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肃州誓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章 肃州誓师

 

光绪二年的肃州城,夏日的阳光炽烈如焰,将城墙的青砖烤得发烫。城南的校场上,两万余名西征军将士阵列整齐,鸦雀无声。他们身着统一的灰布军装,头戴红缨帽,步枪斜挎在肩上,枪刺在阳光下闪烁着凛冽的寒光,宛如一片沉默的森林。

校场中央,高耸的旗杆上,一面巨大的龙旗迎风招展,“帅” 字旗在旁猎猎作响。左宗棠身着朝服,头戴顶戴花翎,面容肃穆地站在祭旗台正中。他虽己年过花甲,身形却依旧挺拔,铜框眼镜后的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台下的将士们,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灵魂。

祭旗仪式开始了。三声礼炮轰鸣,震得大地微微颤抖。左宗棠亲自点燃三炷香,插入香炉,对着龙旗三拜九叩。他的动作庄重而虔诚,每一个俯身、起身,都凝聚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收复失地的决心。

“将士们!” 左宗棠站起身,声音洪亮如钟,在寂静的校场上回荡,“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大清的领土,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基业。如今,阿古柏贼子窃据南疆,沙俄强占伊犁,百姓们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国土沦丧,国威受损!”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坚毅的脸庞,语气愈发激昂:“朝廷派我等西征,就是要我们荡平贼寇,收复失地,还新疆百姓一个太平盛世!我左宗棠在此立誓,不收复新疆,誓不还朝!”

“不收复新疆,誓不还朝!” 两万余名将士齐声呐喊,声震云霄,仿佛要将天空的云层都震散。他们的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那是对侵略者的仇恨,是对国家的热爱。

祭旗仪式结束后,西征军开始有序出发。队伍像一条长龙,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挺进。沿途的百姓们早己闻讯赶来,他们自发地在道路两旁摆上茶水、干粮,为将士们送行。许多百姓甚至焚香跪拜,祈求大军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左大人,您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拉住左宗棠的马缰,泪眼婆娑地说道,“我们等着您收复新疆,让我们过上安稳日子。”

左宗棠翻身下马,握住老者的手:“老人家请放心,我左宗棠定不辜负朝廷和百姓的期望。等我们收复了新疆,一定让大家安居乐业。”

送走了西征军主力,左宗棠回到肃州大营。大营内灯火通明,参谋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墙上挂满了新疆的地图和各种军事文书。左宗棠走到地图前,手指在上面轻轻滑动,仔细研究着每一个地名、每一条道路。

“传我的命令,设立总理行营营务处,由谭钟麟负责,统筹粮草、军械、运输等后勤事务。” 左宗棠沉声说道,“告诉谭钟麟,后勤是大军的生命线,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粮运要及时,军械要充足,侦察要准确,这三样是取胜的关键。”

“是!” 传令兵应声而去。

左宗棠又拿起一封六百里加急文书,那是刘锦棠从哈密发来的。文书中说,先锋部队在行进途中遭遇了严重的风沙和严寒,将士们有些吃不消。左宗棠眉头微皱,立刻提笔回信:“速将大营储备的棉衣、药材运往哈密,务必保证将士们不受冻饿,不被疾病侵袭。告诉刘锦棠,务必小心谨慎,稳步推进,切勿急躁。”

写完信,左宗棠将其交给传令兵,又叮嘱道:“用六百里加急送出去,让刘锦棠尽快收到。”

随后,左宗棠又分别给张曜和徐占彪写信,命令张曜部从哈密西进,徐占彪部从凉州赴巴里坤,与刘锦棠的老湘军形成犄角之势,切断阿古柏与沙俄的联系。

夜色渐深,肃州大营依旧忙碌。左宗棠坐在案前,借着烛光批阅着各种文书。他知道,收复新疆的战争才刚刚开始,前方还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他们。但他心中充满了信心,因为他有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有朝廷的支持,更有百姓们的期盼。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夜空中繁星点点,仿佛在预示着未来的光明。左宗棠深吸一口气,眼神更加坚定。他相信,只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收复新疆,实现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http://www.shu0xs.com/book/ACHACH-2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