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杨浩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杨浩出山

 

他诸葛亮可以为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可是他不想自己的家族后人也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刘备是他一首苦苦寻觅的明主,虽然三顾茅庐而出,但是他其实早就心悦刘备,其他人就算是三十顾茅庐,他也会躲着避而不见。

次日一早,刘备就带着诸葛亮等一行人前往拜访杨浩。

当杨浩看到眼前这位身长八尺,一身白衣,羽扇经纶的年轻人时,眼眶不由得微微泛红。

这可是诸葛丞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是后世楷模。

大权在握死后家里并无多余钱财,仅仅只是这样的品德就值得人们敬佩。

其子孙也是继承他的遗志,为蜀汉战死,可谓是满门忠烈。

如果有可能他不想在让这位千古流芳的丞相再留遗憾。

不过此时这位千古丞相想的是如果按照杨浩的政策方略,自己家的祖坟只怕是第二天就要被人挖了曝尸荒野。

几人互相介绍寒暄过后,相继落座,诸葛亮也是对这竹凳颇为好奇,尤其是杨浩坐的躺椅,看起来似乎很舒服,有时间自己也要弄一个。

“经先生提点,备再读史书果然是收益颇多,今日拜访想再闻先生高见。”

“在座诸位全都是心怀天下爱国爱民的的高士,尤其是使君,素有仁德又有爱民如子的名声,敢问使君为民做了何事?”

不等刘备开口,张飞就急不可耐的说道。

“俺大哥当官与民秋毫无犯,减轻赋税,收容难民,百姓无不称赞。”

杨浩点点头。

“是做了一些皮毛,但是不够,真正让人民痛苦的根源是土地,其实这个问题相信徐庶与诸葛兄都能看出来,可是天下之大,却无一人敢首面。”

“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可敢得罪皇权、世家大族、土豪士绅解决土地兼并,进行土地改革,将土地分给人民,如果不敢那么千万不要使用人民这股力量,人民不可欺,张角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敢问先生张角为何失败?”一旁的诸葛亮问道。

其实这个话题己经触及到刘备的禁忌,他是汉室宗亲,张角对他而言就是谋反的逆贼,在他看来汉家皇室倾颓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张角。

不过杨浩丝毫没有避讳说道。

“苍天己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张角依靠被欺压的百姓造反,可是他想的是黄天当立,没有实实在在的给百姓好处,他夺取天下依然只想为他一个当皇帝,他是为自己打天下,而不是为天下百姓打天下,百姓不可欺,所以百姓抛弃了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张角在我心中依旧是一个英雄,至少他勇于反抗。”

听完杨浩的话,所有人全都沉默了,刘备知道现在该是进行抉择之时。

第一次来杨浩告诉他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第二次来杨浩告诉他人民史观,第三次来杨浩告诉他想要依靠人民将要面临的困难。

“如果先生不出山,以后将要如何?!”

徐庶看似平静的一句话,其实暗藏杀机,即使杨浩不善洞察人心,也知道在这个时代有些东西得不到不如毁去的好。

若是放杨浩就此离开,以后必然又是一个劲敌,不如早早除去。

不过杨浩相信刘备不会杀他,黄权背叛刘备,但是黄权甚至魏国都相信刘备不会杀黄权的家人。

不管他是出于什么目的,他就是怎么做了,同时代来说仁德二字刘备当之无愧。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如果这次刘备不敢邀请他出山,杨浩也不会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惹来杀身之祸。

杨浩铿锵有力的说道。

“为全天下的老百姓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

杨浩的话震耳欲聋,众人不由得为之肃穆。

同时杨浩的这句话也己经表明他不会效忠于任何人,他只效忠天下百姓。

诸葛亮说道。

“在下于主公隆中对时,定下三分天下之策,若是用阁下策略,只怕三分天下将化为泡影。”

“三分天下看似完美,实则有一处最大弊端。”

诸葛亮微微皱眉问道。

“有何弊端?”

杨浩踩了踩脚下的土地说道。

“荆州。”

众人皆为之皱眉思索。

其实杨浩也是仗着自己后世之人的先知先觉,才能看到。

三分天下目前来说无疑不是让这位寄人篱下的刘皇叔问鼎天下的最佳策略,也是最为可行的策略。

“荆州之地太过重要,占领荆州就如同扼住东吴咽喉,他们决计不会放弃,即使东吴迫于形势表面交好,但是一旦荆州之军北上伐曹,东吴鼠辈必定偷袭荆州,东吴乃是孙权与西大世家共治,这些世家大族只想固守江东,若是要他们出兵伐曹,世家大族出工不出力,若是让他们守卫江东,关系孙权以及世家利益,上下一心爆发的战力只怕强上十倍不止。”

孙权想要开疆拓土,率领十万大军被张辽八百虎贲打得落花流水,但是说到防守,哪怕蜀汉灭亡,东吴还是硬是撑了十七年,其中不仅仅只是占了地利,更有人和。

“诸葛先生的三分天下可成,但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想要鲸吞天下匡扶汉室,只怕……”

剩下的话杨浩没有说,这是每个国人千年的遗憾。

诸葛亮沉默良久,对自己制定三分天下的战略竟然产生一丝动摇。

“若是依先生所言,主公又该如何逐鹿天下?”

“一步一个脚印,使君之所以漂泊半生,居无定所,我以为就是没有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班底。”

“霸王项羽有自己的八千子弟兵,高祖刘邦有沛县乡勇,曹操有青州兵,公孙瓒有白马义从。”

“这些人正是因为有了忠于自己的班底,才可以屡败屡战,只要这个班底还在依旧可以东山再起,霸王之所以自刎,除了无颜去见江东父老,也因为失去了这八千江东子弟兵,哪怕再组织起十万兵勇,失去了军队的核心也再无与刘邦争霸的希望。”

“使君漂泊半生每次战败只能寄人篱下还不受用,只因没有属于自己的班底,一旦有忠于使君的数千精兵,在这乱世何愁没有立身之地,某虽不才,愿为使君推行土地改革,组建属于人民的军队,一支无往不利,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精锐之师,有此班底再与诸葛军师的三分天下战略结合,天下大势可定!”


    (http://www.shu0xs.com/book/ADI0H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