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王愿的心思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章王愿的心思

 

他正要说话,姜阳赶紧道:“是啊,爸,要不就算了吧,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舍一桩婚,咱们可不能做这种破人姻缘的好事。”

姜父更气了,“你还看不上人家,现在好了吧?想轮都轮不到你。”

他声音里满是恨铁不成钢,本来对于把女儿嫁给他,不是没有犹豫的,只是觉得有前程,这下好了,被人家抢占了先机,更是觉得沈时微是一个难得的好女婿人选。

姜望舒是体谅不到父亲的用苦良心。

冷笑一声:“他是个什么东西也值得我去争,反正不管怎么说,人家有对象,这件事就此打住!!”

谈话不欢而散,这件事告一段落,姜父似乎打消了把女儿嫁给沈时微的念头。

姜望舒偷偷摸摸的问大哥:“尾巴有没有收拾干净?也不知道咱爸有没有死心,别被他抓住你的小辫子。”

到底是谁的小辫子?我在为你鞍前马后好不好?

姜阳翻了个白眼,一脸自信的道,“放心好了,我只透露给了那几个最嘴碎的老太太,消息是她们传的,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说完,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又问:“妹啊,你觉得沈时微这个人怎么样?”

姜望舒一脸惊奇:“你问这个干嘛?你不会也觉得他适合当你妹夫吧?”

姜阳咂吧了一下嘴,说不好自己的感受。

他这两天详细的调查了沈时微的情况,别说,他爸真不是闭着眼选女婿的。

是个不错的人,他对沈时微其实没有恶感,相反,还有点敬佩。

唯一的缺点就是太穷以及成分不好。

当然了,抛除掉这些缺点,说破大天,妹妹也没有嫁给他,应该是双方根本就不会相遇。

“妹啊,天天待在家里不知道,沈时微的爸真的很厉害,我觉得咱爸猜的很对,他家不会在这小地方待多久的。”

姜望舒对她爸一身刺,但对哥哥说话还是能听进两分的,闻言有点半信半疑,她摸了摸下巴沉思一会,突然道:“哥,你借我点钱呗,我没钱花了。”

“上次不是刚给你2块钱吗?”

“你也知道是上次,早就花完了!!”

……

沈家

沈时微那天回了家之后,并没有和父母说自己遇见的事。

沈母问了一句,“怎么耽搁这么久才回来?”

沈时微随口遮掩道:“在外面多耽搁了一会所以才回来晚的,我先去熬药。”

沈家的房子很破,土黄色的泥墙在风雨的侵蚀下,早己斑驳不堪,一块块泥土剥落,露出里面粗糙的砖石。

屋顶上的瓦片残缺不全,虽然被细心的修整上,还是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就连厨房也显得格外压抑和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个成年人转身,而且只有半截木头门,风一吹,便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

不过就算如此,沈家几口也算是非常满足了。

毕竟他们不需要住牛棚,虽然需要干活,但是工分正常拿。

因为身份的原因,沈家在村里显得有点孤僻,大家并不会和他们家来往。

沈时微也没什么玩的好的伙伴,整天埋头在地头田间。

沈母看着儿子忙碌的背影,叹了口气,开口:“这段时间小愿经常过来陪我说话,这姑娘还挺不错的,很懂事。”

沈时微只是“嗯”了一声,没有其他多余的反应,似乎对母亲的话并不在意。

“儿子你过来,我有话和你说。”

沈时微有些不解,放下手中的活,走到他妈身边,看向她。

沈母看着儿子,认真地问:“你对王愿有什么看法吗?”

沈时微瞬间明白了他妈的意思,微微一愣。其实,他没想过结婚,更没有想过要在这个贫穷落后的地方结婚。

人在苦难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要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小时候是过过好日子的,纵然到了这里,有过迷茫,可他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翻身,如何能离开这里?

这些设想里没有一个不知面容的妻子。

“妈,我现在没空想这个,咱家的情况你知道,别耽搁了人家好姑娘。”

沈母有点急了,日子这么一天一天的过去,也许家里再也无望平反,就这一个儿子,自然希望他结婚娶媳妇的。

“妈也不是催你,你总要考虑自己个人问题,咱家这样,能看上你的姑娘不多, 我……”

“好了妈,没什么事我就先去地里了,药凉了,你记得喝。”沈时微不想继续这个话题,说完就推门出去。

没想到在门口又遇见了王愿,对方手里拿着一本书,她看见自己要出门,似乎很着急,连忙跑了过来。

“沈哥,你这会下地啊,太阳这么大……”

沈时微没注意她在说什么视线,反而放在了王愿手里拿的那本书,“果树的种植”。

他“嗯了一声就打算走,王愿连忙喊他,“沈哥,我有事找你,你先别走。”

“你帮我看一下这本书,我在新华书店买的,里面我做了一点笔记,也不知道对不对,你能帮我看看吗?”

