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这个年轻人究竟还有多少底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9章 这个年轻人究竟还有多少底牌

 

他继续回答第二个问题:“至于国际竞争和专利壁垒,这正是我们需要联合的原因。单打独斗,我们无法抗衡国际巨头。但集合省机械厂的生产规模、渠道资源,以及省研究所的技术积累,加上林氏的创新引擎和……一点点的先发优势,”他微微一顿,没有细说这“先发优势”的来源,“我们就有可能在局部领域形成突破,构建自己的‘专利池’,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一席之地。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是全球性的,但浪潮中的弄潮儿,未必不能是我们!”

“第三步,”林轩的声音带着一种指向未来的笃定,“当电池和电机技术成熟、成本可控,当市场对电动化的接受度提升,便是我们推出全新一代、完全基于纯电平台设计的‘新农用’乃至‘新城市’交通工具的时候!它们将彻底摆脱燃油车的束缚,拥有更优的空间布局、更低的运行成本、更智能的驾驶体验。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不仅仅是改造,更是重新定义!”

他最后指向窗外那辆安静停放的试验车骨架:“窗外的那辆车,就是我们对第三步的初步探索。它简陋,但它的底盘布局、电池包位置、轮毂电机的分布式驱动模式,就是未来平台的雏形!”

礼堂内再次陷入一种沉思的寂静。林轩的“三步走”战略,清晰、务实,又充满了宏大的愿景。它不再是天马行空的幻想,而是一张有路径、有节点、有风险控制的可执行蓝图。尤其是“联合实验室”和“专利池”的提法,以及核心技术的授权模式,展现出了远超年龄的商业头脑和战略眼光。

省机械厂的厂长王建国,此刻内心早己翻江倒海。他看到了巨大的机遇——一旦成功,省机械厂不仅能稳固农用市场的龙头地位,更能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动力技术的先驱!但风险同样巨大:巨额投入、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这个年轻得可怕的合作伙伴林轩……他到底藏着多少底牌?他的技术从何而来?

“林轩同志,”王建国终于开口,声音沉稳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你的方案很有启发性。关于联合实验室,省厂原则上非常支持这个构想。但具体细节,比如投入比例、研发方向的主导权、以及你提到的‘核心专利授权’,我们需要非常详尽的讨论。另外,关于第一步的农用三轮电气化升级,我们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尽快看到更详细的成本核算和量产可行性报告。”

“这是自然,王厂长。”林轩微微躬身,“林氏己经准备好了全套方案文件和初步的样车测试数据,会后就可以提交给各位领导和专家评审。关于联合实验室的具体框架,我们也草拟了一份意向书,希望能与省厂和研究所的专家们共同探讨完善。”

会议进入了实质性的技术细节和商务洽谈阶段。评委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从电池的安全性测试标准到电机在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从充电桩的配套建设到售后服务体系。林轩和他的助手(临时拉来的阿强紧张得手心冒汗)一一应对,数据详实,逻辑清晰,虽然有些超前的概念让老专家们皱眉,但林轩总能找到当下技术条件可以实现的折中方案或替代路径,显示出极强的灵活性和对技术落地的深刻理解。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当夕阳的余晖透过高大的窗户洒进礼堂时,王建国厂长终于宣布散会。他没有当场宣布结果,但所有人都明白,林氏机械的方案,以其颠覆性的技术、清晰的路径和务实的合作态度,己经在这位厂长的心里,乃至整个省机械工业体系的高层心中,投下了一颗分量极重的砝码。


    (http://www.shu0xs.com/book/ACHCJF-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