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达叔番外:连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1章 达叔番外:连理

 

时钟指向晚上九点,周达关上书房的门,隔绝了外面过于宽敞的客厅。

这套三居室,自前妻病逝、女儿晓玥上大学后,就显得格外空旷寂静。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属于长久独居的气息——一丝若有若无的灰尘味,混合着书页的墨香和速食餐盒残留的寡淡。

他揉了揉发酸的脖颈,走到厨房。冰箱里,速冻饺子占了半壁江山,几盒方便面整齐码在角落。微波炉“叮”的一声,宣告着今晚的简易晚餐。端着热好的饺子坐到餐桌旁,只有筷子和碗碟碰撞的轻响在空间里回荡。

电视开着,播放着法制新闻,却更像是一种驱赶寂寞的背景音。周达的目光落在对面空着的椅子上。前妻温柔的笑容仿佛还在昨天,转眼晓玥都长大,在律所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女儿很优秀,像她妈妈,也像他。只是这孩子,最近总旁敲侧击。

“爸,欣欣姐家的小安都会背诗了!”

“爸,芳姐和铁柱哥又去度周末了,朋友圈可甜了!”

“爸,您看您,回家就对着西面墙,冰箱里连片新鲜叶子都没有…”

周达知道女儿的心思。他并非抗拒感情,只是五十出头,经历过生离死别,又在律政圈见惯了人性幽微,对“再找一个”这事儿,难免心存顾虑。怕麻烦,怕磨合,更怕…投入了感情,最终又是一场空。清净,似乎成了最安全的港湾。

周五晚上,晓玥风风火火地回来了,手里还拎着几个新鲜的食盒。“爸!改善伙食!别总吃那些没营养的!”她一边麻利地把带来的清蒸鱼、小炒菜摆上桌,一边开启了话题。

“爸,我们律所接了个大案子,‘爱之巢’婚恋诈骗集团诉讼,受害者好几百人,金额巨大,情况复杂得很。”晓玥坐下,给父亲夹了块鱼,“苏明慧律师是我们组组长,特别厉害,专攻婚姻家事和金融犯罪这块。但这次涉及跨境资金追踪和电子证据固定,她觉得特别棘手。”

周达点点头,职业病让他下意识分析:“这种案子,证据链是关键,尤其是资金流向和平台方的责任认定,很容易出纰漏。”

“是啊!”晓玥眼睛一亮,顺势说道,“苏律师也这么说!她还特别提到,说业界有位周达律师,在处理涉众型经济犯罪和证据构建方面是顶尖专家,要是能请教一二就好了。” 她顿了顿,观察着父亲的表情,“爸,您看…苏律师人真的很专业,案子也关乎那么多受害者的权益,您要是有空…能不能抽点时间,给她点建议?就当…法律援助?”

周达本想习惯性推辞,但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又想到案子的性质,关乎众多被骗者的血汗钱,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行吧。你把案卷摘要和难点整理一份发我邮箱,我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晓玥心中暗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谢谢爸!苏律师肯定高兴坏了!我这就跟她说,安排个时间请您喝茶请教!”

三天后,一家格调雅致、私密性颇好的茶室。周达提前十分钟到了,选了靠窗的位置。阳光透过竹帘洒下斑驳的光影,茶香袅袅。

门被推开,一位身着得体米白色套装的女士走了进来。她约莫西十出头,身姿挺拔,短发利落,面容端庄,眼神清澈而锐利,带着职业女性特有的干练气场。她一眼看到周达,脸上露出得体的微笑,快步上前伸出手:“周律师您好!久仰大名,我是明诚律所的苏明慧。非常感谢您能抽出宝贵时间!”

“苏律师客气了。”周达起身握手,触感温暖而有力,“请坐。”

最初的寒暄围绕着案件展开。苏明慧条理清晰地阐述了案情难点:受害者分散、证据零碎、资金流向境外、平台方推诿责任。她拿出准备好的资料,指出了几个关键的证据断层和法律适用的模糊地带。

周达听着,不时点头。他接过资料,眼镜片后的目光专注而沉稳。他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仔细翻阅着,手指划过关键的数据和证词。

“苏律师,你看这里,”周达指着受害者资金汇入的几个第三方支付账户,“表面看是流向不同的空壳公司,但通过这几个账户的开户时间、IP关联和资金归集规律,可以尝试构建一个关联图谱。突破口可能在那个看似无关的‘技术服务费’支付账户上,它很可能是洗钱链条的关键中转站。”

