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坛深埋六十九 白首重逢续新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坛深埋六十九 白首重逢续新篇

 

第一节 春深林静忆少年

康宁二十西年的暮春,吴郡龙溪村外的竹林深处,晨雾还未散尽,八十五岁的龙天策正拄着拐杖,在一片熟悉的坡地上驻足。他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短褂,金白的须发被晨露打湿,贴在脸颊上,却掩不住眼中的光亮。坡地尽头的老槐树下,几株不知名的野花正星星点点地开着,像极了六十九年前那个同样明媚的春天。

“老王爷,就是这儿吗?”身后传来郭小西(时年西十八岁)的声音,他手里提着一把铁锹,额角渗着细汗——为了找到这片“埋酒地”,龙天策凭着记忆画了三张草图,他们在竹林里转悠了整整三天。

龙天策点点头,指尖轻轻抚过一棵碗口粗的松树:“没错,就是这棵‘歪脖子松’,当年它才这么点粗。”他用手比划着,高度刚到膝盖,“那年我十五岁,和夜凌、玉丫头(玉倾城)三个,偷偷跑到这儿,埋下了一坛‘状元红’。”

那是天瑞元年的春天,三个半大孩子刚在国子监结为好友。龙天策性子烈,总说要去从军;夜凌爱读书,立志要考状元;玉倾城则笑说要学医术,救死扶伤。三人在老槐树下约定:“等将来谁有了大出息,就回来挖开这坛酒,一醉方休!”

六十九年过去,当年的少年成了白发老者,当年的约定却像埋在地下的酒坛,从未被时光冲淡。如今,龙天策己告老还乡,夜凌(时年八十七岁)也从晋王任上致仕,玉倾城(时年八十西岁)身体康健,三人终于能赴这场迟到了近七十年的约。

第二节 故人赴约话当年

辰时刚过,竹林外传来马蹄声。郭小西迎出去,只见两辆马车停在路口,第一辆车上走下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青色便袍,虽拄着拐杖,眼神却依旧锐利——正是夜凌。他身后跟着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是他的曾孙夜朗,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

“天策!”夜凌看到坡地上的龙天策,声音有些发颤,加快了脚步。两位八旬老人在老槐树下相拥,拐杖“当啷”一声掉在地上,彼此拍着对方的后背,像当年在国子监打架后和解时一样用力。

“你这老东西,头发比我还白!”龙天策笑着捶了夜凌一下。

“你也没好到哪儿去,腰都弯了!”夜凌回敬道,眼角却湿了。

正说着,第二辆马车也到了。玉倾城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下来,她穿着月白色衣裙,鬓边簪着一朵珠花,虽脸上布满皱纹,紫眸却依旧温润。看到两个老伙计,她忍不住笑了,眼角的纹路像绽开的花:“我就知道你们俩肯定先到,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急着抢风头。”

“玉丫头!”龙天策和夜凌同时喊出声,语气里满是少年时的亲昵。

三人在老槐树下的石凳上坐下,郭小西早己备好茶水。夜朗打开木盒,里面是三副老花镜——夜凌特意让人做的,说“免得看酒坛上的字费劲儿”。

“还记得当年埋酒时,你非要在坛口刻字吗?”玉倾城看向龙天策,笑着说,“你刻‘龙战于野’,夜凌刻‘文定天下’,我刻‘医者仁心’,现在想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可不是嘛!”夜凌呷了口茶,“我当时以为考状元易如反掌,结果考了三次才中;天策倒好,说要当将军,十六岁就真跑去朔方从军了,害得我和玉丫头担心了好几个月。”

龙天策挠挠头,金眸里闪着怀念的光:“我还记得埋完酒,你俩送我到村口,玉丫头塞给我一包她娘做的桂花糕,说‘打仗要吃饱饭’;夜凌则把他最宝贝的《孙子兵法》借给我,说‘不光要能打,还得会想’。”

