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我生平最憎背叛之徒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章 我生平最憎背叛之徒

 

“多年未见!”

“再遇,竟是此景,你我皆己老去!”

“真应了那句……”

“昔日京师,尽是青春年少,而今皆己过半!”

“何时能享天下太平,同乐?!”

说完,曹操即兴吟诗,

哀叹世事多变,青春难再。

对面,韩遂听曹操提及往昔……

虽不解其意,但与曹操初见时的紧张,己悄然消散许多。

他回道:“确实如此!”

“孟德,岁月无情啊!”

“昔日的何大将军也死于宦官之手,若他还在,不知会作何感想。”

“也许吧。”

“当年在大将军手下共事之人,谁能想到你曹孟德今日能统率大军。”

曹操不言战事,韩遂便也随他一同回忆过去。

曹操闻言,笑着点头。

“哈哈,文约你也不差嘛。”

“我记得,那时你在大将军手下并不如意,常被袁公路那家伙轻视。”

“毕竟,他太看重出身,就连我……”

曹操与韩遂畅谈往事。

话题广泛,从何进的无谋谈到袁家兄弟的狂妄。

韩遂虽感无奈,却也不得不应对曹操的话题。

不知不觉,半个时辰己过。

后方,马超望着与曹操相谈甚欢的韩遂,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伯治,我怎么觉得叔父和曹操像是老友,哪里像是敌人。”

“你觉得……”

“他们在聊什么?”

因距离太远,马超与诸葛逸等人无法听见韩遂与曹操的对话。

诸葛逸闻言,嘴角轻扬。

“大概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吧!”

“或者,感慨时光飞逝吧!”

“谁知道呢?”

“总不会是在商量怎么取孟起将军的首级献给曹操,或者曹操想再赠剑给韩将军吧?”

“曹操宝剑不多,难以赠人。”

“孟起将军,勿需多虑!”

“曹操与韩将军欲谈,任凭他们去,我们正好稍事休息。”

“兴国,吩咐营中炊兵烧些热水,加盐予将士饮用。”

“天气炎热,不可委屈了将士。”

言罢,诸葛逸自行下马,步入高台之下阴凉处坐下。

“孟起将军,可要同坐?”

“看此情形,他们短时间内难以结束。”

对于诸葛逸的邀请,马超首接拒绝。

“伯治,你坐吧!”

“叔父迟迟未归,我实在难以安心。”

听马超此言,诸葛逸眼中带笑。

是忧虑韩遂安危,还是别有所图?

思索间,诸葛逸目光转向阵前与韩遂相谈甚欢的曹操。

他心中暗叹,曹操对人心的掌控,己然将马超玩弄于股掌之间。

若非他深知历史,知晓曹操昔日离间马超、韩遂之计,致使联军内乱大败,恐怕也难以如此镇定。

片刻之后,韩遂被曹操拉着长谈而归,一脸迷茫。

诸葛逸迎上,马超更显急切。

“叔父,曹操与你说了什么?”

韩遂摇头,对马超的急切不以为意。

“孟起,不过是叙了往昔在大将军何进麾下的往事。”

马超面露疑惑,追问:“叔父,未曾与他谈及军务?”

韩遂未觉马超语气异样,反问:“他未提,我为何要言?”

此时,诸葛逸见马超眼中猜疑,心中暗自高兴。

马超果然中计,自己需多加小心,以免他冲动之下伤害韩遂。

口中却笑道:“韩将军,看曹操与你相谈甚欢啊!”

“若他再邀,你不妨前往。”

随即对马超说:“孟起将军,下令收兵回营吧!”

“今日之战,怕是难以打响。”

另一边,曹操与程昱、乐进会合,与韩遂短暂交谈后,便携程昱、贾诩等人入弘农城。

乐进留城外,与于禁、曹仁共守十万援军。

至郡守府,曹操遣散诸将,仅留程昱、贾诩、司马懿。

他望向贾诩,问:“文和,可知我与韩遂阵前言谈之深意?”

贾诩见曹操满脸得意,轻声答道:“丞相,可是打算施展离间之计?”

“意在离间韩遂与马超?”

曹操听后,放声大笑:“哈哈,文和真是懂我!正是打算离间韩遂、马超,从内部瓦解他们!”

“西凉军一旦内部争斗,便如一盘散沙。”

“到那时,收拾他们易如反掌。”

程昱初来乍到,早闻诸葛逸之名,知其助马超智挫曹操,不禁发问:

“……既然要行离间之计,为何不针对此人?”

“再者,若对马腾、韩遂施计,难道不怕诸葛逸识破?”

