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诸葛逸重回城主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9章 诸葛逸重回城主府

 

试想,姜维、邓艾、郭淮、诸葛瞻、关平、张苞、关兴、关索及我江东之弟诸葛恪等蜀汉青年才俊,一旦羽翼渐丰……

天下或将无敌!

哦,尚有遗漏!

吾弟诸葛恪,若我江东之计得逞,他亦可归顺蜀汉。

“伯治,夜深为何未眠?”

“可是因明日返荆州而难以成眠?”

马超步入诸葛逸居室,问道。

诸葛逸望着不速之客马超,对其话语略显惊讶。

“孟起,我确曾言助你得金城后即离去。”

“但……”

“何时言明日即走?”

诸葛逸笑言,略带戏谑。

“哦,明日不急?”

“不急。”诸葛逸点头。

“离去前,需助你理清韦康势力及其死忠,以免……”

诸葛逸神色凝重:“恐我走后,凉州再生变故。”

马超闻言,默然。

片刻后,他翻了个白眼。

“伯治,你这是小觑我?”

“韦康既降,其手下还能翻天?”

马超不以为意。

诸葛逸不语,递上一份名单,上面圈圈点点。

“孟起,看看。”

“这是韦康手下文武官员,我略作筛选。”

“未圈者,如那今日谄媚你的别驾苏权之流,可留。”

“圈者……”

“皆为死忠,若我是你,一个不留!”

诸葛逸未提姜叙、姜隐,欲先探清虚实,再做定夺。

马超少见诸葛逸如此决绝,神色凝重。

接过名单,细细端详。

良久,马超长舒一口气,缓缓放下名单。

“伯治,我心己明。”

“金城之内,杨阜、姜叙、尹奉等人尚易处置,然韦康在外领兵之手下,又当如何是好?”马超问计于诸葛逸。

诸葛逸言:“令韦康传令即可。

愿来者,暂稳之;不愿者,发兵攻之。

待不服者除,再理名单上人。

此事无需你亲为,交予别驾苏权,吾信其能妥善处理。”

提及苏权,马超忆起宴上其过分谄媚,心生不悦。

正欲应允,诸葛逸又言:“吾更盼韦康部下接令而不应,如此,我们可名正言顺征之。

些许伤亡,于马家军何足挂齿?曹军己败,他们又能如何?

所忧者,乃其接令即入城投降。

若真如此,必除之,因其心仍向韦康。”

马超决断:“好!依计行事!吾必于你离前,除凉州所有隐患。”

时光荏苒,半月即过。

十月十日,韦康自武威等地召集的部下至金城,当夜,金城变乱,喊杀声震天。

次日,百姓自巡兵处闻,昨夜韦康部下杨阜、姜叙等人,因不服马超,意图作乱,欲扶韦康,未果。

韦康心腹苏权,不忍韦康被利用,遂告密于马超,致激烈反击。

最终,叛乱平,参与者皆斩,主谋杨阜,满门抄斩。

金城百姓闻之,皆为韦康叹息。

未料长官无意,手下己动。

马超盛怒之下诛杀了杨阜等人,所幸未殃及声望卓著的刺史韦康,仅是将其遣送至槐里城安顿。

得益于苏权的安抚,金城局势迅速归于平稳。

与此同时,马超正忙于接收韦康的旧部兵马与城池,并分派将领驻守。

另一边,诸葛逸在自己的府邸内,会晤了即将接替杨阜成为凉州长史的天水功曹姜囧。

初见诸葛逸,姜囧心中忐忑,因天水姜家近期多人遭遇不幸。

但他深知,杨阜等人的死亡皆由诸葛逸幕后策划。

此人手段高明,协助马超稳固了金城,而未激起民愤。

让姜囧意外的是,诸葛逸在长时间打量他后,目光转向了在庭院中苦读的姜囧之子姜维。

诸葛逸走近姜维,蹲下身子询问:

“你是姜维吗?”

“我想为你寻一位绝世良师,传授你兵法战策,你愿意吗?”