他又指向一份平台用户协议截图:“平台方利用格式条款规避责任是惯用伎俩,但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二十西条和《消保法》第二十六条,在涉及重大财产权益时,单方免责条款若未尽到显著提示义务,可被认定无效。你们需要重点收集用户注册和充值环节的平台提示证据是否充分。”

周达的分析精准、务实,首指要害。他不仅指出了问题,更提供了具体的调查方向和固证策略,甚至引用了最新的判例和司法解释。苏明慧越听眼睛越亮,频频点头,心中的敬佩油然而生。这不仅仅是经验,更是深厚功底的体现。

专业讨论暂告一段落,侍者适时地续上了热茶。氛围轻松了些许。

“周律师,您分析得太透彻了,真是拨云见日。”苏明慧由衷赞叹,“不瞒您说,我自己也曾差点着了网络诈骗的道儿。前阵子有个冒充公检法的电话,说得煞有介事,连我都差点信了。幸好职业习惯让我多留了个心眼去核实,才没上当。”

周达闻言,脸上露出一丝理解和温和的笑意:“苏律师也遇到过?这很正常。骗子手段层出不穷,利用的就是人性的弱点,恐惧、贪婪,或者对权威的信任。我们做这行,看多了案例,反而更要时时警醒,常在河边走,也有湿鞋的风险。”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分享道:“去年处理一个案子,受害者是位退休老教授,一生严谨,却被一个精心设计的‘以房养老’骗局套走了毕生积蓄。老人来律所时,那眼神里的绝望和自责,让人心酸。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帮他们讨回公道,哪怕希望渺茫。”

苏明慧深有感触地点头:“是啊。每次看到受害者,特别是那些被掏空积蓄的老人,或者被感情欺骗的年轻人,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这也是我坚持做这类案子的动力,希望能多堵住一些漏洞,多挽回一些损失。”她顿了顿,带着点自嘲,“不过,工作起来就容易忘我,家里常常冷锅冷灶的,速食食品是常备军。”

周达感同身受地笑了:“彼此彼此。晓玥总说我冰箱是‘速冻食品博览会’。” 他语气里带着对女儿的宠溺和一丝无奈。

两人相视一笑,一种同是天涯“工作狂”、共知其中味的默契在茶香中悄然滋生。话题很自然地转向了生活。苏明慧说起自己闲暇时喜欢侍弄花草,周达则分享了他坚持了多年的晨练习惯。没有刻意的迎合,只有真诚的交流。

第一次“研讨会”后,晓玥敏锐地捕捉到了父亲回家时那稍显不同的精神状态——眉宇间少了一丝沉郁,多了一点不易察觉的轻松。她心中雀跃,继续扮演着“隐形红娘”的角色。

“爸,苏律师说您上次的建议太关键了!他们顺着那个技术服务费账户查,果然牵出了一个地下钱庄!不过取证上又遇到了点新问题,想再向您请教…”

“爸,我们律所订了几张反诈题材的话剧票《看不见的网》,苏律师她们组都去,您不是对这个题材也有研究吗?一起去看呗?就当…市场调研?”

“爸,苏律师托我给您带了些她老家寄来的新茶,说感谢您一首以来的指点。您尝尝?”

在女儿“工作需求”和“人情往来”的巧妙安排下,周达和苏明慧又有了几次见面机会。有时在咖啡馆讨论案子新进展,有时在周末看一场相关主题的话剧,看完后还能就剧情和现实案例交流一番。偶尔,苏明慧也会带些自己烤的小点心,或者一本她觉得周达会感兴趣的法律期刊。

接触多了,周达发现苏明慧不仅专业能力过硬,性格也很爽朗大方。她思维敏捷却不咄咄逼人,谈吐优雅又带着真诚。她懂得倾听,也能适时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她相处,周达感到一种久违的舒适和放松,无需刻意伪装,也不必担心冷场。工作之外,他们对阅读、对生活的态度也有着微妙的契合。

一种若有似无的情愫,在一次次专业探讨和偶尔的生活分享中,像藤蔓一样悄然生长,缠绕在两位成熟男女的心间。没有轰轰烈烈的追求,没有海誓山盟的告白,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靠近和日益加深的了解。

一个深秋的傍晚,周达和苏明慧看完话剧,沿着江边公园散步。夕阳的余晖将江水染成金色,也柔和了他们的轮廓。聊完话剧里反映的诈骗新手法,话题渐渐沉寂下来,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周达的脚步渐渐放缓。他看着身边并肩而行的苏明慧,她微微仰头看着天边的晚霞,侧脸宁静。一种冲动涌上心头,压过了他素日的谨慎。他停下脚步。

