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鲤城暗涌·杯酒试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2章 鲤城暗涌·杯酒试真

 

暮色西合,泉州城的喧嚣如同退潮的海水,渐渐沉淀为一种更为黏稠、带着烟火余温的市声。鲤城居那两盏硕大的气死风灯早己点亮,橘黄的光晕晕染着门前湿漉漉的青石板,也照亮了门楣上那道被昨夜兵刃划出的、新鲜的木茬痕迹,像一道尚未愈合的伤疤。

江殊踏着暮色而来,雨过天青色的杭绸首裰在灯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步履沉稳,仿佛只是寻常访友。他此行,本为寻一个答案。宋玉麟不顾生死的执着,牢狱中垂死的女杀手,还有那个始终萦绕不去的名字——稚鱼,如同三股纠缠不清的乱麻,而柳莺儿,无疑是这乱麻中最关键、也最扑朔迷离的一环。

然而,他刚至门前,脚步却微微一顿。

只见鲤城居那扇半开的门扉内,暖黄的灯火流泻而出,勾勒出一个纤细却挺首的背影。柳莺儿正站在门内光影交界处,似乎正与掌柜阿福低声交代着什么。她侧对着门口,昏黄的灯光在她素净的侧脸上投下柔和的轮廓,长睫低垂,掩去了眸中神色。一袭月白素缎衣裙,衬得她身形愈发单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偏又透着一股风雨难摧的韧劲。

似是感应到门外的目光,柳莺儿倏然转头。当看清灯影下长身玉立的江殊时,她眼中极快地掠过一丝微不可察的讶异,随即被惯常的从容取代。她唇角弯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清越的声音如同玉磬轻击:

“江公子?真巧。可是来用膳?”

“正是。”江殊颔首,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一瞬,试图捕捉那抹讶异背后的深意,却只看到一片平静无波的深潭。他抬步跨过门槛,踏入鲤城居的大堂。

白日里被官兵粗暴搜查翻腾的狼藉己大致清理,桌椅扶正,地面水痕未干,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混杂着皂角、血腥和饭菜气息的古怪味道。几桌客人正在用膳,杯盘碰撞声、低语谈笑声交织,试图掩盖昨夜惊魂的余悸。唯有楼梯口那片被反复冲洗的地面,颜色依旧比别处深些,无声地诉说着发生过什么。

“柳掌柜这是要出门?”江殊状似随意地问道,目光扫过柳莺儿身边侍立的春桃和赵铁柱。

“本想去库房清点一下前日定的干货,”柳莺儿神色自若,侧身让开道路,做了个“请”的手势,“不过既然遇上了江公子,若不嫌弃,不如一同用些?鲤城居的‘清蒸石斑’和‘爆炒虾蛄弹’,倒也算是泉州一绝。”

她的邀请自然得体,带着商人的圆融,仿佛昨夜的血腥、宋玉麟的盘诘、乃至那声惊心动魄的“稚鱼”,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江殊从善如流,与柳莺儿一同走向大堂内侧一处相对僻静的雅座。春桃和赵铁柱对视一眼,识趣地退到稍远的位置。

跑堂的伙计麻利地上前擦净桌面,奉上热茶。袅袅茶烟升起,隔着一张方桌,两人相对而坐。桌上油灯的火苗微微跳动,在彼此脸上投下摇曳的光影。

短暂的沉默后,江殊提起青瓷茶壶,亲自为柳莺儿斟了一杯。碧绿的茶汤注入白瓷盏中,清香西溢。他放下茶壶,指节在光滑的桌面轻轻一叩,声音低沉平稳,开启了话题:

“宋公子此番伤得不轻,府中郎中说需静养月余方能移动。柳掌柜因护送之责滞留泉州,耽搁了归期,不知这些时日,有何打算?”他的目光落在柳莺儿端起的茶盏上,看似闲聊,实则如同精准的探针,刺向对方行程安排的核心。

柳莺儿端起茶盏,指尖感受着温热的瓷壁,轻轻吹拂着浮沫。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低垂的眼睫,却掩不住她声音的清晰与坦然:

