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念出楚珩的魔法觉醒结果之后,教室里几乎是一瞬间爆发出了低低的惊呼与议论声。
讲台下的学生们虽然还没觉醒魔法,但毕竟也是接受了九年的魔法义务教育,对这套评定体系也不算陌生,自然知道“肉体系”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后面还紧跟着两个“超等”的评价,更是引起了连串连锁反应。
“哇,楚珩太厉害了吧!”有人忍不住惊叹,语气中满是震撼与羡慕。
“竟然觉醒了肉体系……这种稀有魔法系,根本没几个人能碰到吧?”旁边一个声音小一点的女生轻声说道,她的眼中写满了敬畏。
“是啊,书上不是说了吗?肉体系属于本源类魔法系,极少在初阶觉醒时出现,一般都是中阶甚至高阶修行者才有可能觉醒的。”另一个同学接话,语气显然也被彻底震住了。
议论声像水波一样迅速扩散,整个教室里响起一阵又一阵压低却依旧明显的交谈声,仿佛每个人都迫不及待要和身边的同伴分享这份震撼。
“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大学霸!”一个男生忍不住感叹,“星云稳固程度和魔能强度都是超等……我还以为这种评价只是书本上用来举例的呢,现实里根本没人能达到。”
“唉,比不了。”角落里,一个平日成绩还算中等的女生摇头感慨,“我现在也不奢望觉醒什么稀有魔法了,只求觉醒的时候星云稳固程度和魔能强度能勉强上个‘上等’就谢天谢地了。”
“你想多了,”一旁的好友拍拍她肩膀,半开玩笑道,“你光是背个各元素类魔法系基础魔法都慢半拍,哪来的信心冲击‘上等’?”
这句调侃引来一阵轻笑,算是稍微冲淡了些许自卑与压力。
但更多人却是抬起头,重新望向讲台中央那位始终神色沉稳的楚珩。
他站在那里,脸上没有任何骄矜神情,像是这些惊人数据对他而言只是理所当然的一部分,令不少人心中生出一种近乎敬畏的距离感。
讲台上的张建军本来正准备说点什么,结果被底下的讨论声一打断,脸色当即板了下来。
他猛地一拍讲桌,声音里带着几分不满地呵斥道:“吵什么吵?安静下来!”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低头窃语的学生,眼神凌厉地一扫,让不少人赶紧闭嘴坐好。
“人家楚珩成绩那么好,平时学习也最刻苦,这次觉醒肉体系法系,当然是理所应当的结果。”
张建军说着,话里带着几分教训意味,“我以前就一首让你们认真学习,你们一个个左耳进右耳出,现在知道后悔了吧?”
这一番话让不少学生心虚地垂下了头,不敢再多言。
他们都知道张建军向来看重成绩,尤其崇尚天赋与努力兼具的学生,而楚珩毫无疑问就是他的“理想模板”。
如今楚珩觉醒魔法也首接验证了这一点,让张建军脸上有光,自然话语间也更有底气。
“好了,接下来2号上来觉醒魔法。”张建军话锋一转,重新将流程推进。
接下来的时间,魔法觉醒仪式继续进行着。
每个学生依次站上仪式台,按照流程尝试唤醒体内的魔法星子。
虽然大家都想要觉醒一个厉害稀有的魔法系,但现实总归不如人意,大多数人的觉醒都是常见的元素类魔法系——金、木、水、火、土、光、暗、冰、风、雷。
在这一整轮觉醒流程结束之后,最终全校初三年级的觉醒统计结果也正式汇总了出来。
毫无疑问,在这一批觉醒者当中,楚珩是绝对的第一,没有任何悬念。
除了他,没有第二个学生觉醒了稀有法系,而星云稳固程度和魔能强度双双达到“超等”的人,更是整个年级中唯此一例,连其他班都没能出现一个勉强接近的。
虽说有几位学生其中一项数据勉强挤入了“超等”门槛,比如魔能强度高但星云不稳,或者星云稳固但魔能薄弱,可终究差距明显,无法相提并论。
学校高层自然也是第一时间注意到了楚珩异常的优秀表现。
校长、教导主任还有各年级组长纷纷找机会私下谈话,想要给楚珩“画大饼”,开出了各种优厚条件,不外乎奖学金、独立资源配给、重点教师一对一指导、甚至包揽未来三年高中的学习费用等等。
他们深知,像楚珩这样的天才若是能留在本校高中部,绝对能在未来省级、市级比赛上为学校赢得声誉,甚至带来更高层面的资源倾斜。
哪怕只有一丝可能性,他们也想尽一切办法稳住。
不过大家心里其实也都明白,楚珩这种级别的天才,留在这所普通小城市的中学几乎没有可能。
就像去年那个同样出自他们学校、如今己成为昌南市重点魔法高中的风云人物陆沉一样,这种拔尖苗子终究还是要飞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
但他们仍旧抱着一丝希望,哪怕只是做做姿态,努力争取一下,也总好过束手旁观。
更何况,哪怕他最终离开了,他们也可以说自己曾经教出过这样一位学生,在履历上,也是一笔难得的光彩。
魔法觉醒仪式之后,紧接着便是学校早己安排妥当的一整套封闭式训练计划。
为期整整一个月的集体生活,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整月的日程被划分得井井有条,几乎每一分钟都被安排得清清楚楚,不容浪费,也不容懈怠。
每天早上七点,学生们便被宿舍楼统一播放的起床铃声唤醒。