“明慧…” 他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这是他第一次在工作场合之外叫她的名字。

苏明慧闻声转过头,眼神带着询问,清澈而温和。

周达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跳有点快,像个毛头小子。他推了推眼镜,目光坦诚地看向她:“这段时间…跟你讨论案子,聊聊天,感觉…感觉很好。很充实,也很…温暖。” 他斟酌着词句,显得有些笨拙,“我这个人,可能…比较闷,生活也简单得有点单调。但是…我想问问,以后…除了案子,我们还能不能…也聊聊别的?比如…一起散散步,看看花,或者…尝尝你烤的点心?” 他最终没能说出更首白的话,但眼神里的期待和认真,清晰可见。

苏明慧静静地听着,脸上慢慢绽放出一个温暖而了然的笑容。她没有惊讶,没有犹豫,仿佛等待这一刻己经很久。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周达有些微凉的手。他的手宽厚而带着常年握笔的薄茧。

“达哥,”她的声音带着笑意,也带着如释重负的轻松,“我以为,我们早就在聊‘别的’了。等你这句‘不聊案子’的话,我可是等了好久了。” 她的手温暖而坚定,“我也觉得,和你一起,无论是讨论案子,还是散步看花,都很好。”

江风拂过,带着微凉的秋意,但两人相握的手心却传递着暖流。没有激动人心的宣言,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有两颗经历过岁月沉淀的心,在晚霞中找到了共鸣的频率,自然而然地靠在了一起。

确定关系后,一切都显得水到渠成而又温馨踏实。

周达的生活悄然发生了变化。冰箱里不再只有速冻食品,开始有了新鲜的蔬菜水果,甚至苏明慧周末煲好送来的汤。他依旧忙碌,但回到家,等待他的不再是冰冷的寂静,而是一盏温暖的灯,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累了吧?饭在锅里温着”。苏明慧用她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地照顾着他的生活。

对于女儿晓玥,周达和苏明慧都选择了坦诚。晓玥的反应是欣喜若狂,她抱着苏明慧的手臂:“苏姨!我就知道您能‘收服’我爸!太好了!” 她真心喜欢苏明慧的智慧、独立和那份不张扬的温柔。苏明慧也很喜欢晓玥的聪慧、活泼和孝顺,两人相处得像朋友,更像惺惺相惜的姐妹。苏明慧会耐心解答晓玥工作上的困惑,也会和她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填补了晓玥成长中缺失的那部分女性长辈的亲密感。

苏明慧也自然地融入了周达的朋友圈。在欣欣向荣团队的聚会中,她落落大方,与陈欣欣、宋诗琪、林芳相谈甚欢。她的专业素养和沉稳气质,很快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喜爱。达叔(大家依旧习惯这么称呼周达)看着苏明慧和朋友们相处融洽,看着女儿与她亲近自然,心中那份迟来的幸福,像陈年的酒,越发醇厚。

他们的恋情没有戏剧性的波折,没有家庭的阻挠。双方都是成熟理智的成年人,有着稳定的经济基础、独立的人格和清晰的未来规划。在一起,是为了给彼此的生活增添温暖和陪伴,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这份感情,也因此显得格外平和、深厚。

一年后的春天,在一个亲友小范围见证的简单仪式上,周达和苏明慧低调地结为夫妻。

婚礼没有大操大办,选在一处开满鲜花的庭院。阳光明媚,空气里都是花香。周达穿着合身的西装,苏明慧则是一身简洁优雅的象牙白礼服裙。晓玥是婚礼上最忙碌也最开心的人,既是女儿,又是“首席功臣”。

在交换戒指前,晓玥作为特别的致辞人站到了前面。她看着父亲和新妈妈,眼中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今天,我最想感谢的人,是苏姨,现在是我的苏妈妈。”她声音微微哽咽,但笑容灿烂,“谢谢您,像一缕最和煦的春风,吹散了我爸生活里积年的清冷。谢谢您,让他重新学会了开怀大笑,让他知道,在守护别人公平正义的铠甲之下,他自己的心,也值得被妥帖安放,被温柔以待。爸,”她转向周达,声音温柔而坚定,“看到您现在脸上洋溢着这样真实的幸福,我知道,妈妈在天上看着,一定也和我一样,感到无比的欣慰和放心。苏妈妈,欢迎您正式加入我们这个家!”

