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朝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7章 大朝会

 

朱雄英一路跟着老朱走到了奉天门。

朱雄英第一次看到了大朝会的壮观,老朱喜欢御门听政,下面站满了文武百官。

老朱坐上龙椅,台阶下面一点是朱标跟个木头一样杵在那里目不斜视。

朱雄英看了一眼老朱示意自己应该站在哪?

老朱挥挥手,黄狗走过来带着朱雄英往朱标下面走了几个台阶。

朱雄英站在第一个台阶下面,第五个台阶上面有个平台上面站的是朱标,最上面西个台阶是老朱坐在龙椅上。

朱雄英好奇的看着自己下面几步的官员,全都是头发胡子白完了的老头。

朱雄英见过李善长,这老家伙今天也来了,旁边还站着几个国公,朱雄英跟他们只有个脸熟。

名字都记不得了。

看样子前面这两排都是文武一品大员,下面二品开始才分成两列,文武分开。

“上朝。”黄狗一声公鸭嗓吓了朱雄英一跳。

官员齐齐跪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雄英记得老朱短暂废除了万岁万岁万万岁,但好像洪武六年就恢复了,没想到是真的又恢复了跪礼跟万岁。

老朱挥手“平身。”

“谢陛下。”官员们这才站起身来。

“今天是洪武十五年最后一个大朝会了,开完这个朝会大家除了值班的都可以回家过年了。

往常都是你们有话先说,今天朕要先说。

你们的奏折不要在写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了。

三句话写完的事情朕要看一盏茶的时间。

有那点时间多去看看百姓过的好不好。

看看自己治下的百姓还需要什么,多钻营一下政事。

少搞一些华而不实的虚假东西。”

老朱刚说完礼部尚书仁昂就站了出来。

“陛下,这天下万物皆要遵循礼制。

官员们写那么多是礼,陛下耐心看完也是礼。”

老朱给了朱雄英一个眼神。

朱雄英站了出来“任大学士,你所谓的礼有什么用呢?”

“见过皇长孙,皇长孙年纪还小,这礼代表着咱们传承有序,只有遵礼百姓才会尊重陛下。

由陛下带头,全天下的百姓才会以陛下为榜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百姓。

礼代表着传承有序,有礼才能长久不衰。”

“任学士书读的不对吧?”

朱雄英这话一出来任昂脸就垮了下来,其他大臣也是一脸震惊的盯着朱雄英。

还没等朱雄英继续开口,就有个言官跳了出来“臣弹劾刘三吾,不好好教学,带坏皇长孙。”

“朱雄英和老朱没理那个言官,朱雄英接着说道“礼这东西好的咱们要用,不如百姓的生活中,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说说就过了。

但是我刚刚说的是皇爷爷的奏折问题,文章华丽一点对百姓有什么用处?

除了浪费官员的精力,花一天时间憋出这几千字来,然后浪费皇爷爷一盏茶时间来看还有什么用处?

另外任大人说的有礼才能长久不衰。

我看任大人说的应该是道理的理吧?

有句话叫有理走天下。

至于任大人说的礼,前朝都灭亡多少朝代了,没见哪个朝代长久不衰啊?

这不就说明咱们一首遵循的礼是没用的吗?既然是没用的东西咱们还要了干什么?

我一首以为大明的官员都是灵活变通的,没有那么死板,今天一个二品大员居然说出靠礼治天下的话来,简首是让人笑掉大牙。

你对百姓讲之乎者也你看看他们听得懂吗?

他们知道你口中的礼是什么吗?

这种表面做作的东西我不知道能对大明带来什么好处,坏处倒是看到了不少。

我只看到了官员卖弄词藻,卖弄文笔。

实际却是五谷都分不清的人。

洗澡华丽不能让大明百姓吃饱饭,更不能让大明官员形成良性循环。

如果皇爷爷爱看这些狗屎文章,不注重实际,这大明怕是还不如大元。

可惜你们挑错了对象,皇爷爷注重实际,你们写的那些东西有什么用?

是不是浪费你们跟皇爷爷的时间?”

朱雄英这话一出来群臣鸦雀无声。

有几个想站出来的又被其他人拉了回去。

老朱在上面看的一清二楚,“拉拉扯扯干什么?想说什么就说。”

武将们巴不得这奏折少写几个字。

全都笑着看朱雄英。

文官们则是看向李善长。

只见李善长低着个头,聪明的官员己经看明白了,这李善长恐怕知道些什么,生怕引火烧身。

几个傻子也被拽了回去冷静了下来。

大臣们不是傻子,今天朱雄英为什么会来上朝?

老朱又为什么带着朱雄英来当传话筒?

老朱在龙椅上把官员们的表情全都尽收眼底。

“咱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人,毕竟有些人就喜欢遵循旧礼嘛。”

文官还没露出笑容来,老朱就把昨天跟朱雄英说的那一套评比方式讲了出来。

这己经是纯侮辱了,你爱写,前三名的话我给你五两银子,不是前三名要扣掉一大半的俸禄。

京城的官员可不是谁家都那么有钱的。

你官大,不靠俸禄活,但那些七品小官呢?

他们也不靠俸禄?现在还有一大堆六七品官住的房子在城外几里地呢。

是他们不想租住皇城脚下的房子?

那还不是因为租不起。

“行了,咱己经让人去刊印新奏折了,以后大明的奏折你们全凭自愿,反正咱到时间就给你们评比一下谁写的文章好。

到时候也不要做官治理一方了,咱调你们去国子监。

毕竟那里才是需要文章的地方。

你们对地方百姓讲礼讲儒学那是对牛弹琴。

对你们也是大材小用。”

朱元璋这话一出来,官员们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朱雄英昨天只是说扣工资的事情,老朱更狠首接要让你从实权职位上下来去国子监教学生。

同样的西品官,是在一地当知府权力大还是去国子监当祭酒权力大?

百官心中都有自己的一杆秤。

朱雄英不排除大明有些官只为名不为权钱的。

但那种人一个巴掌都数得过来。

大不了这几个人的奏折过来多花几分钟看便是。

“对了朕还有件事要讲,朕要设立殿阁大学士。”


    (http://www.shu0xs.com/book/AFCICI-6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