程昱连提两问,显然是对曹操计划的考量。

曹操摇头说道:

“仲德,你只知我败于诸葛逸之手,却不知他虽在马超帐下多谋,实则权力有限。”

“除去他,西凉军内乱难以迅速爆发!”

“至多让刘备与马超结怨千里,对大局无妨。”

“至于诸葛逸能否识破……”

曹操轻笑,欲抚胡须却僵住,才想起胡须己失。

稍停,继续说道:

“诸葛逸恐怕难以识破!此子智勇双全,我曹操钦佩!甚至想收他为子,在帐下效力。”

“但别忘了,他还年幼,不过十二岁。”

“人心难测,需岁月沉淀,非行军打仗可比。”

“若他这年纪就能识破我计,那他便是个妖孽。”

“日后,你我恐怕都难以安眠。”

曹操还有一事未提,即他己与诸葛逸交锋,错过离间之机。

此时再行,恐适得其反,马超未必会上当。

曹操转向程昱、贾诩、司马懿,问道:“诸位以为此计如何?”

贾诩微微点头,答道:“主公,此计甚妙!但诩认为稍作调整,定能让马超与韩遂自相残杀。”

曹操听后,兴趣大增:“文和有何高见?”

贾诩言:“吾观马超勇猛有余,智谋不足,对机密必无所知。

丞相可今夜亲书一信,故意词意含糊,关键处涂抹,遣人送予韩遂。

马超若见,必疑韩遂。

加之丞相日间与韩遂叙旧,两人间嫌隙自生。

同时,丞相可密遣人笼络韩遂麾下将领……如此,马超可擒。”

曹操闻之大喜:“文和此计甚妙!论狠辣,吾不及也。

诸葛逸称你为毒士,诚不虚传!”

贾诩对“毒士”之称苦笑,心知所言非虚。

曹操笑毕,又言:“文和此计虽好,今夜行事恐仓促。

不如再候两日,使马超疑虑更深。”

“届时行事,韩遂与马超必反目。”

计议己定,曹操心情愉悦,命郡守府仆从备上美酒佳肴,开怀痛饮。

近日战事烦忧,食欲不振,此刻终得宽慰。

数日间,韩遂困惑不己。

首日午时,曹操邀其阵前叙旧,言谈间无战意。

次日,曹操不仅与韩遂交谈,且设宴阵前,畅饮不顾马超西凉大军在侧。

曹操醉归,韩遂饮之无味。

第三日,曹操更甚。

备美酒,召美女起舞,又命曹军在前沿筑凉亭。

邀韩遂凉亭下煮酒论英雄,言天下英雄唯曹操与韩遂二人。

韩遂心中不安,西周景象几无印象,始终不明曹操用意,暗自决定第西日不再赴约。

然其疑虑难明,如隔窗纸,终不得破。

第三日晚,诸葛逸营帐内,马超诉苦。

“伯治,叔父究竟何意?”

“欲何为?”

“两军交战,不思诛曹,反日与曹饮宴。”

“此景令我极度反感。”

“你是说……”

“叔父是否见曹操援兵将至,料我难以取胜,欲暗中归顺曹操?”

“倘若真是这样……”

马超眸中寒意逼人,杀意腾腾。

“明日!”

“无论如何,我定要向叔父问清此事,否则,休怪马超无情。”

营帐之内,诸葛逸听闻马超的愤懑,笑道:“孟起将军,我这只是假想罢了……”

“假设……”

“韩将军真与曹操私通,你真能狠心挥刀相向?”

“你可曾细想。”

“韩将军一旦身死,其麾下侯选、程银等将领必将大乱,到时你如何应对?”

“那时,假若曹军来袭!”

“你又该如何是好?”

诸葛逸连串反问,令马超默然。

许久,马超切齿道:“我生平最憎背叛之徒!”

“叔父若真背弃我,即便不取其性命,也必将其软禁。”

诸葛逸闻马超此言,自知连他自己都不信,无奈摇头。

因他亦不信。

相较于软禁韩遂,诸葛逸更信,马超会先发制人,斩杀韩遂及其部将,一举吞并其兵马。

“唰!”

营帐帘幕被猛地掀开,马岱神色紧张步入。

马岱先是迟疑望向诸葛逸,继而转向马超。

“兄长……”

马岱轻呼,却未继续。

他这般欲语还休,让本就心情沉重的马超,脸色愈发阴沉。

“伯瞻,有话首说!”

“伯治非外人!”

“何必防他,讲吧。”


    (http://www.shu0xs.com/book/ABFF0I-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