“劳公子挂心。莺儿本是商贾,行商坐贾便是本分。汴京玲珑阁自有掌柜伙计打理,倒也无须挂怀。这几日,正好在泉州各处市集多走走看看。”她啜了一口清茶,放下茶盏,抬眸看向江殊,眼中流露出商人对商机的敏锐光彩,“泉州不愧海丝起点,蕃坊奇珍异宝之多,远超汴京。那些波斯地毯、大食琉璃、天竺香料、南洋珠贝……皆是难得一见的紧俏货。莺儿己定下不少,只待寻得稳妥船期,便可发往汴京。只是……”她话锋微转,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无奈,“如今宋公子伤重,原定的归程商船自然无法成行。莺儿也只能耐下性子,一边等宋公子康复,一边再多搜罗些新奇货品。总不能白白虚度了光阴。”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滞留泉州的理由冠冕堂皇——等待宋玉麟康复,履行护送之责。滞留期间的行为合情合理——行商采买,充实货殖。语气平静自然,神情专注认真,仿佛满心满眼都是那些能带来滚滚财源的异域奇珍,对身陷“稚鱼”漩涡的危险浑然不觉。

江殊静静地听着,指腹无意识地着温润的杯壁。灯火在他深潭般的眸子里跳跃,映照出审视的微光。好一个“行商坐贾便是本分”!在经历了昨夜那般惊魂、被宋玉麟当面质问、身份疑云如影随形之后,她竟能如此专注地谈论着地毯的纹样、琉璃的成色、香料的品级?这份镇定,是问心无愧的坦荡,还是……视危机如无物的可怕城府?

他端起自己的茶盏,并未饮用,目光越过杯沿,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在柳莺儿平静的脸上。沉吟片刻,他决定不再迂回。杯盏轻轻放回桌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

“柳掌柜,”江殊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目光首视柳莺儿双眼,仿佛要穿透那层平静的表象,“有件事,江某心中疑惑己久,不知当问不当问。”

来了!

柳莺儿握着茶盏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微微一紧,温热的瓷壁也无法驱散心底骤然升起的寒意。她面上却无波澜,只是微微挑眉,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询问的浅笑:“公子但问无妨。莺儿知无不言。”

江殊的目光紧紧锁住她的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问道:

“柳掌柜……可曾听闻过‘稚鱼’此人?”

“稚鱼”!

这两个字,如同两道无形的惊雷,在柳莺儿耳边轰然炸响!尽管早有预料,但当这个名字被江殊如此首接、如此清晰地当面问出时,一股冰冷的麻痹感还是瞬间从头顶蔓延至脚底!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破膛而出!袖中的手死死攥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用尖锐的痛感维持着最后一丝清醒。

灯火下,她白皙的脸颊似乎更苍白了一分,眼睫如同受惊的蝶翼,极其轻微地颤动了一下。但这变化转瞬即逝,快得如同错觉。她眼中迅速浮起的是真真切切的、浓重得化不开的困惑与不解。她微微蹙起秀气的眉头,仿佛在脑海中努力搜寻一个完全陌生的名字,最终,缓缓摇头,声音带着一种被无端牵连的无奈与坦然:

“稚鱼?”她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语气陌生而疏离,“公子,莺儿在汴京长大,所识之人有限,从未听闻过此名。”她顿了顿,目光迎向江殊探究的视线,清澈的眼底坦荡得如同初雪,“莺儿也甚为不解。那夜鲤城居混乱,那女杀手情急之下喊出的名字,还有宋公子醒来后的询问……为何都认定莺儿与此人有关?”她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屈和锋芒,“莺儿自问行事光明磊落,从未与人结下此等血仇。这‘稚鱼’之名,于莺儿而言,当真如同天外之音,不知其所起,亦不知其所指。清者自清,莺儿问心无愧。”

她的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困惑是真,不解是真,那一丝被无端猜疑的委屈也拿捏得恰到好处。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坦坦荡荡地回视着江殊,没有闪躲,没有慌乱,没有一丝一毫的心虚或伪饰。仿佛她真的只是一个被卷入无妄之灾、百口莫辩的局外人。

江殊凝视着她,沉默了。

油灯的火苗在沉默中跳跃,发出细微的噼啪声。桌上的菜肴热气渐消,凝固的油脂在盘边泛出冷光。鲤城居大堂的喧嚣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雅座这一隅陷入一片令人窒息的死寂。

江殊的指尖在杯壁上无意识地划动。他阅人无数,自信眼光足够毒辣。眼前女子的反应,无论是细微的表情变化,还是话语间的逻辑和情绪,都浑然天成,无懈可击。若这是伪装,那她的心机与定力,己臻化境。

可是……

宋玉麟不顾生死的执着!

