挂牌仪式,在堡垒新规划的中心广场(一片刚刚平整出来的空地)举行。没有奢华的布置,没有冗长的讲话。只是在研究院那扇厚重的防爆门前,竖起了一根由废弃炮管改造的旗杆。旗杆顶端,飘扬着自由同盟的旗帜——底色是象征废土焦土的暗红,中央是代表希望的堡垒剪影与交叉的能量光束,下方则是灰铁营地的齿轮与铁砧徽记。
吴教授站在门前,手中捧着一块由艾莉博士远程传输数据、用缴获的兄弟会装甲残骸激光蚀刻而成的金属铭牌。铭牌上只有简洁的几行字:
希望研究院
知识铸剑 科技为盾
废墟之上 重燃文明之火
他的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疲惫,而是激动。镜片后的目光扫过下方的人群:穿着崭新(相对而言)制服的同盟士兵,手持刚刚列装的“蜂刺”能量枪,眼神锐利;灰铁和集市的技工们,脸上带着油污和自豪的笑容;新加入的流民代表,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甚至还有几个闻讯赶来、衣着怪异的技术“怪才”,好奇地打量着研究院的大门。
“挂牌!” 吴教授的声音洪亮而坚定。
金属铭牌被郑重地镶嵌在防爆门旁的墙壁上。阳光(难得穿透辐射云层)照射在铭牌上,反射出冷冽的光芒。
艾莉博士的投影出现在广场中央临时架设的巨大屏幕上,她的影像依旧清冷,但声音透过扩音器传遍广场:“‘希望研究院’的成立,标志着自由同盟正式将科技发展置于生存与扩张的核心。‘蜂刺’、‘壁垒’、‘呼吸’的初步成功,验证了整合旧世界遗产、前哨站尖端理论与废土实践力量的可行性。但这仅仅是开始。”
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屏幕,落在每一个人身上:“解析兄弟会飞艇残骸获取的推进技术与能量护盾深层架构,逆向工程‘深潜者’研究所更高级的生物适配性基因片段,攻克‘呼吸’净化塔的大规模化与低成本化难题……这些都是研究院下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技术,是我们对抗废土、争取自由的唯一利器。资源、人力,将向研究院无限倾斜。”
“知识铸剑!科技为盾!”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紧接着,零星的呼喊迅速汇聚成一片狂热的声浪!
“知识铸剑!科技为盾!”
“自由同盟万岁!研究院万岁!”
人群沸腾了!士兵们举起手中的“蜂刺”,能量枪的幽蓝光芒在阳光下闪烁。技工们挥舞着扳手。流民们激动地相互拥抱。这片饱经摧残的废墟之上,一种名为“科学信仰”的力量正在生根发芽。
林枫站在人群前方,看着这充满希望的一幕。他的目光扫过那面飘扬的旗帜,扫过崭新的研究院铭牌,扫过士兵手中代表力量的“蜂刺”,最后望向堡垒上空那片稳定流转的幽蓝“壁垒”。
然而,就在这希望如旭日般升腾的时刻,艾莉博士的加密通讯首接接入林枫的耳麦,清冷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林堡主,关于地下异常能量源(‘审判者’坠毁点下方)的初步勘探数据己回传。其能量核心的稳定是假象。内部存在极其强大的、周期性脉动的引力/斥力混乱场。更关键的是……其核心能量特征波段,与‘壁垒’护盾核心阵列、‘蜂刺’能量脉冲的核心激发频率……存在高度同源性。初步判断,三者……源于同一种未知的底层能源技术体系。该地下设施,很可能是一个……规模远超想象的、处于半激活状态的‘源点’。其能量波动,正与研究院的科技造物产生……微妙的共鸣。”
林枫的心猛地一沉。他抬起头,望向堡垒西北方向,那片依旧被警戒线封锁、笼罩在淡淡辐射尘中的巨坑区域。深埋地底的幽蓝,并非沉默的宝藏,而是一个与同盟新生科技血脉相连、却又充满未知危险的巨大谜团。希望的光芒越是耀眼,其下隐藏的阴影便越是深邃。科技大爆炸的烟火之下,是通向更宏大也更危险未来的幽深隧道。
(http://www.shu0xs.com/book/AGB0HG-7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