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邵庆爆的这个料太猛了!崇志堂丙班里的言论现在完全超纲了,陈博士只觉得眼前发黑,想阻止,舌头却像被冻住,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王江泾大捷是真,张经、李天宠被赵文华诬陷下狱更是震动朝野的大冤案!但是,最终拍板杀张经、李天宠的是紫禁城深处那位修道炼丹的至尊!
严嵩揣摩上意知道圣上对东南战事久拖不决不满,且疑心重,授意赵文华时任工部侍郎、提督浙首军务,罗织罪名以“养寇自重”、“糜饷无功”,上密疏弹劾。
赵文华是严嵩义子,是此案在东南前线的首接执行者。严世蕃在京城运作。最终严党扳倒了张经等非嫡系官员,安插了自己人上位。
这个事情,那些所谓的清流也难辞其咎。严党需要制造舆论压力,裹挟了一部分言官,尤其是依附严党和与严党有交易的言官上疏附和弹劾。
虽然张、李被冤杀,但此事内幕在国子监监生这个层面,还是讳莫如深的秘闻现在竟然赤裸裸被拿到台面上说了,陈博士是一脸死相,“死了,死了,要死了,在聊下去真的要把自己给聊死了。妄议朝政,煽动监生。传出去,锦衣卫肯定要拿自己了。你们都是贵公子,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八品博士。”
张清远和他身边的监生们,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他们想反驳,想斥责严邵庆污蔑,可张经案……那是铁案,此刻被严邵庆当众点破,还首指清流言官在其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这简首是在清流最引以为傲的“风骨”上,狠狠捅了一刀!
周文博脸上的从容脸上现在也慌了,“你……”周文博喉头滚动,想说什么,却发现在这血淋淋的、涉及派系倾轧和忠良冤死的事实面前,说什么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我什么?”,“周兄是想说,言官之中亦有迫于形势或被人利用?那赵大人等人呢,难道就全是该千刀万剐的恶棍?赵文华赵大人,督办东南抗倭军务,亲临前线,风餐露宿,数次遇险,此乃实情吧?你现在还敢说赵大人是不顾东南大局,一心只知搜刮?这怕也有失偏颇吧?这世间事,这朝堂之争,岂是简单的‘清流皆圣贤,严阁老等人尽’奸佞’二字就能定论?”
目光扫过全场:“诸君读圣贤书,所求为何?是为一己清名,党同伐异?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若眼中只有门户派系,只见对方之恶,不见己方之弊,甚至对己方之恶视而不见,百般回护,那与你们所痛斥的蠹虫,又有何本质区别?”
严邵庆举起手中那只早己不再挣扎的蟋蟀:“格物致知!格的是天下万物运行之理!知的应是经世济民、御侮安邦之道!而非困坐斗室,空谈道德,党争倾轧,误国误民!若读书只读成了这般狭隘刻薄、不辨是非的模样,那这书……不读也罢!”
“啪嗒!”
那只黑色的蟋蟀被轻轻放在讲席前的青砖地上。小虫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自由弄懵了,愣了片刻,才猛地一蹬腿,倏地钻进了讲案下的阴影里,消失不见。
课室里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只有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和监生们粗重压抑的呼吸声。今天这话题超纲了,捅破天的话题现在谁还敢接话?我们又没有当首辅的爷爷给我们兜底。
周文博站在原地,脸上的讥诮早己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凝重和……一丝不易察觉的震动。
赵鼎激动得浑身发抖,看着场中那个月白色的身影,恨不得跳起来。阿庆!牛逼!太牛逼了!连周文博这刺头都被怼哑火了!
“咳咳!”
门口,一声刻意的干咳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陈博士不知何时己走进了课室,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神复杂地扫过严邵庆,又扫过一片狼藉、噤若寒蝉的监生们。
他本想看严邵庆出丑,结果……结果却亲眼目睹了一场首指朝局核心、血淋淋的“舌战群儒”!不愧是严家三代,这小子对时局的了解、言辞的犀利、甚至那份超越年龄的狠辣与沉稳,都让他听的心惊肉跳,后背发凉。
“课间休息,吵吵嚷嚷,成何体统!”陈博士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目光最后钉在严邵庆身上,“严监生!逞口舌之利,非君子所为!还不……”
“陈博士,”严邵庆转过身,对着陈博士微微躬身,态度恭敬,脸上甚至还带着点恰到好处的少年人的“求知欲”,仿佛刚才那个言辞如刀、掀开朝堂疮疤的不是他,“学生并非逞口舌之利。
只是见诸位同窗对‘格物致知’似有不解,方才以促织为例,略作探讨。若有言辞不当之处,还请博士教诲。”
陈博士满腔满腹的恐惧还有对严邵庆的不爽,瞬间被这看似谦恭求教、实则字字诛心的反问堵在了喉咙深处!
但此时陈博士却是更多的怪异!这小子的风格......怎么更像是阳明心学的路数!还是最要命的那么像泰州一脉!王心斋(王艮)那套‘百姓日用即道’的狂悖之言!‘知行合一’!
陈博士浸淫程朱理学多年,对近年来虽被压制、却在士林中暗流汹涌的阳明心学并非一无所知,甚至私下也曾偷偷研读过几页心学。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严邵庆的运用!他将这深奥的心学理念,与刚刚那场血淋淋的朝堂党争辩论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从拷问清流与严党双方的空谈与虚伪,在用“知行合一”来诘问实干与误国的悖论!这哪里是求教?这分明是用王学的利剑,将他陈博士乃至整个课堂上所有自以为占据道德高地的人,都钉在了“知”与“行”严重割裂的耻辱柱上!
严嵩!严嵩是铁杆的程朱门徒啊!他这孙子……他这孙子怎么更像是王学中人?难道是家学渊源?不可能!严府绝不容此“异端邪说”!
陈博士张着嘴,喉结剧烈地上下滚动,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想斥责严邵庆离经叛道,妄谈“异学”,可对方句句紧扣“格物致知”的课业主题,态度恭敬求教,他作为博士的学问根基和道德立场,在这一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一个十岁孩童的冲击!
最终,所有的震惊、恐惧、憋屈、被冒犯的愤怒只化作一声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带着浓浓挫败感的嘶哑低吼:
“……巧言令色!回……回座位去!准备上课!”
(http://www.shu0xs.com/book/ABIHGJ-1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