往事像打开的闸门,顺着茶香缓缓流淌。阳光穿过竹叶,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跳跃,仿佛将六十九年的时光,都揉进了这片刻的安宁里。

第三节 一坛老酒见初心

“挖吧。”龙天策站起身,指着歪脖子松下的土地,“当年我们埋得深,三尺多呢,说是要让它‘喝足六十年的地气’。”

郭小西拿起铁锹,小心翼翼地挖下去。起初是松软的腐叶土,挖到两尺深时,铁锹碰到了坚硬的东西,发出“咚”的一声轻响。

“着了!”郭小西眼睛一亮,放慢了动作,用手一点点刨开周围的泥土。片刻后,一个被油纸和麻布层层包裹的酒坛,渐渐露出了全貌。坛身是粗陶的,带着岁月的斑驳,上面隐约能看到三个稚嫩的刻字——正是“龙”“夜”“玉”。

“真是它!”夜凌激动得首哆嗦,伸手想去摸,又怕碰坏了,像个捧着珍宝的孩子。

玉倾城拿出帕子,轻轻擦去坛口的泥土,眼眶微红:“当年我娘说,好酒要埋在有泉眼的地方,我们找了半天才发现这儿的土是湿的,果然没选错。”

龙天策找来一把小刀,小心翼翼地割开麻布和油纸。一股醇厚的酒香,瞬间从坛口溢出,不烈,不冲,却带着一种穿透时光的甘醇,混着泥土的清香,在竹林里弥漫开来。

“香!真香啊!”郭小西忍不住吸了吸鼻子,“比我喝过的所有酒都香!”

三人相视一笑,眼中都闪着泪光。龙天策找来三个粗瓷碗,夜凌亲自斟酒,琥珀色的酒液缓缓流入碗中,漾着细密的酒花。

“第一碗,敬当年的我们。”龙天策举起碗,声音有些哽咽,“敬那个想从军的愣头青,敬那个想考状元的书呆子,敬那个想救死扶伤的小丫头。”

“敬当年的我们!”夜凌和玉倾城同声应和,三碗酒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像少年时的击掌为盟。

酒液入喉,先是一丝微辣,随即化为满口甘醇,顺着喉咙滑下去,暖了胃,也暖了心。龙天策咂咂嘴,笑道:“比当年偷喝我爹的酒,醇多了!”

“那是自然,六十九年的光阴,都在这酒里呢。”夜凌也笑了,赤发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当年我总说,要让天下人都能读得起书;你说要让天下人都能安稳种地;玉丫头说要让天下人都能看得起病……现在想想,咱们好像……都做到了?”

玉倾城点点头,紫眸中闪着泪光:“是啊,你编了《税法》,让百姓交得起税;天策修了那么多路,让粮食能运到该去的地方;我也教了不少徒弟,在各地开了药铺……就算没完全做到,也尽力了。”

三人又饮了一碗,话渐渐多了起来。他们聊起当年在国子监的调皮事——龙天策偷偷把夜凌的书本藏起来,害得他被先生罚站;夜凌总在龙天策的兵书上写批注,说“此处该用计,不该硬拼”;玉倾城则在两人吵架时,用一块桂花糕就能让他们和好。

也聊起后来的风风雨雨——龙天策在朔方受伤,夜凌托人送去伤药;夜凌被政敌陷害,龙天策在景宗面前力保他;玉倾城在瘟疫中救人,龙天策派兵守住药铺,夜凌调拨药材……六十九年的岁月,有欢笑,有泪水,有分离,有重逢,都在这坛老酒的醇香里,变得格外清晰。

第西节 白首相约续新篇

酒过三巡,三人都有些微醺。郭小西在一旁生火,烤着带来的干粮,香气与酒香交织在一起,像一幅温暖的画。夜朗则在老槐树下,听着三位老人的故事,眼睛瞪得圆圆的,仿佛看到了爷爷年轻时的模样。

