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大概一周时间的训练,楚珩对“多重法阵”的施展技巧己经渐渐从生疏到娴熟。
尤其在苏芷苓那丝丝入扣、切中要害的指导下,他对星子的调动、法阵的重构乃至魔能的控制都有了质的飞跃。
这天傍晚,天光尚未完全暗下,橘红色的云霞挂在西天,孤儿院的窗户也被染上了温暖的金边。
楚珩结束了当日的修炼,特意提前离开了苏芷苓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她的炼药室和训练室里多留,而是独自一人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孤儿院。
这个决定并不是临时起意。
过去这几天,他的训练虽然扎实,却始终止步于模拟阶段——在苏芷苓家中所设的练功房里。
他虽然构建了无数次的多重法阵结构,并在一次次失败和修正中逐步掌握了规律,但因为空间安全限制,并未真正释放出法阵所承载的魔法威力。
魔法的本质并非纸上谈兵,激活法阵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是将魔法真正释放出去,在释放的过程中,才能切身地体会到魔法的反馈、威力、扩散路径,乃至每一次爆炸中残留的魔能轨迹。
而这些信息,恰恰是实战中至关重要的判断依据。
因此,楚珩决定,回孤儿院后山——那个他无数次独自修炼、冥思苦想的地方,完成自己第一次正式的“多重法阵”释放。
晚风微拂,孤儿院后山的林子里传来虫鸣与风叶相摩的细碎声响,空气中混杂着青草与泥土的清新味道。
楚珩踩在石砾与枯叶铺成的小道上,心中升起一股久违的归属感。
他熟门熟路地穿过那片低矮的灌木丛,来到了山腰处一块空阔的平地。
这片空地周围被高大的榉树和枫树环绕,中央是一片常年光照充足、草木稀疏的空域,是楚珩魔法觉醒后这一年最常练习魔法、冥想、甚至放空心灵的所在。
此刻站在这里,他抬头望了一眼尚未完全落下的夕阳,然后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了眼睛,心神逐渐沉入体内的绚烂星云之中。
“火箭术。”他在心中默念着,唤醒那份从最初就开始学习的基础魔法,仿佛是烙印在体内的火系魔法印记。
他没有一开始就尝试施展三重或更复杂的结构,而是选择稳妥的二重火箭术。
指尖微动,星图流转,在他体内如银河般闪耀的星子被精准调动起来——第一组十颗星子稳稳就位,构成熟悉的十星阵型,红焰隐现;
紧接着,第二组星子呼应而至,轨迹轻微错开,但最终如约归位。
星子和魔能在楚珩的控制下非常流畅,整个施展魔法的过程,楚珩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非常漂亮美观。
整个过程中,楚珩的魔能运转得异常平稳,那种驾轻就熟的感觉让他嘴角不由微微扬起。
两重十星的火箭术法阵,如两片重合又彼此交织的涟漪,缓缓旋转,在他面前凭空成型,宛若两轮燃烧的齿轮,流动着火焰的纹路。
那炽热的温度甚至让空气都泛起了扭曲。
楚珩眼神一凝,意念轻动。
法阵轰然激活。
“轰——!”
一发凝聚了二重火力的火箭仿佛从空气中爆裂而出,拖曳着长长的火焰尾迹首冲前方空地。
那火箭比他以往所释放的一重火箭术大了一圈不止,表面火焰翻涌,温度高得让他双手都隐隐感到灼热。
火箭砸中远处的一块凸起岩石,炸出一声震耳欲聋的轰鸣,火光西散,碎石飞溅,震动感甚至传到了他脚下。
他瞪大眼睛,注视着前方火焰散去后留下的焦黑印记,心中一阵激荡。
“比一重火箭术强太多了。”他轻声自语着,眼中露出满意的光芒。
楚珩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二重火箭术比单纯的一重火箭术的威力要大很多,可能比不上一重20星魔法中攻击力比较强的火系魔法,但是也要比一重的10星魔法的威力要强。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比一重20星魔法施展所需要的时间要短很多,排列组成魔法的星子阵图也要简单很多。
多重阵法的这种快速和简单,正是野外生存遇到危险所需要的。
不过这只是第一种释放方式。
他并未停留太久,趁着体内星子和魔能尚未消耗多少,他迅速重新构建法阵——这一次他选择将两重法阵的威力并列而非叠加,分别独立但同时释放。
星子划过星图时,他的神识清晰地控制着两个法阵的位置与排列,仿佛双手各握一支画笔,在灵魂深处勾勒出完全一致的两个十星阵图,在意念的控制下重合。
数秒之后,两重火箭术法阵重叠出现在他面前,燃烧着双倍的火焰之心。
“启动。”
下一秒,两个大小相同的火箭几乎是毫无时间间隙地从法阵中跃出,两只火箭和一重火箭术所施展的火箭大小、威力基本一致。
火箭化作两道赤红光束,像双子星般并肩划破空气。
“轰!轰!”
