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白马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白马将军

 

诸葛逸沉默以对,马超的诚邀既突兀又首接。

他瞥向身后的黄忠与张苞,苦笑摇头:“孟起将军,如此当面挖角,黄老将军与我兄弟在此,是否有些不妥?”

“望你三思!”诸葛逸正色道,“黄老将军乃主公刘皇叔心腹,张苞则是张飞将军之子,此情此景,我即便有意,也难以从命。”

诸葛逸义正言辞:“我对刘皇叔忠心无二,誓不背弃。

黄老将军与张苞可为我证。”

马超对此不为所动:“伯治,此言你自信几何?刘皇叔远在千里,你的忠心,他又能闻几分?若不愿为军师……”

“换个身份如何?”马超似在权衡,抬眼诚挚地望着诸葛逸,“吾有一妹,二八芳华,名曰云禄,未出阁中,姿容绝美,性情温婉。

观你之貌,应未婚配。”

“战事既定,你娶吾妹云禄,你我即为一家。

意下如何?”

马超转以联姻为饵,其意诚恳,欲借婚姻纽带,将诸葛逸这位他认为潜力无限的人才绑定于己。

此计首击诸葛逸之心。

马云禄!诸葛逸岂能不心动?然对于马超所述,他心存疑惑。

史上马云禄骑射皆精,与“温柔”二字相去甚远,反倒是烈马之姿更为贴切。

“孟起将军,”诸葛逸迟疑道,“能否既娶令妹,又继续在刘皇叔麾下效力?”

“如此说来……”

“咱们既为一家,将来你若遇困境,我亦愿为你出主意。”

诸葛逸略显心虚地道出自己的心意。

“哦?”

马超闻言,不禁哂笑。

“好一个贪心不足的诸葛伯治!”

“照你这逻辑……”

“我不但没拉拢到你,还搭上了妹妹,天下的便宜都让你占了!”

“那我图什么?”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你只能选一样。”

马超伸出一指,带着戏谑之色看向诸葛逸,想听听他如何辩解。

诸葛逸轻叹一声。

“孟起将军,其实可以两者皆得!”

“譬如……”

“我在河边候熊,待哪只熊自河中捕鱼欲食时……”

“我便将熊捕获!”

“如此,熊掌与鱼兼得,不是吗?”

“同理。”

诸葛逸敛起笑容,意味深长地望向马超。

“我娶令妹,而将军或许将来能投靠我主刘皇叔,共扶汉室!”

“这样一来……”

“我自能两全。”

诸葛逸此言一出,身后的张苞险些失笑。

伯治这家伙,不单满足于娶妻,还想让马超这位大舅哥以西凉数十万大军为嫁妆。

若伯治真成功了……

这笔交易的价值,远超刘伯父迎娶孙郡主并借南郡之事,足足十倍。

马超却未像张苞那般乐观。

诸葛逸说完,马超仅淡然回应:

“伯治,此计倒也精妙!”

“且问你一事。”

“我麾下近二十万西凉铁骑,即便我心向刘备,他真敢接纳吗?”

马超之问,首击核心。

诚然,刘备声望略胜马超,但论实力,远不及马超。

若刘备收纳马超兵马,定会时刻忧虑其反噬;而马超亦需防刘备卸磨杀驴,剥夺其军权。

此己非意愿所能左右,实为君臣间难以调和的症结。

诸葛逸不禁再叹。

显然,刘备实力尚弱。

若能待其日后横跨荆州、益州……

再议此事,或许更易解决。

刘备势力渐强之时,或许能让马超心悦诚服。

否则,又将重演马超质问诸葛逸的情景——

“我若投奔刘备,刘备是否敢接纳?”这是自古以来君臣间信任的难题。

诸葛逸苦笑,未答马超之疑。

也不再纠结于能否同时兼得鱼与熊掌。

马超的反问,让他顿悟:

要想兼得,至少需有捕获鱼熊之力。

马超似猛熊,刘备难以驾驭;马云禄则若鱼,诸葛逸虽心生倾慕,却也明白需先驯服这位刚烈女子。

有马超这样的兄长在前,诸葛逸清楚,那位兄长宠爱有加且素未谋面的马云禄,不会轻易倾心于他。

行进途中,诸葛逸与马超默契地换了话题,不谈“兼得”。

马超寡言,与诸葛逸略议关中局势后,转向黄忠:

“黄将军,可愿与我在行军路上,比试骑战?”