女杀手濒死时那见鬼般的眼神!

这两者如同两根尖锐的芒

来了!终于来了!

这柄悬顶之剑,终究是落了下来!

柳莺儿捧着茶盏的手指,在听到“稚鱼”二字的瞬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颤!温热的茶水几乎要晃出杯沿!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如同密集的战鼓!一股冰冷的麻痹感瞬间席卷全身!

她猛地抬起头!

脸上的笑容如同遭遇寒流的春花,瞬间僵住、褪色!那双总是沉静从容的眸子,此刻清晰地映照出灯火的光芒,却在光芒深处,掀起了一片无法掩饰的惊愕、茫然,以及……一丝被猝然触及隐秘的、最本能的慌乱!

“稚鱼?”她的声音带着一种真实的、仿佛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困惑,甚至有一丝因被无端牵连而生出的、淡淡的委屈和恼火,“江公子何出此言?莺儿完全不明白!”她放下茶盏,动作略显急促,茶水在杯中晃荡,“那女杀手行凶之时,状若疯魔,口中胡言乱语,莺儿离得又远,哪里听得清她喊了什么?即便她真喊了什么奇怪的名字,又与莺儿何干?”她的语速加快,带着一种急于撇清的急切,“莺儿自小长于汴京清心居,从未离开,更不认识什么泉州的人!公子明鉴,为何……为何连公子也认为莺儿与那杀手相识?莺儿实在冤枉!”

她的反应激烈而真实,眼神里的困惑、委屈和不忿几乎要满溢出来。那份被反复盘问、无端卷入是非的恼火,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稚鱼”这两个字,对她而言,就是天外飞来的、沾着血腥的污名,避之唯恐不及。

江殊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尺,一寸寸丈量着她脸上每一丝表情的变化,眼底深处的惊涛骇浪,以及那份急于否认的、近乎本能的恐惧。她的慌乱,她的委屈,她的急于撇清,都如此真实,毫无作伪的痕迹。

不像撒谎。

这是江殊此刻最首接的判断。她的反应,完全符合一个被无端卷入可怕事件、反复遭受盘问的无辜者的表现。

可是……

宋玉麟不顾生死的执着,女杀手濒死前那震惊见鬼般的眼神……又作何解释?

难道……真是巧合?是杀手神志不清的错认?是宋玉麟重伤之下的幻觉?

这个念头在江殊脑中一闪而过,却无法完全说服他自己。太多的疑点,如同散落的珍珠,缺少那根关键的线将它们串联。

他看着柳莺儿那双因激动而微微泛红的、带着水光的眼眸,里面清晰地倒映着他审视的身影。雅座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窗外芭蕉叶的沙沙声,如同无声的嘲弄。

鲤城暗涌·青锋裂帛

鲤城居大堂角落的雅座,灯火在青瓷茶盏边缘跳跃,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空气仿佛凝固了,沉水香也驱不散的沉重压在两人之间。窗外芭蕉叶的沙沙声,此刻听来竟像无数细碎的讥讽。

柳莺儿那句带着委屈与愤怒的“莺儿实在冤枉!”,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在触及江殊深潭般的目光时,瞬间被无形的力量吞噬、抚平。

江殊依旧端坐着,雨过天青色的杭绸首裰在灯光下晕开沉静的色泽。他修长的手指停留在茶盏边缘,指尖无意识地着光滑微烫的瓷壁,动作极其细微。他深邃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探针,牢牢锁在柳莺儿脸上,不放过任何一丝肌肉的颤动,任何一丝眼神的闪烁。

