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影城的光影门刚在灵脉网展开,秦云的墨韵笔就自动蘸满了“文化墨”。
门后传来的不是厮杀声,而是阵熟悉的BGM——《本草纲目》的鼓点混着《兰亭集序》的吟诵,光影组成的巨幕上,正播放着“影纹修士”用光影演绎的“武松打虎”,只不过打虎的武松手里,握着支写着“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毛笔。
“这画风……有点眼熟啊。”朱砂的焚心笔燃着小火苗,戳了戳旁边跳“科目三”的光影小人,小人的裙摆突然变成水墨风,旋转时甩出“千里江山图”的碎片,“他们把传统文化玩成‘热梗’了!”
秦云的墨魂天眼扫过全城,幻影城的建筑竟是用光影搭成的“文化IP”——滕王阁的飞檐上飘着“豫章故郡”的弹幕,岳阳楼的影壁循环播放“先天下之忧而忧”的RAP,最绝的是座“敦煌飞天”雕塑,飞天的飘带里裹着“敦煌文创YYDS”的荧光字。
“影纹核心在‘论道台’!”赵千机的机械毛笔连上网格,屏幕弹出幻影城的热搜榜:#当端午遇上赛博朋克# #李白要是有首播会火吗# #光影版清明上河图破圈#,“但有人在篡改影纹!你看那‘孔融让梨’的光影剧,被改成了‘孔融抢梨’,弹幕还在刷‘这才真实’!”
星砚举着星墨笔冲向论道台,笔锋的星光中裹着被篡改的影纹碎片:“是‘虚无余孽’搞的鬼!他们用‘解构墨’污染了影纹源头,把传统文化的‘魂’抽掉,只留下‘壳’用来恶搞!再这样下去,孩子们会以为‘卧冰求鲤’是沙雕行为,‘愚公移山’是智商税!”
论道台中央的“文化之心”正在发黑。那颗由无数光影符号组成的核心,本该流转着“仁义礼智信”的光芒,如今却被“解构墨”缠上,“孝”字变成“愚孝”,“勇”字标着“莽夫”,连“中庸”二字都被加上了“和稀泥”的注释。
“这哪是解构,是解构过头变成恶搞了!”墨尘举着守魂笔,笔尖的白光撞向“文化之心”,却被弹回的“毒梗”击中——道“百善孝为先?我看是百善笑为先”的影纹,差点让他的灵脉笑岔气。
影纹修士的首领是个扎着丸子头的姑娘,她举着“光影笔”急得跺脚:“我们想让传统文化‘破圈’,才用热梗包装,可虚无余孽趁机钻空子,把‘接地气’变成了‘没底线’!现在连‘影纹试炼’都被改了,过试炼的标准居然是‘能恶搞出爆款’!”
秦云的墨韵笔突然蘸着“文化墨”在空中画了个圈。圈中浮出“河南卫视端午晚会”的水下飞天、“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年轻人穿汉服逛漫展”的画面,这些用现代方式演绎却不失魂的文化场景,竟让周围的毒梗影纹滋滋冒烟。
“热梗是壳,文化是魂。”秦云的笔锋指向“文化之心”,“就像‘科目三’的舞步能配《本草纲目》,但不能把李时珍改成‘带货主播’;‘电子榨菜’能配《论语》,但不能把‘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成‘三人行必带手机’。”
朱砂的焚心笔突然弹出段“京剧戏腔版孤勇者”,赤火中混着西皮流水的调门:“你看!这样的融合才叫‘整活’!既让年轻人爱听,又没丢京剧的魂!”她的笔锋刺入“文化之心”,火焰中浮出“守正创新”西个金光大字。
赵千机的机械毛笔突然接入幻影城的“影纹热搜”,把秦云的话翻译成热梗投了上去:“家人们!文化人整活才是最顶的!‘恶搞’和‘创新’的区别,就像‘吃席’和‘真·吃席’,前者图一乐,后者得走心!”
弹幕瞬间炸了锅。
“说得对!上次刷到有人把‘大禹治水’改成‘大禹摸鱼’,看得我拳头硬了!”
“河南卫视的唐宫夜宴才是yyds!既潮又有文化!”
“建议把‘解构墨’改成‘理解墨’,先理解再整活!”
这些带着正能量的弹幕,化作光箭射向“文化之心”的毒梗。“文化之心”的黑色开始褪去,“孝”字旁边浮现出“李密《陈情表》”的影纹,“勇”字配上了“岳飞精忠报国”的画面,最绝的是“中庸”二字,竟弹出“过犹不及”的解释,下面还标着“出自《论语》,不是让你和稀泥”。
虚无余孽的影纹发出不甘的嘶吼,化作道“毒梗龙卷风”扑来——里面裹着“孔乙己的长衫”“祥林嫂的emo”等被扭曲的文化符号。
“用‘文化名场面’砸它!”秦云的墨韵笔甩出“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影纹,这些历经千年仍有力量的句子,像把把利剑撕开龙卷风。
丸子头姑娘的光影笔突然亮起,与秦云的墨韵笔交叉:“该我们影纹修士出手了!”她在空中画出“敦煌飞天”与“宇航员”击掌的画面,“这才是我们的‘破圈影纹’——古人的浪漫与今人的探索,本就是一脉相承!”
当“文化之心”完全净化时,幻影城的光影突然集体切换。恶搞的影剧变成“诗词大会”的飞花令,毒梗弹幕换成“原来《楚辞》这么酷”“汉服比cos服还帅”的留言,连论道台都变成了“文化整活舞台”,影纹修士穿着“赛博唐装”表演“墨舞”,舞姿里既有太极的圆融,又有机械舞的卡点。
丸子头姑娘递给秦云块“光影令牌”,上面刻着“文化传播大使”:“下一站‘食味界’,他们用美食灵脉战斗,据说能把‘满汉全席’做成攻击阵法!不过最近他们的‘味觉灵脉’被污染了,连‘佛跳墙’都变成了‘黑暗料理’……”
秦云接过令牌,令牌在掌心化作道美食光纹——是碗飘着热气的“饺子”,旁边标着“团圆”二字。他看着幻影城的年轻人用光影笔临摹《兰亭集序》,突然想起那句网络热梗:“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食味界?”朱砂的焚心笔燃得更旺,“正好让他们见识下,什么叫‘舌尖上的文化输出’!”
远处的“文化之心”射出道金光,在星空组成“文化自信”西个字。秦云知道,宣扬传统文化从不是喊口号,而是像这样——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仁义礼智信”变成他们的“本命梗”,让“琴棋书画”成为比“王者农药”更酷的“技能点”。
而这场“文化整活”,才刚刚开始。
(http://www.shu0xs.com/book/ABDFCA-4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