这可是现成的农业教授,王愿为了吸引他的注意力,也不是每天死皮赖脸的和他说话。需要一点小智慧,她相信,像他这样的人不会喜欢脑袋空空的女人,还是需要一些共同话题的。

她打算改革开放之后让家里承包点土地种果树,那么现在自己就可以借着这个想法跟沈时微打交道。

以后自己抱着书去地里多找他几趟,一来二去,人多眼杂……

王愿的想法沈时微不知道,不过他确实有点好奇王愿怎么买了一本书,他接过书,随意翻了翻,看到上面做了不少密密麻麻的笔记,心中有些诧异。

笔记给人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写字的人许久没写过字,有点生疏。

这并不奇怪,王愿家庭条件一般,文化少,字能写成这样,可以说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而且还带着一些笔锋。

他没说话,一页一页的翻看起来,笔记做得非常认真,有一些问题和疑问,看似基础却透露出很多专业术语,记笔记的人对这些似乎不是很陌生。

因为有些问题看似基础,却又透着一种对知识深入探究的意味。

沈时微的脸色从一开始的淡然转变成面无表情,只有最开始的几页有笔记,他看完道:“你打算种果树?种在哪?”

王愿没有一点心虚,像是早就想好了说法。

“我们家院子里有一棵臭椿树,沈哥你知道的,每到夏天就有特别多的毛毛虫,我早就看这棵树不顺眼了,打算砍了种一棵柿子树。”

沈时微点了点头,把书合上递还给了她,“笔记记得很认真,但我主要研究农作物对果树不太了解,不过柿子树咱们这边种的多,非常好成活,种一棵两棵也不用那么认真买书。”

王愿作为一个城市姑娘,她哪知道什么果树好卖,什么果树好种,所以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是吗?我还不知道呢,那沈哥你觉得我家那点地种个什么树好呢?”

“对了,你觉得种石榴怎么样?”

沈时微并不在意她要种什么树,语气淡淡的:“都可以,我对种这些也没经验,你不妨找大队长问问什么成果快,行了,我还有事就先走。”

他说完就走,王愿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那点笑意一点一点的收敛。

苦恼他的油盐不进,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讨好他,在门口站了一会,确保能让更多的人看见,她才敲了敲沈家的大门。

农村其实基本没有敲门这个规矩,基本都是到门口喊一声,关系再好一点就首接推门进去了。

毕竟这么大的院子,谁能听见你在门口敲门,而且门白天其实是不关的……

但王愿敲门这个习惯沈母特别满意,觉得她是一个懂礼貌的女孩。

“愿丫头,你进来吧,这会怎么有空来?”

王愿脸上挂着一抹笑意道:“来请教沈哥两个问题,没想到他竟然被我难住,呵呵。”

听见对方这样说,沈母也笑了笑:“什么问题呀?你沈哥除了懂种地那点事,其他什么也不知道,问他也白问。”

“哎呀,我打算在家里种一棵果树,问问他该种什么好?沈哥想了想,竟然很抱歉的对我说,他不太了解,从来没见过沈哥这个表情,真是乐死我。”

她故意说亲密,好像他们俩刚才在门口相谈甚欢一样,不知道的还得以为沈时微因为没帮上她有多大的歉意呢。

沈母又看了一眼王愿,脸上的笑意真诚了许多,“问他问错了,果树上的事还得找我,对了,想种什么?”

王愿道:“我想种柿子树,怎么样?等到来年我晒柿饼,请婶子吃。”

沈母笑了笑:“好啊,这柿子树选磨盘柿,品种大,易成活,用种子种吗?对了,你家前头妞妞家种的好像就是磨盘柿子,你去他家找个健壮点的树苗扦插就能活。”

种柿子树实在是简单,没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农家很爱种,而且还高产、味甜,算是农村小孩为数不多的零嘴。

王愿听的认真,然后道:“婶子,你真厉害,说这些我都不懂。”

……

远处,红日高悬在天空,下午的太阳炽热无比,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田地间弥漫着一股沉闷的气息,一望无际的金色麦田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既给人带来了无限的生命力,也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绝望。

每一寸土地都被规整得平平整整,仿佛被尺子仔细丈量过一般。笔首的田地前竖着一块块标牌,上面详细地书写着各种作物的信息。

沈父在地里忙碌着,他穿着一身破旧的工装,手上拿着一个破旧的本子,认真地记录着什么。

沈时微刚到地里一会,额头上就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到西瓜地那边,圆滚滚的西瓜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可爱。

他随机挑了一个大西瓜,拍了拍,然后皱起了眉头。从前往后认真地数了数,果然,少了两个西瓜。

沈父也注意到了儿子的动作,他开口说道:“人家摘走了,没事,还有那么多呢。”

听到被人摘走了,沈时微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实在是习惯了。

村里人不能理解这些作物对他们的重要性,不知道有些作物是他们反复实验很久才长出来的,只知道新鲜、好吃。渴了就来摘一个……

“我看这一批的瓜算是稳定下来了,明年可以多种一些,咱们队也能增加点收入。”


    (http://www.shu0xs.com/book/A0IIHC-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