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研究人员依然归纳出了一些较为可靠的统计结论。
比如说,在大多数情况下,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专注力高的人,其觉醒魔法的品质往往更佳。
他们的识海更清晰有序,精神力集中稳定,星子更容易在其识海中聚合,星云也能在短时间内构建出稳定的结构。
这也使得他们在觉醒之后,魔能修炼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魔法修行也更能步步精进。
正因如此,即使在这个以魔法为核心的时代,义务教育阶段仍然极其重视传统学科的学习。
语文、数学、英语,乃至物理、历史、政治等基础知识的积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个人的精神构架,提升其对世界的感知力与思维能力,从而间接影响魔法觉醒的路径。
当然,任何规律都有偏差和例外。
有些人也许天性放荡、不喜学业,成绩平平,甚至被视为“问题少年”,但却在魔法觉醒那一刻惊艳众人,觉醒出极为罕见的高品质法系。
这类个体虽然是少数,但却时常出现在各种大赛、通告与研究报告中。
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魔法天赋,也许正是来自他们对世界某种独特而强烈的理解与渴望。
这说明,学习成绩固然重要,但也不是影响魔法觉醒品质的唯一标准。
归根结底,真正有学习能力、有思维深度的人,在任何领域都不会差得太远。
魔法的学习从来不只依赖天赋,还需要理解、反思、推演、记忆、实践,这一切都需要认知基础的支持。
从更细致的维度来看,觉醒的法系类型与一个人的特长和性格倾向也存在某种统计相关性。
那些擅长理科、思维严谨、逻辑清晰的人,通常更容易觉醒出火系、雷系、金系等偏攻击性的法系。
这些法系的魔法阵结构复杂、能量流动剧烈,对精神控制的精细度要求极高,也因此需要高度理性的头脑去驾驭。
而那些更擅长文科、情感丰富、内心细腻的人,则更倾向于觉醒水系、木系、土系这类偏向防御、治愈或辅助的法系。
此类法系讲究的是与自然的共鸣、内心的稳定以及精神意志的包容性,这些恰恰是文科学习中所锻炼出来的特质。
与此同时,性格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性格阳光积极、外向乐观、富有感染力的人,往往更容易与光系魔法产生共鸣,觉醒光系的可能性较高。
而那些性格内敛、沉默寡言、略显孤僻的人,则与暗系的能量频率更为契合,容易觉醒出暗系魔法。
除此之外,说话做事干脆利落、行动敏捷的人,觉醒风系的比例较高;而那些冷静、沉稳甚至带有几分疏离感的人,则更容易觉醒冰系。
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些规律都不是绝对的。
仍然有大量的反例存在,比如有理科天才觉醒了木系,有性格温和的人觉醒了雷系,还有极其开朗的人却觉醒了暗系。
这些反常的个例提醒人们,魔法觉醒虽然受到精神倾向的影响,但其最终结果,依旧是一场充满未知的命运博弈,也许一个人内心深处某些本质并未显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统计,这些倾向性被逐步总结出来,成为了如今魔法启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各大院校与指导教师提供了参考与指导方向。
然而,真正走上觉醒之路的每一个个体,始终无法被一纸规律所完全定义。
最后需要明白的是,虽然觉醒魔法不依赖血脉,但这并不意味着魔法世界就不存在阶层差距。
就如同现实教育领域中存在“起跑线”一样,魔法的学习与发展同样受到资源分配的深刻影响。
出身高等阶法师家庭的孩子,自幼便能接触最先进的识海锻炼法、最科学的魔法基础理论、最全面的辅助性教育。
他们不仅能够更早地了解魔法本质,拥有更系统的理论知识,而且在精神引导与思想构建方面,也会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
很多时候,他们的精神世界会从一开始就更为强大、明晰,而这也首接提升了他们觉醒优质法系的概率。
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也更容易继承父母的法系——虽然不是通过血脉传递,但通过长时间的熏陶、模仿、影响,其精神倾向、认知方式甚至情绪节奏,都在潜移默化中向父母靠近。
因此,法系上的“继承”在形式上虽非基因遗传,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教育与环境的模仿中。
但即便如此,魔法觉醒这一环节终归是相对公平的,尤其是对普通家庭乃至寒门子弟而言。
一个真正具备意志力、内在觉悟与精神张力的人,即便没有光鲜的背景,也依然有机会在某一天,于自己识海深处,点亮属于自己的第一颗星子。
那一刻,星光灿烂,无关出身,只关精神。
不过相对于别人此时正焦虑地担心自己将来会觉醒什么法系,法系的品质是高是低、是否具备足够的潜力,楚珩却完全没有这些烦恼。
在即将到来的魔法觉醒仪式面前,大多数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浮动着一丝不安,毕竟觉醒的那一刻,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人生的起点和走向。
但楚珩却早己稳坐钓鱼台,神色间从容不迫,内心中也没有一丝焦虑。
他之所以能如此淡定,正是因为他早己提前完成了法系的自主觉醒,而且己经形成了自己的魔法修炼体系。
不是偶然,也不是侥幸,而是他一步一个脚印,通过不断的练习、尝试、领悟,硬生生地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魔法之路。
他现在要做的,仅仅是思考,在真正的集体觉醒仪式上,如何合理地“表演”出一个刚刚觉醒魔法的普通学生模样,不露出丝毫真实实力的破绽,不让人察觉到他的魔法气息己经远远超出了同龄人的水平。
对于这一点,他心里其实也早有底气。
经过这段时间来的持续训练,再加上苏芷苓老师细致入微、几近苛刻的指导,他对星子与魔能的控制早己达到了如臂使指、运转自如的地步。
无论是聚星、布阵、引导魔能,还是掩盖自身气息、遮蔽魔力波动,他都己经反复练习过许多次。
每一次模拟“觉醒”的演练,他都尽可能地调整细节,确保能够在真实觉醒仪式上做到万无一失、不动声色。
要不是苏芷苓多次严肃地建议他,在当前阶段应该把重心放在打牢基础上,尽量多去熟悉单系魔法的各种特性,去体会每一个法系在单独施展时的不同感知与运转方式,不要太早陷入对融合魔法的依赖与研究,那么以楚珩现在的天赋与掌控力,他其实早己跃跃欲试,准备去尝试更多法系的融合应用。
尤其是在成功学习并掌握了炼药魔法之后,那种运转两系星子、调和不同属性魔能所带来的操控,让他对更复杂的融合魔法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他渴望着能将火系与土系结合,或者试试木系与水系融合的可能性,甚至在脑海中己经悄悄设想过若干种排列方式与阵图构思。
不过,苏芷苓的提醒并不是没有道理。
楚珩也清楚,越是天赋出众、掌控力强的魔法师,越容易在早期就因为自己的能力而盲目贪多求快,忽略了基础的夯实与稳固。
苏芷苓曾经不止一次在教学中强调,单系魔法是所有魔法体系的基石,基础越牢,未来才能在更高阶的融合中走得更远更稳。
因此尽管内心充满跃跃欲试的冲动,他最终还是收起了想要探索更多融合魔法的念头,决定静下心来继续磨炼基础。
(http://www.shu0xs.com/book/A0BDHA-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shu0xs.com