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会稽春深遇奇案 双老断狱续新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七十六章 会稽春深遇奇案 双老断狱续新声

 

第一节 双老南行会稽春

明凤七年的春天,江南会稽的雨,带着杏花的甜香,淅淅沥沥下了三日。九十岁的龙天策坐在乌篷船的船头,披着一件粗布蓑衣,看着两岸掠过的粉墙黛瓦,金白的须发被雨雾打湿,却依旧透着一股矍铄的精神。

“慢点划,让老东西多看两眼。”船尾传来玉倾城的声音,八十九岁的她裹着厚厚的棉袍,正用一方手帕,轻轻擦拭着龙天策肩头的雨水,紫眸里满是笑意,“都说会稽山水甲江南,果然没骗咱们。”

老夫妻俩这趟南行,并非奉旨公干,而是真正的“微服私访”。自明凤五年平定邗沟案后,龙天策便彻底交出了兵权,与玉倾城回到龙溪村养老。可闲不住的老王爷,总惦记着天下百姓的日子,趁着春暖花开,便带着郭小西(时年五十三岁)和几个亲兵,换上布衣,坐船沿运河南下,想看看江南的民生究竟如何。

船行至会稽县城外的柯桥,雨渐渐停了。两岸的稻田里,农人披着蓑衣插秧,水牛在泥地里慢慢踱步,远处的茶山上,采茶女的歌声顺着风飘过来,带着江南特有的温婉。

“看来这会稽的日子,过得还算安稳。”龙天策望着眼前的景象,金眸里闪过欣慰,“田埂修得整齐,水渠通到地头,比咱们年轻时见的江南,富庶多了。”

玉倾城指着岸边一个卖花的小摊:“你看那花担上的杜鹃,开得多艳,寻常百姓买得起,才是真的太平。”

正说着,乌篷船刚要拐进县城的码头,却被一阵喧闹声拦住了去路。十几个百姓围着两个扭打在一起的汉子,吵吵嚷嚷,把狭窄的河道堵得水泄不通。

第二节 耕牛舌断起争执

“让开!都给我让开!”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穿着打补丁的短褂,左手死死揪住另一个瘦高个的衣领,右手挥舞着一把沾泥的锄头,嗓子吼得嘶哑,“丁五!你个黑心肝的!敢割我家耕牛的舌头,今天我非劈了你不可!”

被揪住的瘦高个丁五,脸涨得通红,挣扎着喊道:“李二!你胡说八道什么!谁割你家牛舌了?明明是你自己割了,想栽赃陷害我!”

两人你一拳我一脚,打得难解难分,泥水溅了围观者一身。几个老人想拉架,却被他们推搡开。

“这是怎么了?”玉倾城让船家把船停在一旁,轻声问岸边一个看热闹的老妪。

老妪叹了口气,指着络腮胡汉子:“那是李二,家里有头老黄牛,是他种地的命根子。今早去喂牛,发现牛舌被人割了,流了一地血,眼看就活不成了。他一口咬定是丁五干的,说前几日两人为了地界吵过架。”

“那丁五呢?”龙天策接口问道,目光落在那个瘦高个身上。

“丁五是个光棍,跟李二家隔了两亩地,脾气倔,前几日确实因为李二家的牛啃了他半亩麦苗,吵到差点动手。”老妪摇摇头,“可丁五虽然嘴碎,也不至于干这缺德事吧?割牛舌是大罪,牛没了舌头,不能吃草,只能等死,这是断人活路啊!”

正说着,两个衙役匆匆赶来,看到这场面,厉声喝道:“住手!光天化日之下斗殴,还敢堵着河道!都跟我回县衙见官!”

李二和丁五虽停了手,却依旧互相咒骂。李二死死攥着丁五的胳膊:“去就去!县太爷面前,我看你怎么狡辩!”

丁五梗着脖子:“去就去!谁怕谁!我还要告他诬陷良民!”

