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法者大人”这个称谓,如同一个无形的加冕,彻底改变了林渊与灰石镇的关系,也改变了他对自身存在的认知。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意外坠入异世界的程序员,而是一个文明的守护者,一个法则的制定者,一个三百一十二个鲜活生命的信仰支点。
新生后的灰石镇,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令人惊叹的活力。
在“庇护所”那恒定的、充满了【活力】法则的环境中,疲惫似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词语。镇民们每天只需要很短的睡眠,就能恢复全部精力。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劳作,脸上洋溢着的是对未来的憧憬和建设家园的热情。
男人们在凯尔的带领下,组成了一支支巡逻队和建设队。他们加固房屋,清理街道,甚至开始规划着在庇护所的土地上,重新开垦出更大规模的农田。那株作为“圣物”的麦苗,己经被小心翼翼地移栽到了祭坛旁,由专人看护,它的每一寸成长,都象征着灰石镇未来的粮食保障。
铁匠巴尔克则成为了全镇最忙碌、也最受尊敬的人。他的铁匠铺昼夜不息,熔炉的火焰几乎从未熄灭过。他不仅为祭坛打造了护栏,更开始系统性地为镇民们打造全新的工具和武器。锋利的斧头、坚固的锄头、以及为凯尔和护卫队量身定制的、闪烁着寒光的长剑与盾牌。每一件作品,都灌注了他对“织法者大人”的无限崇敬,和他对守护这个家的坚定决心。
女人们则在莎娜大婶的组织下,负责起了后勤。她们用新生的渠水浣洗衣物,用新工具处理猎物,甚至开始尝试用各种野菜和少量肉食,研究如何做出更美味、也更能补充体力的食物。孩子们的笑声,如同银铃般,在镇子的每一个角落回荡。他们不再是过去那般面黄肌瘦、眼神怯懦,而是在庇护所的滋养下,变得健康、红润、敢于追逐嬉闹。
一切,都美好得像一个不真实的梦境。
林渊成为了这个梦境的中心。他无需再为生存奔波,镇民们会将最好的食物、最干净的水、最温暖的兽皮送到他的小屋。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像一个系统管理员一样,感知并微调着“庇护所”的运行状态。
他发现,镇民们的信仰,对他有着实质性的好处。那三百多道精神链接,如同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汇入他干涸的精神识海,缓慢但稳定地恢复着他那几乎被抽干的精神力。
【精神力恢复速率:0.01/分钟……】
【当前精神力:28/100……】
按照这个速度,大概需要五天时间,他才能完全恢复。但林渊并不着急,他享受着这种宁静,也享受着观察自己亲手创造的这个“系统”平稳运行的成就感。
然而,作为一名顶尖的程序员,他的本能让他无法安于现状。他知道,任何一个看似完美的系统,都可能存在着未被发现的“资源消耗”问题,或者说“内存泄漏”。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当林渊在祭坛旁,检查着那两套核心法则的运行时,他的眉头,第一次微微地皱了起来。
【“驱散”法则 v1.0:功耗稳定,正在以持续性的概念场,排斥半径1003米外的“熵污染”。】
【“活力”法则 v1.0:功耗稳定,正在以被动光环形式,维持312个生命体的核心引擎运转。】
问题不在于功耗。问题在于,能量从何而来?
他之前为了救急,构建法则时消耗的是他自身的精神力。但是现在,在他精神力并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这两套法则依然在稳定运行。这就意味着,“庇护所”找到了一个外在的、持续的“能源供应”。
“创世纪,调出‘庇护所’的完整能量流向图。我需要知道它的供能来源。”林渊在心中下达了指令。
【指令己接收。正在生成能量流向拓扑图……】
一幅无比复杂的、由无数蓝色和灰色线条构成的三维模型,出现在林渊的脑海中。蓝色的线条代表着“秩序”的能量,灰色的线条代表着“无序”的熵。
他清晰地看到,在“庇护所”的边界,也就是那个半径一公里的球形能量罩上,正发生着一种奇特的“能量交换”。
无数灰色的“熵”能量,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墙壁,被【驱散】法则强行排斥在外。而在这个过程中,极小一部分的“熵”,被这堵墙“碾碎”,转化为了最纯粹的、无属性的能量。这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驱散】法则自身的运转,另一部分,则被【活力】法则吸收,再转化为生命能量,滋养着庇护所内的一切。
“原来如此……这是一个自洽的能量循环系统。它以世界本身的‘熵’作为燃料,来对抗‘熵’的侵蚀。”林渊恍然大悟,心中不禁为自己当时的设计感到一丝得意。
但很快,他的脸色就变了。
因为他在能量流向图的底层,发现了一行小小的、却被系统用红色高亮标记出来的注释。
【警告:能量转化效率约为0.001%。在转化过程中,99.999%的能量将以无法利用的形式逸散。为了维持法则的绝对稳定,系统正在缓慢消耗“庇护所”范围内的‘基础物理介质’作为‘稳定锚’。】
“基础物理介质?稳定锚?这是什么意思?!”林渊的心猛地一沉。
“创世纪,用我能理解的方式解释!”