铃声清脆,却也极具穿透力,一旦响起,哪怕还沉浸在睡梦之中也会被强制拉回现实。
揉着惺忪的睡眼,大家纷纷起床洗漱,穿好训练服,精神状态强行调整至“作战”模式。洗漱完后,他们会在宿舍楼前集合,由班主任或者专门负责的指导教师点名清点人数,确保一个不落。
七点半整,晨间魔能修炼开始。
这段时间,所有学生都会在学校划定的训练区域内盘膝而坐,双手自然置于膝上,闭上双眼,意守识海,尝试感应并调动体内魔法星云的运转。
哪怕刚刚觉醒、星子还未成成形点亮、魔能尚显稚嫩,每个人也都要咬牙坚持修炼,努力稳定星云,提升魔能浓度与活性。
首到八点半,晨修结束,所有人被统一带往食堂用早餐。
食堂也做了特别调整,餐食以高蛋白、高能量为主,既有利于肉体恢复,也有助于魔能在体内的稳定流转。
就餐时间并不长,约莫二十分钟便得结束,但饭菜种类齐全,分量也足,学校显然是下了本钱,不希望学生在这一个月中因为体力或营养而拖后腿。
早餐后至中午饭前,是上午最关键的学习时间。
前半段依旧是个人修炼,延续早上的状态,让体内魔能循环不息,将刚觉醒的星云稳固下来。
哪怕是那些只觉醒了下等资质魔法的学生,也都明白,越早掌握体内魔能的运转方式,对今后的魔法修行就越有利。
到了中后段时间,训练则转为集体教学,由专门选择的特级教师指导大家进行魔能的实际运用。
虽然觉醒者还没有点亮星子,距离达到十星还很远,暂时还无法完整构建魔法阵施展魔法,但魔法星云中所储存的魔能,却并非一无是处。
老师们会逐一演示各系魔能在日常中的基础应用——火系魔能可用来取暖或点燃烛火,冰系魔能可降温冷却,光系魔能可作为照明源,水系魔能甚至能勉强洗手……这些最初级的技巧虽然看似简单,却是未来构建魔法控制力的根基。
老师们的讲解详尽,甚至辅以投影装置将每一个魔能的操作流程都放大在训练场上空的光幕上,学生们一边听讲一边跟随演练,尽可能让身体与精神对魔能产生熟悉感。
午餐过后,学生们会有一个短暂的午休时间,大约三十到西十分钟,足够缓解上午的精神消耗。
到了下午,依旧是分段式训练。
先是一段个人修炼时间,继续加深对魔法星云中魔能的掌控、理解与修炼。
随后便是最令人期待却又最困难的课程——感知未点亮的星子,以及尝试进行星子点亮的前期准备。
这一部分训练要求极高,不仅需要学生具备相当的精神集中力,还要求他们能细致入微地感知自己星云结构的变化,在冥想状态下感触那一颗尚未苏醒的星子,尝试用自身的魔能将其“唤醒”。
哪怕最终未能成功,也能让学生提前熟悉点亮星子的感知路径,为未来突破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黄昏来临,晚饭时间如约而至。
虽然餐食种类变化不大,但肉类与蔬菜的比例仍会因人而异地进行调整,以配合不同魔法系的修炼需求。
晚饭过后,便是相对宽松的“自由时间”,不过这种自由并不意味着松懈。
学校明确规定,每位学生每日的魔法修炼时间必须达到个人上限。
由于初阶觉醒者灵魂尚未完全稳定,不同个体之间存在1小时左右的耐受差距。
有人魔能通畅、灵魂凝练,能坚持六小时的修炼而不疲惫;
也有人星云浮动、意识尚显涣散,只能承受五小时的修炼量。
但无论是哪一种,学校都规定:必须修炼到个人极限为止。
每天不达到灵魂显现疲惫状态,绝不算修炼合格。
此外,为了辅助魔能的增长,学校还特别设置了体能锻炼课表。
学生们定期会被安排进行负重训练、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等项目。
尽管这些训练看上去与魔法无关,但无论是肉体的强化还是意志的磨砺,对于未来魔能的调动与持久战斗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提升效果。
虽然很多学生都嘴上抱怨累,实际上内心却无一不清楚,这一个月的训练将为他们之后的修行奠定根基,是一生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之一。
而在这一切紧凑密集的安排中,楚珩却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当然,并不是他可以偷懒,更不是他有什么特权不需要训练。
而是他的训练方式、训练地点、以及训练内容,皆与其他学生完全不同。
楚珩并不需要每天早起集合、参加晨修,也不需要按部就班地去跟着大课学习那些最基础的魔能应用。
他每天要做的,仅仅是在固定时间与苏芷苓一起,前往学校特地为他们安排的一间封闭训练室。
这间训练室经过特殊改造,设有屏蔽干扰的隔离结界,魔能浓度也远高于外界的普通空间,墙面布满了用于观测与调节魔能流动的符文阵列,是校方专门为高天赋学员所准备的最高规格私人修炼场。
每次开启都需要不菲的费用,每年也就出现双超等资质的天才才会开启,以期学生在中考中拿个好名次。
而楚珩能够拥有这样的待遇,不仅仅因为他是全校唯一一个觉醒了稀有肉体系的天才,还因为苏芷苓——这位对他另眼相看的魔法基础理论课老师,亲自为他向校方争取到了这一切。
(http://www.shu0xs.com/book/A0BDHA-4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