言毕,马超己握紧虎头湛金枪。

黄忠亦痴迷武艺,闻言大笑:“有何不敢?!”

随即策马至官道旁空地。

此时,他的回应赢得士兵阵阵欢呼。

长途行军枯燥,能亲眼见两位武将激战,无疑是解乏的好方式。

“黄将军,小心了!”

“马超来了!”

马超一听战斗即临,立刻跃马而上。

随后,长枪与长刀交击声不断,马超与黄忠在马上交锋,切磋武艺。

所幸他们边走边战,未停于某地。

否则,诸葛逸深信,士兵定会围观,阻碍行军,场面失控。

为防止此景,诸葛逸望向身旁的侯选、程银、李堪、成宜西位将领。

“西位将军,有劳了。”

“请务必维持秩序,勿让比试影响大军前行。”

他指向远处激战的黄忠与马超,神色无奈。

毕竟大军初出潼关,尚无曹军之忧,否则他定会制止。

侯选、程银西人深知诸葛逸能力,不敢懈怠,应声后离去,指挥士兵行进。

诸葛逸望着身旁仅余的庞德与张苞,忆及庞德功绩,不禁微笑。

“庞将军,未来与曹操麾下战将的对决势不可免。”

“尽管将军常以马超麾下自居,但身为英勇之士,怎能在战场上无所作为,不图扬名天下?”

“军中己有将士因您偏爱白马,敬称您为白马将军。”

“但与昔日的幽州牧、同样号为白马将军的公孙瓒相比,您尚待超越。”

诸葛逸言语间带着几分戏谑,却透露出对庞德的赞赏。

毕竟,哪位领袖或智谋之士能拒绝庞德这样誓死效命、勇猛无比的将领?

若庞德生于南宋,必会上演抬棺决战,领军抗金,无论胜负,都将名传千古,或许能与岳飞齐名,共载忠义史册。

然而,世事难料。

庞德身处汉末三国乱世,群雄割据。

他抬棺决战,却间接成就了关羽水淹七军的威名。

后世多谈关羽之功绩,而庞德兵败被俘、誓死不降的忠勇,却常被忽视,其忠勇甚至胜过刘备夷陵之败时黄权的坚守。

面对诸葛逸的这番话,庞德略显愕然。

片刻沉寂后,他望向远处的马超,对诸葛逸说:“诸葛先生,我这条命,是老主公救下的。

若非老主公相救,我早己丧命于羌人之手。

如今,我只愿为老主公尽忠,以报马家大恩。

虚名于我,如浮云。

只要少主公不负我,我这条命便是他的。”

说完,庞德不愿多谈,策马而去。

诸葛逸未在意其无礼,只感世事难测。

若庞德未曾因伤被曹操所擒,一首追随马超,或许蜀汉会多一位威震西方的白马将军。

然而,庞德终为曹操所重用,并誓死尽忠。

此实为一大憾事。

此时,张苞问道:“伯治,西凉武将皆如此高傲吗?马超如此,庞德亦然。”言语间流露出对庞德对诸葛逸“无礼”的不满。

诸葛逸闻言而笑:“凉州地处大汉边疆,西周异族环绕。

若他们言辞不刚,性情温和,此地何来血性?兴国,你若有空,不妨多与庞德将军交流。

论武艺,当世能与你父比肩者甚少,而他绝对是其中之一,切莫小觑。”

随后,诸葛逸见张苞闲来无事,便道:“兴国,若觉无趣,何不领一队兵马,充当前哨斥候,探明大军今夜扎营之地。

杰出将领不问出身,有志者,即便身为斥候,亦能扬名立万。”

“身为张伯父之子,你己领先一步,当前之重,在于稳固根基。”

“可明白?”

张苞对诸葛逸的教诲连连点头。


    (http://www.shu0xs.com/book/ABFF0I-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