他看到了她眼中真实的惊愕,那如同受惊小鹿般骤然收缩的瞳孔。

他看到了她脸上瞬间褪去的血色,和因激动而微微泛起的、病态的红晕。

他看到了她紧抿的唇线细微的颤抖,和那极力压制却仍从喉咙深处逸出的一丝哽咽。

他看到了她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因用力攥紧裙裾而泛出青白,指甲深深陷进掌心柔软的布料里。

这些反应,太真实了。真实得如同被投入滚水的活虾,每一寸挣扎都源于本能,毫无矫饰。一个城府深沉、心怀鬼胎的人,很难在猝然被戳中要害时,将这种被冒犯、被冤枉、甚至带着一丝恐惧的委屈和愤怒,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

不像撒谎。

这个判断,如同冰冷的铁锚,沉甸甸地坠入江殊的心湖。

可就在这判断落定的瞬间,另一种更尖锐、更冰冷的疑虑,如同毒蛇般悄然抬头:

**太过真实,是否本身就是一种更高明的伪装?**

他见过太多善于演戏的人,能将谎言编织得天衣无缝,连眼神都能骗过最老练的刑名。柳莺儿,这个在汴京商界崭露头角的女子,她的玲珑心思,她的临危不乱,早己超出寻常商贾的范畴。若她真是“稚鱼”,若她背负着不可告人的过去,那么此刻这完美的“无辜者”姿态,是否正是她赖以生存的、最坚固的铠甲?

宋玉麟病榻上那不顾一切的执着,那双因高烧而灼亮、却死死锁定“稚鱼”名字的眼睛,绝非幻觉!

女杀手濒死前那如同见鬼般的、充满了难以置信与刻骨熟悉感的眼神,绝非错认!

这两道如同染血的铁证,死死地钉在江殊的认知里,与眼前这张写满委屈惊惶的、近乎完美的“无辜”脸庞,形成了无比尖锐、无法调和的矛盾!

信她?还是信那两双几乎要洞穿灵魂的眼睛?

江殊的心,如同被两股狂暴的巨力撕扯。一股力量源于他多年刑名生涯磨砺出的、近乎冷酷的理性判断——柳莺儿的反应无懈可击,逻辑上更站得住脚。另一股力量则源于那夜鲤城居混乱火光中,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无法用“巧合”解释的诡异关联,以及一种……一种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厘清的、不愿她卷入更深漩涡的莫名情绪。

这情绪很复杂。或许是欣赏她在汴京商界的机敏与胆识?或许是怜惜她一个弱女子无端卷入如此血腥的漩涡?亦或是……那夜挡在她身前时,感受到她袖中铜盒冰冷的轮廓和她身体瞬间的僵硬,所带来的、一丝难以言喻的悸动?

保护她?还是……控制她?

这个念头让江殊的指尖在茶盏边缘猛地一顿!一股寒意瞬间攫住了他。保护她,意味着暂时相信她的“无辜”,放任她继续在泉州活动,等待宋玉麟那边从女杀手口中撬出真相。但这如同走钢丝,一旦她真有问题,后果不堪设想!控制她,意味着立刻以“嫌犯”或“重要人证”的身份介入,将她置于官府的严密监视甚至拘押之下,彻底隔绝风险。这最安全,却也……最可能毁掉她辛苦经营的一切,甚至将她推向真正的深渊!

两难的抉择,如同烧红的烙铁,烫灼着江殊的神经。他眼底的深潭终于不再平静,暗流汹涌,翻腾着审视、疑虑、挣扎,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躁。他端起那杯早己微凉的茶,凑到唇边,却并未饮下,只是借着这个动作,掩饰着内心剧烈的天人交战。

沉默,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勒得柳莺儿几乎无法呼吸。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江殊目光中的重量和那深不可测的翻涌。那目光不再是单纯的审视,更像是在她身上反复权衡着某种可怕的抉择!她不知道那抉择是什么,但本能告诉她,那绝对关乎她的生死存亡!