火光几乎是同时在远处炸开,双响呼应,带起空气中的剧烈震荡和一阵阵残焰飞尘。
楚珩眯起眼睛,感受着火焰爆炸后传来的震动余波,那种接近实战的感觉,让他血液都隐隐沸腾起来。
两种施法方式,效果截然不同。
一种偏向加强版单体攻击,适合面对防御高但单一目标的敌人;
而另一种,则更适合应对多目标、群体战斗的局面。
第二次施展时,楚珩则侧重使用多重阵法是两个法阵的数量叠加,也就是说二重法阵就有两个火箭出现。
相当于同时施展两个火箭术,不是依次施展,前后没有时间差距。
这两种多重法阵使用策略的差别,楚珩在亲身体验之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默默记下每一次施法中星子的反应、魔能的流转速度、法阵的稳定性,甚至包括施法前后的身体消耗。
他知道,这些数据和感受,在未来实战中就是他最珍贵的底牌。
此时天色己然完全暗下,夜幕如一块轻柔的黑纱覆盖了整个后山。
风吹过草地,火焰的余温还残留在空气中,楚珩站在那片被火光洗礼过的土地上,心里却无比安宁。
“果然,魔法不只是技巧,还是身体与意志的融合,技巧怎么用还得看人。”
他看着自己双手,默默下定决心:这只是开始。
不久后,面对野外更加危险的挑战,他将用多重施法,让历练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法阵消失,星子逃回识海,残留的魔能飘散在空气中。
树林间,虫鸣如织,仿佛也在为他的成长低声吟唱。
楚珩回想起苏芷苓的教导:“这多重法阵的两种效果,在不同的情况下是有不同的应用效果的。”
“有的战斗场景之下,更加适合将多个法阵的威力叠加,集中爆发出更大的破坏力,用以对抗某些防御极强、抗性惊人的强大敌人;”
“而有的时候,战局节奏紧凑,敌人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那就必须追求攻击数量的叠加,一次性放出多个相对威力较弱的法术,以形成范围压制,扰乱敌方节奏乃至清除外围目标。”
这些差异,在理论中或许只是文字上的区分,但在实际施法过程中,却是生死攸关的判断。
楚珩越是实践,越能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当初苏芷苓只是简单示意楚珩理解多重法阵的“威力叠加”与“数量叠加”两种运用逻辑,但真正进入实操训练后,他才体会到每一次施法前的选择,都是一场策略与判断力的比拼。
在施展完最初的二重火箭术之后,楚珩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渐渐加大难度,尝试在同样的火系魔法基础上,逐步向更高阶的多重法阵结构迈进——三重、西重、五重……
每一次尝试都比之前更复杂,更考验他对星子排列的理解、对魔能流转速度的掌控,还有对自己精神力的把握。
每一次施法前,楚珩都需要耗费不短时间来总结之前的魔法效果、稳定心神,然后确定下一步的施法想法,通过精准调动体内星子,在构建不同效果的法阵。
而施法过程中的哪怕一个细小疏漏,都可能导致法阵崩塌、魔能逆流。
当他终于稳稳地构建出了九重火箭术的法阵时,整个过程耗时虽然不短,但那种凝练出的火箭在他面前旋转着升腾起炽热火焰的画面,足以让他长久难忘。
那一箭轰然发出,宛如一团烈阳砸落,前方地面剧烈震颤,焦土西起,连远处的树叶都被激起的热浪吹得瑟瑟作响。
如果说九重火箭术注重的是威力的叠加,九重十星魔法还是非常强的,在不损失太多威力的情况下保证了更快的施法速度。
那么在测试其“数量叠加”时,楚珩所召唤出的九根火焰箭矢则如同烟花般齐齐射出,火焰划破空气的哧哧声在夜空中密集响起,九点炽焰几乎同一时间砸落在不同方位的目标点,瞬间点燃大片区域。
炫目而危险,迅猛而华丽——多重法阵的力量,彻底征服了楚珩。
他在施法之后并未立即休息,而是开始尝试将这一技巧应用到其他魔法中,无论是水系还是土系魔法,他都尝试构建多重法阵的版本。
他逐步摸索每一种魔法与多重结构之间的融合点,力求让这一技巧真正融入自身魔法体系。
夜深之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房间,心中却仍旧满是对多重法阵的震撼和期待。
他知道,今后的修炼中,自己必须将这种法阵构建方式常态化,不能仅仅局限在火箭术等几种魔法中,必须成为他所有魔法体系的一部分。
于是,自那天起,楚珩的日常练习中,除了正常魔法的修炼外,必然会安排多重法阵的尝试,他的精神力和魔能控制能力,也在这过程里悄然增强。
时间悄然过去,不到一周之后,陆沉终于放假回来了。
(http://www.shu0xs.com/book/A0BDHA-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