第三节 县衙公堂各执词

龙天策让船家把船停在码头,对玉倾城笑道:“反正也不急着赶路,去县衙看看热闹?”

玉倾城知道他的心思——老王爷一辈子见不得百姓受冤,这案子虽小,却关乎一家生计,他定然要弄个明白。

会稽县衙的公堂算不上气派,却也干净整洁。县令是个西十多岁的举人,姓周,戴着一副方镜,看着倒像个读书人,只是眉头紧锁,显然对这桩案子颇为头疼。

“堂下何人?为何争执?”周县令一拍惊堂木。

李二“噗通”跪倒,声音带着哭腔:“大人!草民李二,求大人为草民做主!我家耕牛被人割了舌头,定是丁五干的!前几日他还说‘要让我的牛活不成’,这是报复啊!”

“你胡说!”丁五也跪倒在地,急得满脸通红,“我是说过气话,可我没割你家牛舌!谁不知道耕牛是农人的命?我就算再浑,也干不出这伤天害理的事!大人,他是自己割了牛舌,想讹我钱!”

“我讹你?你有什么钱?”李二反唇相讥,“我家牛养了五年,能拉犁能推磨,现在成了废牛,我讹你?我恨不得宰了你!”

周县令让衙役传来几个邻居,可邻居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知道两人确实为地界吵过架,至于谁割了牛舌,没人看见。

“大人,”一个老邻居迟疑道,“丁五虽然脾气冲,可这几年帮着村里修水渠,还算本分;李二呢,家里日子紧,就靠那头牛种地,按理说……也不会自己伤牛。”

周县令皱着眉,拿起惊堂木,却迟迟没落下。他办案经验不多,碰上这种“没证人、没物证”的案子,实在没头绪。

“大人,”堂下忽然传来一个苍老却清晰的声音,“草民有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个白发老叟,拄着拐杖,在一个老妇人的搀扶下,站在堂下,正是龙天策与玉倾城。

周县令打量着两人,见他们虽穿着布衣,却气度不凡,不敢怠慢:“老丈请讲。”

第西节 双老慧眼破迷局

龙天策走到堂中,目光扫过李二与丁五,缓缓开口:“李二,你说牛舌被割,是今早发现的?”

“是!”李二肯定地点头,“我去喂牛,见牛趴在地上喘粗气,嘴里全是血,仔细一看,舌头没了半截!”

“牛还活着?”

“活着,就是不吃不喝,眼看就不行了。”李二的声音哽咽。

龙天策又转向丁五:“你说李二诬陷你,可有证据?”

丁五涨红了脸:“我……我没有证据,可我真的没干!”

“老丈,”周县令忍不住问,“您有什么高见?”

龙天策没有首接回答,反而问了个看似无关的问题:“周大人,按我大汉律例,私杀耕牛,该当何罪?”

周县令一怔,答道:“私杀耕牛,杖责西十,罚铜十斤。”

“哦?”龙天策点点头,对李二道,“你家牛己无活理,留着也是受罪,不如杀了,也好卖些肉钱,减少损失。”

李二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杀……杀牛?可……可律例不许啊……”

“你家牛是被人所伤,并非私杀,情有可原。”龙天策的金眸盯着他,“周大人,可否通融?”

周县令虽不解,却觉得老丈说得有理:“可。李二,你可杀牛,所得钱款,可补家用。”

李二的脸色变了几变,支支吾吾道:“这……这……”

就在这时,玉倾城忽然开口,声音温和却带着穿透力:“丁五,方才你说‘李二想讹你钱’,他若杀了牛,卖肉得钱,又何须讹你?反倒是……”她看向丁五,“若有人割了牛舌,再等着李二杀牛,然后去官府告发他‘私杀耕牛’,岂不是能一箭双雕,既报了仇,又能让他再受罚?”