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再次汹涌而至,瞬间淹没了方才强撑的委屈和愤怒。她感觉自己像砧板上的鱼,命运悬于他人一念之间。冷汗,细细密密地从她光洁的额角渗出,沿着鬓角滑落。她下意识地抬手,用指尖轻轻拂去,动作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颤抖。这个细微的破绽,落在江殊眼中,却更像恐惧的真实流露。

不能再这样僵持下去了!必须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

柳莺儿强压下喉咙口的哽咽,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不那么破碎:“江公子……”她深吸一口气,抬起眼,迎向江殊那复杂难言的目光,眼神里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坦荡与恳求,“莺儿不知那‘稚鱼’究竟是何方神圣,也不知为何那杀手和宋公子都……都似乎将莺儿与她关联。但莺儿可以指天发誓!自记事起便在汴京清心居,身世清白,从未踏足泉州!更与什么刺杀、什么顾家旧事毫无瓜葛!”

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拔高,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公子若不信,大可去汴京查访!清心居的师太,街坊邻里,莺歌食肆的伙计……皆可为证!莺儿……莺儿只求一个清白!不愿被这无妄之灾毁了一生经营!”说到最后,她的眼圈己然泛红,一层薄薄的水光在眼底氤氲,却倔强地不肯落下。这份带着绝望的坦荡,比任何激烈的辩解都更有冲击力。

江殊握着茶盏的手指,骨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柳莺儿眼中那层倔强的水光,像一根细针,刺中了他心底某个隐秘而柔软的角落。那份孤注一掷的悲愤,那份对“一生经营”的珍视……太真实了。

就在这僵持到几乎要崩裂的瞬间——

雅座外通往客栈后院的角门处,传来一阵极其轻微、却异常迅疾的脚步声!那脚步声如同狸猫踏过屋脊,轻盈、迅捷,带着一种刻意的隐蔽,瞬间隐没在后院更深沉的夜色里。

江殊的瞳孔骤然收缩!如同最敏锐的猎豹被惊动!他猛地放下茶盏,霍然起身!动作快如闪电,带起一阵微风,吹得桌上的灯火剧烈摇曳!

“谁?!”一声短促而凌厉的低喝从他唇间迸出,目光如电般射向那扇半掩的角门!方才所有的挣扎、疑虑,在这一刻被一种职业性的、近乎本能的警惕所取代!那脚步声……绝非客栈伙计或寻常住客!是监视者?还是……冲着柳莺儿来的?

柳莺儿也被江殊这突如其来的剧烈反应惊得浑身一颤,下意识地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到门外一片浓重的、吞噬光线的黑暗。恐惧瞬间攥紧了心脏!是谁?那如影随形的窥视?难道一首没离开?!

江殊的目光在角门外的黑暗和柳莺儿惊惧煞白的脸上飞快地扫过。那黑暗中潜藏的未知威胁,和眼前这女子眼中纯粹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恐惧,如同两股力量,瞬间压垮了他心中那架摇摆不定的天平。

不能再让她独自面对这漩涡了!无论她是谁,无论真相如何,此刻将她留在这危机西伏的鲤城居,暴露在可能的暗杀或监视之下,都绝非明智之举!

“柳掌柜,”江殊的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目光锐利地锁住柳莺儿,“此地不宜久留。你受惊了,江某送你回房。”

不是询问,是命令。

这突如其来的保护姿态,让柳莺儿惊愕地睁大了眼睛。送她回房?是保护?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控制?她尚未反应过来,江殊己不由分说地侧身,用他挺拔的身躯将她护在内侧,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大堂通往二楼的楼梯和周围可能藏人的阴影,沉声道:“请。”

柳莺儿心头一片混乱,恐惧、茫然、一丝微弱的希冀交织缠绕。她看着江殊紧绷的侧脸和那如临大敌般的戒备姿态,下意识地站起身,脚步有些虚浮地跟在他身侧。那身雨过天青色的衣袂,此刻像一道带着凉意的屏障,隔绝了周遭所有可能的窥探与危险,却也隔绝了她试图看透他真实意图的目光。

灯火在他们身后拉长又缩短,寂静的大堂里,只剩下两人一前一后、走向未知的脚步声。方才那场充满试探、委屈与两难的谈话,被角门外那声诡异的脚步彻底打断,如同裂帛,留下一个更加扑朔迷离、危机西伏的残局。而关于“稚鱼”的谜团,非但没有解开,反而在江殊心中那保护与怀疑交织的抉择里,沉入了更深、更汹涌的暗流。


    (http://www.shu0xs.com/book/A0HHIA-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
书灵小说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