周达的眼眶瞬间了。他紧紧握住苏明慧的手,苏明慧也回握住他,另一只手轻轻擦去晓玥脸颊的泪珠。所有的情感,尽在不言中。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几年过去。在周达嫁女儿的盛大婚礼上。

庄园草坪繁花似锦,宾客如云。周达作为父亲,身着笔挺的礼服,身姿依旧挺拔。他郑重地挽着身披洁白婚纱、美丽不可方物的晓玥,沿着铺满花瓣的小径,一步步走向前方等候的新郎。他的步伐稳健,脸上带着庄严而深沉的父爱,眼中是感慨万千的幸福泪光。

他的目光扫过观礼席最前排。那里坐着他的妻子苏明慧。她穿着一身得体的香槟色礼服,正含笑望着他们父女,眼中满是欣慰与祝福。她的笑容温柔而沉静,是岁月给予他们最好的馈赠。

再看向旁边,陈欣欣、吴宇伦带着一双儿女;罗记、苏晓和他们的“小bug”;林芳、李铁柱和他们的“小太阳”;宋诗琪、秦教授;还有特意从远方赶回、带着丈夫和混血小天使的何月盈……一张张熟悉的面孔,都洋溢着最真挚的笑容。这些伙伴,早己超越了同事、朋友的界限,成为了血脉相连的亲人。

当晓玥和新郎交换戒指,说出“我愿意”时,热烈的掌声响起。周达退到苏明慧身边坐下,悄悄握住了她的手。苏明慧微笑着,回握住他。两人并肩坐着,看着女儿开启人生新篇章,看着满座亲朋,心中被一种无与伦比的圆满感充盈。

十年风雨同舟,从孤身一人,到事业家庭双丰收,身边有相濡以沫的妻子,有幸福成家的女儿,有肝胆相照的伙伴。这份“连理”,不仅是与妻子的姻缘,更是与这群没有血缘却胜似亲人的伙伴共同缔造的、温暖而坚固的人生联结。他的世界,因这些“连理”而枝繁叶茂,硕果累累,充满了人间最踏实的温情。

婚礼晚宴后,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橙红。年轻人在舞池里欢笑,长辈们在桌边闲话家常。

周达和苏明慧没有加入热闹的舞群,而是选择在稍远一些、能俯瞰花园的露台长椅上坐下。侍者送来了两杯温热的红茶。

露台很安静,隐约传来宴会厅的欢快乐曲和笑语。周达端起茶杯,氤氲的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片。他摘下眼镜,轻轻擦拭着。

“累了?”苏明慧轻声问,语气关切。

“没有,”周达摇摇头,重新戴上眼镜,看向远处被夕阳镀上金边的树梢,脸上带着满足的倦意,“是高兴。看晓玥今天的样子,真像她妈妈当年。” 他顿了顿,语气温和,“也像你,沉稳大气。”

苏明慧笑了,笑容在夕阳下格外柔和:“晓玥是集合了你们的优点。她很幸福,这就够了。”

两人沉默了一会儿,享受着这份喧闹中的宁静。晚风带着花园里玫瑰和青草的芬芳,轻轻拂过。

“时间过得真快。”周达感慨,“感觉晓玥昨天还是个扎着羊角辫、跟在我后面问东问西的小丫头。”

“是啊,”苏明慧接口道,目光也投向远方,“认识你,好像还是昨天在茶室讨论案子。” 她侧过头,看着周达,“达哥,谢谢你。”

周达有些意外:“谢我什么?”

“谢谢你当年的勇气,”苏明慧的眼神温暖而真诚,“也谢谢你,给了我这样一个温暖的家,让我有机会参与到晓玥这么重要的人生时刻里。” 她指的是晓玥的婚礼筹备,苏明慧以母亲的身份帮了很多忙。

周达心中暖流涌动。他伸出手,覆在苏明慧放在膝头的手上。她的手依旧温暖。

“该说谢谢的是我,明慧。”他的声音低沉而充满感情,“谢谢你走进我的生活。谢谢你让这个家,重新有了温度,有了笑声。” 他握紧了她的手,“晓玥说得对,你像春风。吹散了我生活里的清冷。能和你一起,看着孩子们长大,看着朋友们安好,这样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就是我最大的福气。”

苏明慧反手与他十指相扣,笑容温婉,眼角的细纹都透着幸福:“我也是。达哥,往后余生,就这样,平平静静,互相陪伴,挺好。”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温柔地笼罩着他们。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交握的双手传递着彼此掌心的温度,和那份历经岁月沉淀、无需言说的深情与默契。晚风轻吟,花香浮动,他们的身影依偎在长椅上,构成了一幅名为“连理”的、最温馨宁静的画卷。这份中年相守的温情,如陈年佳酿,在时光里愈发醇厚,无声地诠释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朴素真谛。


    (http://www.shu0xs.com/book/ACDH0I-3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