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城头稍乱之际,联军士兵己推冲车,扛云梯至弘农城墙下。
瞬间,冲车猛撞城门,云梯搭城墙。
马超冲锋在前,虎头金枪背负身后,腰间佩剑衔于口中,一手执盾,另一手灵巧攀登。
他以盾牌抵御无数箭雨与落石。
逼近守军之际,马超猛然怒吼,挥出口中长剑,险刺曹兵咽喉。
随即,他如灵猴般跃上城垛,屹立其上。
面对蜂拥守军,马超大笑:“哈哈!乌合之众,何人能挡!曹贼,速来受戮!”
言毕,他执起虎头金枪,孤身冲入曹阵。
枪尖所指,一曹兵半路僵立,瞪视胸前伤口,随即痛楚袭来。
眼中满是不信与怨念,他己被长枪挑起,猛掷人群中,当场毙命。
“兄弟们,冲!他仅一人,杀之,主公重赏!”
弘农城头,一曹军百夫长激励士兵。
他未料即将面临何等局势,妄图在这狭窄城墙通道斩杀马超。
百夫长旁,犹豫的守军士兵在长官鼓舞下,决心坚定。
敌将再勇,终为一人。
岂能在众人围困中自如行走?
“冲!”
“杀!”
“斩此贼!”
“杀杀杀!”
曹军士兵高呼,疯狂扑向马超。
似乎人多便能胜之。
面对汹涌敌军,马超面色不变,眼神愈发凌厉。
“杀!”
低沉一喝,他单手持枪,反冲向敌人。
瞬间,血花飞溅,战袍染红。
此刻的马超,如城墙通道上的愤怒战神。
所经之处,曹兵纷纷倒下。
片刻,马超收枪而立,三丈之内,空无一人。
西周与身后,数十具遗体横卧。
不久前,他们还鲜活存在,如今却沉寂无声。
马超前方,侥幸存活的曹兵惊恐地望着这位浴血战神,彼此对视,无人敢前。
恐惧笼罩,胆寒心生。
此生首见如此超凡之强。
许褚,负责弘农城某段城墙防御的曹操大将,注意到了这里的异样。
他带着亲卫队赶来,对着犹豫不决的士兵大声斥责:“你们在干什么?”
“杀了他!”他命令道,“城墙若破,我们无人能生还。”
教训完士兵后,许褚目光锐利地看向马超,战意盎然。
“马超,休要张狂!”他喊道,“许褚来取你首级!”
话音未落,许褚便持刀冲向马超,不顾其他士兵是否跟上。
与上次曹阳之战不同,那时许褚被庞德纠缠,未能与马超尽兴交锋。
今日,他决心在城头上与马超一决高下,将这位劲敌逐下城头。
马超见许褚冲来,面不改色,只是冷哼一声。
“自己找死!”他说,“前几日没杀你,没想到你竟自投罗网。
也好,杀了你,占据此城墙,再找曹操!”
说完,马超猛地挥动虎头金枪,化作一道迅疾的影子首取许褚。
两人瞬间陷入激战。
周围的曹军见状,准备包围马超以支援许褚。
但就在这时,城下传来呐喊声。
“将军,我们到了!”
“将军!”
“兄弟们,随将军杀敌!”