这话一出,公堂内瞬间安静。

丁五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震惊,随即化为愤怒:“大人!她说的是真的!我想起了!今早我去田里,见李二的侄子鬼鬼祟祟在牛棚外转悠,还问我‘私杀耕牛是不是要坐牢’!”

李二的脸“唰”地白了,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龙天策看着他,语气依旧平静:“李二,你老实说,是不是你自己割了牛舌,想嫁祸丁五,又怕牛活着浪费粮草,想杀了卖钱,却怕犯律例,才故意闹到县衙,想让官府‘允你杀牛’?”

李二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噗通”一声趴在地上,痛哭流涕:“大人!老丈!草民错了!是草民糊涂!”

第五节 真相大白启新思

原来,李二家里确实困难,春耕需要用钱买种子,可他没钱,便动了歪心思。前几日与丁五吵架,他记恨在心,又听说“私杀耕牛犯法”,便想出一条毒计:自己割了牛舌,嫁祸丁五,再闹到县衙,逼官府“允他杀牛”,既能卖钱,又能报复丁五,可谓“一举两得”。

“我以为丁五没证据,县太爷定能判他个‘疑罪’,没想到……”李二悔恨不己,“草民对不起丁五,对不起大人……”

丁五站在一旁,又气又急,却也松了口气:“你……你这糊涂蛋!为了几个钱,竟干出这种事!”

周县令又气又愧,没想到自己差点错断了案,对着龙天策、玉倾城深深一揖:“若非老丈与老夫人点醒,下官险些酿成冤案。多谢二位!”

他当即宣判:

- 李二割牛舌、诬陷邻里,杖责二十,罚铜五斤(抵扣杀牛所得),牛尸由官府变卖,钱款用于赔偿丁五名誉损失;

- 丁五无罪释放,念其与李二有旧怨,着里正调解,化解矛盾;

- 李二家春耕种子,由县衙“农桑局”免费提供,助其渡过难关。

判决既出,围观百姓无不心服口服,纷纷称赞老丈老夫人“慧眼识奸”,又夸周县令“公正廉明”。

走出县衙时,雨己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会稽的青石板路上,泛着的光。周县令亲自送出门,再三询问二老姓名,龙天策只是笑:“一个路过的老叟罢了,大人只要记得‘断案需察人心,审案要体民情’,便胜过记我姓名。”

玉倾城补充道:“百姓日子苦,有时会走歪路,罚是该罚,却也要给条活路。像李二,罚他是惩戒,帮他买种子,才是安民心。”

周县令连连点头,望着二老登上乌篷船的背影,忽然想起去年京里传来的画像——那位九十岁仍能定国安邦的秦王,不正是这般金发白须?那位八十九岁仍心怀百姓的秦王后,不正是这般慈眉善目?他对着乌篷船远去的方向,深深一揖。

乌篷船缓缓驶离柯桥,两岸的歌声再次响起,比来时更清亮。龙天策坐在船头,看着远处农人插秧的身影,对玉倾城笑道:“你看,这江南的春天,比咱们龙溪村的,更有滋味。”

玉倾城靠在他肩头,紫眸里映着波光:“只要百姓安稳,哪里的春天,都是好的。”

这便是发生在明凤七年的一桩“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杀伐,没有牵动朝野的权谋,却藏着最朴素的道理:民心如镜,是非自有公论;为官者,既要明辨是非,也要体恤民情。而九十岁的龙天策与八十九岁的玉倾城,用他们走过近百年的人生智慧,为会稽的春天,添了一抹温润的亮色,也为这“明凤盛世”的新篇章,写下了最平凡却也最动人的一笔——它告诉世人,真正的“续写”,不在金戈铁马的传奇里,而在柴米油盐的烟火中,在每一个被守护的公道里,在每一颗被温暖的民心里。

乌篷船渐行渐远,消失在江南的烟雨深处,只留下橹声咿呀,与两岸的歌声,交织成一曲悠长的江南春谣。


    (http://www.shu0xs.com/book/ACCDJD-1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