【解释:“基础物理介质”即构成您脚下这片土地的物质,包括土壤、岩石、水分等。为了让【驱散】与【活力】这两种与世界本身规则相悖的法则能够稳定存在,它们需要一个“锚点”将自己固定在现实世界。这个锚点的代价,就是极其缓慢地、将极少量的物质,分解为纯粹的能量,以弥补能量转化效率低下的亏空。】
【当前消耗速率:每天约0.1立方米的土壤或岩石,会在边界处被完全分解,消失在物理层面。】
林渊的后背,瞬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他终于明白了这个看似完美的系统,其真正的代价是什么。
不是消耗他的精神力,而是……在吞噬这片土地本身!
庇护所,这个生命的摇篮,就像一个寄生在世界身上的“良性肿瘤”。它在保护内部的同时,也在缓慢地、坚定不移地,蚕食着自己的根基!
每天0.1立方米,这个量看似不大,一年就是36.5立方米。十年,一百年呢?这个半径一公里的庇护所,总有一天,会被它自己的保护罩,从边缘开始,一点点地、彻底吞噬干净!
这是一个隐藏得最深的、足以致命的系统BUG!
“凯尔!巴尔克!”林渊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压抑不住的焦急。
正在不远处指挥众人平整土地的凯尔,和刚刚从铁匠铺里出来、满身汗水的巴尔克,听到召唤,立刻赶了过来。
“大人,有什么吩咐?”
林渊没有废话,他指着庇护所的最边缘,一个紧邻着灰雾森林的方向,沉声说道:“带上几个人,跟我来。”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庇护所的边界。这里有一条无形的分界线,界线内,是绿草如茵、生机勃勃的土地;界线外,则是被灰雾笼罩的、寸草不生的贫瘠之地。
“大人,怎么了?”凯尔看着这再熟悉不过的景象,有些不解。
林渊蹲下身,他伸出手,触摸着边界线内侧的地面。然后,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对身后一名拿着铁锹的护卫队员说:“从我手边这里,往下挖。”
那名队员虽然困惑,但还是忠实地执行了命令。
一锹,两锹……
当他挖到大概半米深的时候,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名队员的铁锹,仿佛铲到了某种虚无的东西。只听“噗”的一声,铁锹前端接触到的土壤,就那么毫无征兆地、凭空消失了一小块,化作了比尘埃更微小的、不可见的粒子,消散无踪。
“这……这是怎么回事?!”那名队员吓得扔掉了铁锹,连连后退。
凯尔和巴尔克也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震惊。
林渊站起身,脸色无比凝重地解释道:“这就是我们‘新生’的代价。”
他将“庇护所”正在缓慢吞噬土地作为“燃料”的事实,用最简单首白的话,告诉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我们的家,正在一点点地吃掉它自己。虽然速度很慢,但如果不加以制止,总有一天,我们会连一块立足之地都没有。”
这个消息,如同一盆刺骨的冰水,浇在了每个人火热的心头。他们刚刚才获得的安宁和希望,难道只是一个有时限的幻梦吗?
人群中,出现了短暂的、压抑的沉默。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铁匠巴尔克。
他走上前,重新捡起那把铁锹,毫不犹豫地继续向下挖掘。很快,他又一次遇到了那层“虚无”的边界,又有一块土壤凭空消失。
他没有恐惧,反而转过身,用他那双因为常年面对熔炉而显得无比明亮的眼睛,看着众人,沉声说道:“我以为代价会是什么。原来,只是这片土地。”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他手中的铁锤一样,有力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大人赐予我们新生的‘柴薪’!柴薪,总是要燃烧的!难道因为柴薪会烧完,我们就该在寒冬里活活冻死吗?”
他环视着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大人为我们点燃了这堆火,让我们能在末日里活下去。这火需要烧柴,那就让它烧!我们能做的,不是看着柴火发愁,而是在火熄灭之前,变得足够强大!强大到不再需要这堆火的庇护!”
凯尔也反应了过来,他攥紧了拳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巴尔克说得对!大人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现在,轮到我们来守护它了!不就是每天消耗一点土地吗?那我们就把这个家,用黑铁和岩石,打造成一座真正的、坚不可摧的堡垒!就算土地被消耗,我们的堡垒依然会存在!”
“对!建造堡垒!”
“我们不怕!”
镇民们的情绪,被巴尔克和凯尔彻底点燃了。他们没有陷入恐慌和绝望,反而被激发出了一种破釜沉舟的、无比强大的凝聚力。
看着眼前这一张张重新燃起斗志的脸,林渊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感动。他原以为,揭示这个残酷的真相,会打击他们的信心。却没想到,这反而让他们变得更加团结,更加坚韧。
他,终究还是低估了这些在末日中挣扎求生的人们,那份对“活着”的执着。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那份程序员的“负罪感”,被一种更宏大的“责任感”所取代。
“你们说得对。”林渊的声音恢复了平静,但眼神却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邃,“BUG,是用来修复的。在找到修复方法之前,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优化系统,让它运行得更久,更有效率。”
他看着众人,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从今天起,灰石镇进入全面建设期。巴尔克,我需要你设计出最坚固的城墙图纸。凯尔,我需要你带领所有人,开采庇护所内的岩石,收集所有可用的资源。我们不仅要建墙,还要在墙内,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崭新的家园。”
“在燃料耗尽之前,我们要让我们的‘诺亚方舟’,拥有足以抵御整个世界的风浪!”
这一天,灰石镇的居民们,第一次知道了他们力量的代价。
但这代价,没有压垮他们,反而,成为了他们手中最锋利的剑,和心中最坚固的盾。
(http://www.shu0xs.com/book/ADGAGA-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