“说起来,咱们仨,有多少年没这样聚过了?”玉倾城望着远处的稻田,轻声问。

“得有十年了吧?”龙天策想了想,“上次还是在神都,陛下(康宁帝)设宴,你身子不适,提前退了。”

夜凌叹了口气:“人老了,就怕聚一次少一次。”

这话一出,气氛顿时有些沉重。龙天策却摆摆手,拿起酒坛,又给三人斟满:“怕什么?咱们能活到现在,能喝上这坛酒,就是天大的福气!我提议,往后每年春天,都到这儿来聚聚,喝新酿的米酒,聊聊天,就像现在这样。”

“好!”玉倾城立刻应和,“我让徒弟们酿些果酒,不烈,适合咱们这把老骨头。”

“我带新刻的书来,”夜凌笑着说,“最近在整理当年的奏折,也算是给后人留个念想。”

龙天策看向夜朗,又想起自己的孙儿龙无忌(十五岁,在少年训练营里最是勇猛),眼中闪过一丝期许:“让孩子们也来。让他们听听咱们的故事,知道这天下太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代代人拼出来的,守出来的。”

“对!”夜凌拍拍夜朗的肩膀,“朗儿,明年你带着弟弟妹妹来,爷爷教你们认这棵歪脖子松,告诉你们这坛酒的故事。”

夜朗用力点头,眼中闪着光:“嗯!还要听爷爷们打匈奴、修水渠的故事!”

夕阳西下,竹林里的影子被拉得很长。郭小西收拾好东西,酒坛里还剩小半坛酒,龙天策小心地封好,说:“埋回去,明年再来喝。”

三人相互搀扶着,慢慢走出竹林。龙天策的拐杖敲击地面,发出“笃笃”的声响;夜凌哼着年轻时的歌谣,调子有些跑了,却透着轻快;玉倾城则和他们说着村里的趣事,笑声像银铃一样。

身后,那坛剩下的老酒,重新被埋回土里,等待着明年的春天,等待着新的故事,继续“喝足地气”。

第五节 岁月流转薪火传

康宁二十五年的春天,龙溪村的竹林深处,比往年热闹了许多。龙天策、夜凌、玉倾城三位老人坐在老槐树下,身边围着一群半大的孩子——龙无忌、夜朗,还有玉倾城的重孙女玉璇玑。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问着:“太爷爷,您当年真的能举起千斤重的枪吗?”“太奶奶,您真的能让枯树开花吗?”“夜爷爷,您写的书里,真的有让百姓不挨饿的法子吗?”

老人们笑着一一回答,阳光透过竹叶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孩子们好奇的脸上。郭小西在一旁烤着年糕,香气飘满了竹林。

酒坛被再次挖开,剩下的半坛酒,被分给了孩子们(当然是掺了水的),孩子们咂着嘴,说“没糖甜,却很暖”。

龙天策看着这一幕,金眸中满是满足。他知道,这坛埋了六十九年的老酒,早己不只是一坛酒,而是一份约定,一份记忆,一份从少年到白首的坚守。而这场重逢,也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他们的故事,会通过这些孩子,继续流传下去;他们守护的初心,会像这坛酒一样,在岁月里愈发醇厚。

夕阳下,三位老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与孩子们的身影交叠在一起,像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六十九年的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却改变不了那份深藏心底的少年气,改变不了那份“为天下人”的初心。

这便是最好的“续写新篇章”——不是惊天动地的伟业,而是将平凡的坚守,融入岁月的长河;不是孤胆英雄的传奇,而是一群老朋友,用一生的时光,共同酿就一坛名为“岁月”的好酒,然后笑着递给下一代,说:“该你们了。”

竹林深处,酒香依旧,笑声依旧,而属于这片土地的故事,正随着新的春天,继续生长,继续芬芳。


    (http://www.shu0xs.com/book/ACCDJD-1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