姜维白皙的皮肤与沉稳的气质吸引了诸葛逸的注意。

他仿佛看到了少年时期的卧龙诸葛亮,两人的气质与相貌竟如此神似。

诸葛逸揣测,诸葛亮初见姜维时,定是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于是决定将他收为己用。

姜维轻轻看了诸葛逸一眼,点头答应:“好!”随后继续低头阅读竹简。

他对老师的身份显得漠不关心,这引发了诸葛逸的好奇。

“你就不想知道你的老师是谁,现在何处?”诸葛逸问。

姜维没有抬头:“先生来自荆州,老师自然也在荆州。”

“如果我带你去荆州呢?”

“自然跟随。”

“要是你父亲不让你去?”

提及此事,姜维的小脸上闪过一丝不快。

他反问诸葛逸:“先生,父亲有选择吗?”

诸葛逸被逗乐,笑道:“他应该别无选择!”说着,他轻轻捏了捏姜维的脸颊,“我给你找的老师,绝不会让你失望,他就是我父亲——诸葛亮,诸葛孔明。

如果你了解赤壁之战,定知他的大名。”

但诸葛逸并不打算让姜维仅局限于学习谋略,他希望姜维的武道天赋也能得到发挥。

毕竟,历史上的姜维武艺高强,能与魏延相提并论,是后三国时期难得的文武全才。

诸葛逸对姜维言:“家父所授,限于兵法治国,若欲精进修武,需另求高贤。

若你有此意,我可替你引荐名将,诸如赵子龙将军,长坂坡之英勇,以为如何?”

“你枪法超群,百鸟朝凤与七探盘蛇,灵动至极,与你气质相符。”

“关羽、张飞、黄忠三位,武艺亦高,然其风格刚烈,恐非你所宜。”

于是,你从文于孔明,习武于子龙!

诸葛逸深信,姜伯约长成,司马懿亦非其敌。

卧龙与子龙,若不能育出“大成麒麟”,岂不贻笑大方?

届时,何人再敢言阿斗无能?

哼!他与姜维,蜀汉新柱,左右扶持“斗哥”。

路虽艰,抬轿同行,又何惧之?

他前行,姜维断后,阿斗居中安坐。

姜维闻将从学于孔明、子龙,目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点头:“好!我愿随君往荆州!”

姜维虽未得父允,但闻孔明或为其师,心中似有指引,孔明或为助他实现梦想之人。

诸葛逸不知姜维所思,否则必叹“师徒之缘,天定也”“伯约,孔明之传人”“此子,丞相之志之继”。

见姜维应允,诸葛逸转身问其父姜囧,新任长史:“姜长史,以为如何?”

姜囧无奈。

他别无选择,且己属马超麾下,诸葛逸之提议,他难以推辞。

姜维己至拜师之时,天水姜家与人脉浅薄,难寻良师。

诸葛逸如此看重姜维,他作为父,有何由拒?

“今后,犬子维,烦请诸葛先生在荆州多加关照。”

姜囧识趣,未使诸葛逸为难。

诸葛逸笑拍其肩:“放心,你今日之决,无悔!”

“务必全力助孟起!”

“若刘皇叔他日复兴汉室,天水姜家或将因今日抉择,尤其是小姜维,而永载史册。”

诸葛逸私下告知姜囧一秘密:

马超日后或将归顺刘备。

未待姜囧从惊愕中回神,诸葛逸处理完姜维之事便向外行去。

“今日,你们父子且珍重道别。”

“明日一早,我离金城时,姜维会随我一同前往。

若条件允许……”

诸葛逸忆及刘备赐名之恩,回首道:“启程之前,先为姜维取一表字,让他在荆州之时有所寄托,以免忘却凉州之父。”

姜维与姜囧默然。

离开姜家后,诸葛逸重回城主府。

甫入府邸,便见黄忠于前院演武场与郭淮切磋,耐心传授武艺。

郭淮,史上留名之人,果然非凡。

其武艺进步神速,令黄忠萌生收徒之意。

诸葛逸驻足良久,后转向张苞,呼道:“兴国!”

“你意下如何,让黄老将军收郭淮为义子?”

“我观……”

“黄老将军似乎颇为欣赏郭淮!”

诸葛逸此言,令张苞讶异。


    (http://www.shu0xs.com/book/ABFF0I-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