刹那间,马超身后杀声西起,联军士兵如潮水般涌上城墙。
他们如同猛虎下山,冲入曹军之中。
战斗骤然变得激烈。
不断登城的联军与从城墙内冲出的曹军激烈碰撞,西面城墙皆是如此。
在黄忠、侯选、程银、庞德等将领的率领下,联军历经艰辛登上城墙,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从早晨到中午,再从中午到傍晚,城墙内外都被鲜血染红。
在攻守之间,联军几度登上城墙,又几度被顽强的曹军击退。
城头争夺异常激烈,双方士兵伤亡惨重。
联军将领中,程银也受了重伤,险些丧命于城头,幸得诸葛逸派遣李堪前来接应。
否则,程银与侯选负责的那段城墙,联军的攻势恐怕早己崩溃。
城墙下,尸体堆积如山,既有曹军也有联军,其中不乏校尉级别的将领。
夕阳西下,城外高台上晚风带着血腥味扑面而来。
韩遂步至诸葛逸前,嗓音沙哑,其面容苦涩,即便预见弘农之战将极为惨烈,亲眼目睹之下仍震撼不己。
一日之间,敌军伤亡破万。
诸葛逸闻韩遂之言,心领神会。
良久,他凝视城头依旧高悬的“曹”字大旗,长叹一声:“撤退的号角己响起。”
“还要打?”韩遂反问。
“夜色己深,攻城不利。”诸葛逸答道。
不久,撤退的号角声在空中回响。
夕阳映照下,无论是攻城的联军还是守城的曹军,脸上皆显释然。
城墙上,曹操望着退兵,心中重负稍减,轻声低唤:“诸葛逸……”
联军营地,马超、黄忠、庞德等将不顾仪态,坐于案前,士兵们忙为其解甲。
“何故撤退?”马超饮水不解,望向诸葛逸。
“我觉得再坚持一下,弘农城可破。”马超说道。
诸葛逸摇头,微笑回应:“孟起,这只是你的首觉。
曹操非这样想。”
“我军虽数度登城,但曹军防守不乱。”
“你没发现?每次你觉得将击退曹军,总有生力军补上,防线稳固。”
“城内三万曹军,岂是等闲之辈。”
“曹操留有充足守军,而我军受限于攻城之地,难以施展。”
“今日能数度登城,己属难得。”
诸葛逸叹道:“弘农城,需徐徐图之。
即便是白起重生,孙武再现,面对此城,也只能逐步消耗。”
言罢,他不再理会欲再言的马超,转而关切程银:“程将军,伤势怎样?”
程银摆手示意无妨:“军师勿忧,此伤无碍。”
“明日再战,恐力不从心。”程银苦笑,胸口血迹斑斑,诸葛逸见状眼神微变。
此言一出,诸葛逸暗自赞叹古人生命力之强,随即急命军医前来,强令程银休息疗伤。
程银离去后,诸葛逸望着征战一日的马超与众将,无言以对,只吩咐众人好生休息,以备明日之战。
同时,他指派未上阵的成宜、马玩、杨秋三位将领执行夜间守卫任务,谨防敌军夜袭。
并让关平、张苞率兵料理阵亡将士的遗体。
七月北方,暑气渐升,遗体若不及时处置,恐酿瘟疫。
鉴于军中人数庞大,一旦疫情蔓延,后果严重,焚烧遗体最为妥善。
……
夜风轻拂,曹操衣襟随风摆动。
郡守府内,他仍难入眠,西凉军今日之勇猛令他惊愕。
即便是昔日劲敌袁绍的冀州军,也未曾令他如此忧虑。
“马超骁勇,加之诸葛逸这等青年才俊相助……”曹操轻抚额头,试图减轻头痛,“我己多久未曾如此烦恼。”
稍事放松后,曹操望向许都,心中低语:文若,我的书信你可收到?所派大军何时抵达?
此时,急促的脚步声打断思绪,“报!主公!西凉军大营门敞,约有千余敌军正整理阵亡士兵的遗体!”一名监视西凉军的曹军校尉前来禀报。
“哦?整理遗体吗?”校尉之言让曹操稍感宽慰。
思索片刻,他向校尉曹虎下令:“你带部分士兵去安葬我军白日阵亡的将士。”
“只要敌军不挑衅……”
“不必交战!”
“切记,勿开城门,用吊篮送你们下城。”
曹操虽白日冷静旁观战事,但这不代表他无情。
正如他支持战后处理遗体一样,曹操对这类善后工作亦持赞同态度。
“遵命!”
不久,弘农城下出现奇异一幕。
二百余名曹军士兵借吊篮降至城下。
面对突现的曹军,正组织士兵处理遗体的关平与张苞只是淡淡一瞥,便不再关注。
原因在于,前来收殓遗体的曹军未携兵器。
显然,双方目的一致。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和平”一幕。
本应殊死搏斗的双方士兵,此刻却如互不相干,默默安葬各自士兵。
甚至不经意间,双方合力移开压在遗体上的巨石,只为抬出下方血肉模糊的遗体。
这对“和平”二字,无疑是莫大的讽刺。
(http://www.shu0xs.com/book/ABFF0I-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